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对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新环境下如何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水平,成为当前电力企业思考的重要问题,下面就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设计
1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概述
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指的是采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企业管理技术,对系统运行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找出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以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决策的一个信息服务系统。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可以从电气自动化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管理的信息系统三个概念出发,以加深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认识。
1.1电气自动化设备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电气自动化设备已经随处可见了,小到一个小小的开关的设计,大到神舟飞船的研究,都有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这就可以说明在今天电气自动化设备已经延伸到各行各业,应用的范围已经相当广泛了。也就算是说几乎所有与电气自动化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以及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经济管理技术和计算机运用技术等领域有关的设备产品都可以称之为电气自动化设备。
1.2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气信息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学科,也被称之为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在我国出现并得到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所以它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特别是近年改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推广,以及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对比较成熟的境界,并且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1.3设备管理的信息系统
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需要的数据信息,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设备管理的信息系统作为信息集成性比较高的系统,涉及了很多方面的环节和要素,且各环节和要素之间的联系比较强。在系统的设计中,要充分注意其集成性、快捷性、安全性和易用性等特点,实现信息系统的有效管理。
2现阶段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气自动化学科也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可是几乎所有人只把注意力放在电气自动化学科的进步与发展上,而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方面却很少关注,这就是导致目前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滞后的原因之一,所以,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发展到现在,存在一些设计中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总结了其中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2.1系统设计与管理水平的脱节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社会生产的需要促使设备在设计上呈现出复杂化和大规模等特点,设备设计的复杂化对设备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设备运行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系统设计应“未雨绸缪”,减少因管理失误引起的企业资金浪费和人员伤亡。但从目前的设备管理来看,管理系统在设计上普遍采用一次性开发,对企业后续的发展需求没能兼顾,不仅造成系统设计的发展与设备的管理脱节,还加大了设备的资金投入,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不能满足设备设计的需要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随着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受到在设计方面不足以及其自身开发技术的限制,很容易使得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在实施日常管理工作时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库需要及时的更新以及新的数据要及时导入系统,否则,系统对新增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将很难进行有限的管理工作。
2.3管理系统智能化程度低
如果仅靠人为管理和文档管理,不仅会出现劳动强度大并且还会出现很难记录完整的设备信息现象。就目前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而言,首先在设计中存在很难做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对人的依赖性较强,这就是系统目前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但是目前很多管理工作还是靠人为管理和文档管理完成的,只是这些管理工作往往会劳动强度大,并且相对而言完成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确实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工作带来很多的不方便,所以,目前而言的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程度较低,这也是目前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急需解决的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3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
虽然当前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设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根据实际情况,以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为目标,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化、合理化设计,从而满足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需求。
3.1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架构
在进行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采用C/S体系架构,这样设备管理人员就能通过对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控制,来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在C/S体系架构中,管理人员能在实现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的基础上,管理者还能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管理人员不需要局限于一种系统操作平台,这样就能极大的提高管理人员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的灵活性,这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同时管理人员还能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各种属性数据统计在同一个数据库服务器中,这样管理系统就能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高效的管理,这不仅减少了设备管理对管理人员的依赖程度,还极大的提高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质量。
3.2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
根据本系统的设计要求,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必须具有如下三个核心子功能模块:数据输入功能、查询与修改功能、系统服务功能。数据输入模块是指完成向数据库输入各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属性功能的子模块,它必须对每一台电气自动化设备都建立一份独立的电子档案,并实时地统计好各种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各种状态的数据,这是为实现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的有效基础。因为电气自动化系统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的电气设备进入运行或者旧的电气自动化设备退出现象,所以这就必须要求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对系统中数据随时进行更新,因此,查询和修改子功能模块主要就是为了实现这一功能;而对于系统服务子模块,主要是用来实现系统的维护以及数据的接收和备份功能,这也是实现电气自动化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中一块不可缺少的部分。
4结束语
总的来说,电气自动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系统的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系统设计与管理水平的脱节,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管理系统智能化程度低等,影响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效率。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中,C/S体系结构为当前管理系统的新的构想,在设备的管理上,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不仅降低了设备管理的人员依赖,还增强了管理的实时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技术研究与探索[J].李鹏.电子制作.2013(22)
[2]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刘辉.化工管理.2017(35)
[3]浅析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林鹤,朱俊龙.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
[4]浅谈电气自动化现状与发展方向[J].武晓艺.工业设计.2017(11)
论文作者:戴阿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设备管理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