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班级文化建设论文_林丽敏

“如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班级文化建设论文_林丽敏

广东省珠海市红旗镇三板小学 519090

“如家”教育思想是珠海市红旗镇三板小学始终坚持和践行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师生合力,家校共育,“把学校办成学生的学校、教师的学校、家长的学校”已成为学校的思想标识和精神指引。

在这样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中,班级文化建设如何承载学校的文化背景,彰显班级自身的特色文化,促进班级学生素养的形成?

一、构建体系,打造个性化的育人空间

每一位班主任因其自身的学识、才能、经历等,都会随着教育经验的积淀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教育风格、教育模式。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这些就是班级文化形成的“前奏曲”。班级育人理念、班风、学风、班级建设口号、班级公约、管理制度等等,相互支撑,共同构成班级文化的基本体系,再辅之以班级活动、班级特色、班报班刊、班级公众号等,就会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个性化育人空间,也是一个微型的生态化育人体系。这一空间可以帮助教师引领学生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使身在其中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朝着既定的目标而努力。这对于创建富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

二、以生育生,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就是班级文化的形象代言人。所以,要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队伍,不仅可以促进班干部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更可以达到“以生育生”的管理效果,使班级管理事半功倍。

班干部的培养要精细化:一要正面评价。表扬优秀,宣传事迹,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树立威信;二要支持鼓励。许多班干部在上任之初,是不敢管、不会管的,有时候会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班主任一方面要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同时也要大力地支持和鼓励,对于他们的小创新、小点子,更要多多赞赏,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形成。三要建设团队。班干部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团队,他们的舆论和作风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班级的文化建设。所以班主任要严格要求,强化督促,帮助他们提高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及工作能力;四是加强流动。对不胜任班干部工作的学生定期进行帮助和调整,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营造竞争、成长、互学的氛围,以“流动性”促进“积极性”。

三、优化评价,以积极评价引领集体成长

表扬和奖励是学生内心最希望得到的,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动力。因此,建立健全对学生的奖励机制十分重要。班主任要利用好这一点,以为学生所接受、喜欢且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来引导班集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扬和奖励不外乎是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两种,虽然是极其普通的奖品,但因为是老师奖励的,能量满满,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上进心。

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讲究策略。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不同特点、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鼓励中不断发现优势,在教师的微笑中享受成功,在师生的正面评价中感受进步,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出发,以不同的步幅前进,取得不同程度的成长,获得一样的幸福与满足,从而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四、引入竞争,激发学生的上进动力

“竞争是光,道路到不了的地方,光要可以”。竞争是一股潜在的、巨大的、任何外力都不可能替代的动力,它可以无形之手推动全体学生共同向着一个目标努力进取。因此,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怎样组织学生开展竞争活动呢?一是明确竞赛目标,让孩子先行了解竞争的目的和竞争的内容,从而调动其竞争的主动性。二是确立竞争规则。要集思广益,共同确立,而不是由班主任自行决定。由学生共同参与确立的规则,学生更乐于遵守。三是建立互助小组,发挥小集体优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四是及时引导,适时评价,保持班级竞争时时处于良好发展阶段,避免恶性竞争或敌视现象的产生。

五、美化环境,营造适合发展的育人氛围

环境无声,但育人有效。班级内的环境是一种无声而巨大的教育力量。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置身于教室中,教室环境的角角落落、明明暗暗、大大小小,一切无声而有言,承载着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都是隐性而珍贵的教育资源。优秀的班主任都会善加利用。

发挥班级环境育人的具体作法很多,要因学生而异、因班情而异。可以在班级内外悬挂名言警句;在阅报栏内定期张贴学生的优秀作文;在文化墙上定期展示相关主题;在评比栏上开展趣味竞争,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设立“悄悄话”信箱,传递师生间的小秘密;规划卫生角,引导学生做好健康保健工作等等。这些环境布置,温馨和谐,无声却有爱,无形之力,潜移默化,促进发展。

六、合作合力,营造和谐统一的育人氛围

班级文化的形成,还需要家长这支重要的“外力”。通过多种途径与全体家长进行长期、高频、高效的沟通,是实现合力共赢的前提。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常见而又有效的途径。家长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无论何种形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通过家长会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参与到班级管理和育人活动当中。

现代网络技术发达,班主任也要尽可能地引导广大家长利用网络技术强化、优化育人合力。与此同时,根据班情、生情及家庭情况,继承传统的家访工作模式,深入家庭,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全面解读学生的成长背景,在家庭场景中与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这一切都将直接提升育人的效率与效果。

班级文化建设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三板小学外有自成体系、相对完整的学校文化,对于具体的班级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支持意义。因此,作为班主任,应不断探索学校文化建设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论文作者:林丽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  ;  ;  ;  ;  ;  ;  ;  

“如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班级文化建设论文_林丽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