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野鸡坪镇卫生院 湖南邵阳 422800
【摘 要】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纳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6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纳常规护理)和实验组(采纳优质护理)各63例,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水肿消退时间、心率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生活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纳优质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可借鉴。
【关键词】优质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这种以老年人为主要高发人群的心内科常见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大多是由于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病、肺心病以及冠心病等疾病导致的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1]。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对疾病的不了解,因此经常存在很多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本院将优质护理应用于2016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6例,以上患者均经X线检查、心电图、临床血清酶学、心脏彩超等检查确定符合该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66例和60例,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为50岁和78岁,中位年龄(66.85±7.34)岁;病程:3.5-18年,平均病程(6.85±2.74)年;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31例、60例及35例;采用盲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纳常规护理)和实验组(采纳优质护理)各63例,将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心功能分级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做t检验或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可以将两组进行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纳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指导患者保持合理饮食以及充足的睡眠;遵医嘱叮嘱患者科学用药;加强病房环境护理,注意保证湿度和温度适宜等;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纳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 健康宣教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年龄、病情、文化水平、听力、理解能力以及视力等)来选择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式,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多媒体展示、健康手册等方式来进行,如果患者无法理解或者存在严重沟通障碍等情况,可以指导家属对其进行健康健康,主要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治疗和护理方法、注意事项以及预后等情况进行介绍[3]。
1.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指导患者通过调整舒适体位、深呼吸、心理暗示、聊天或者组织病房病友进行娱乐活动等方式来使其紧张、焦虑、烦闷等不良情绪得以缓解,叮嘱家属多多陪伴、照顾患者。
1.2.3 行为指导 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正当行为进行纠正,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例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指导患者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以及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对患者的服药情况严格监督[4]。
1.2.4 出院指导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回访,可以是电话回访,或者是上门回访等,对患者的疑虑进行详细解答,反复强调科学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醒患者定期复查。
1.3 疗效标准
对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水肿消退时间、心率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并对比;采用GQOL-74量表[5]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生活功能四方面)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比,评分高低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PSS22.0 软件统计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采用“”表示正态计量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和检验来进行2组正态计量数据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缓解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就水肿消退时间、心率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7,8.957,7.541,10.246;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缓解以及住院时间对比(,d)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这种临床常见疾病较突出的特点是病程长、易复发,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下降,体力劳动与自理活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再加上担心预后和经济问题,负面情绪较为明显,严重影响了治疗和护理效果,因此选取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至关重要。优质护理以“以患者为中心”为基本原则,优先考虑患者的利益,结合患者的实际需要提供护理服务,从入院宣教、心理干预、行为指导以及出院随访等多方面提供最科学、全面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就水肿消退时间、心率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7,8.957,7.541,10.246;P<0.05);就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生活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t=8.541,12.547,11.854,1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纳优质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使患者治疗恢复过程显著缩短,在改善预后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借鉴。
参考文献:
[1]叶兰芬,谭建兰,许凤莲,等.优质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严重抑郁情绪患者中的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34(06):454-455
[2]徐红霞.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04):170-171
[3]王业梅,杜鹃,黄志云,徐云云.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1):374-375
[4]黄海芳.优质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1):101-10
[5]霍明艳,周青云,于立群,等.优质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32(05):410-411
论文作者:谢丽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实验组论文; 时间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效果论文; 功能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