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肌缺血患者134例心电图监测结果分析论文_万丽

(绵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监测结果对老年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34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临床资料,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仪检测患者相关指标;分析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134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在24小时内共发作1400次心肌缺血,其中SMI有900次(64.29%),SYMI有500次(35.71%)。SMI患者临床指标优于SYMI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监测结果可真实反应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实际情况,为临床诊治心肌缺血提供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老年心肌缺血;心电图;监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R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118-02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动态心电图在我国各级医院普及应用,为诊治疾病,提高临床治疗解决提供了技术支持。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生命体征已成为临床常规措施,在心电图的监测结果能够真实反映老年心肌缺血患者的心博及心率情况,心电图监测结果为临床诊治老年心肌缺血做出卓越的贡献[1]。因此,本文回顾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140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心电图监测结果,综合其监测结果分析后,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140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临床资料,剔除6例不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最终有134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本组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70例,年龄72~89岁,平均年龄(85.14±1.47)岁。疾病类型:冠心病100例,高血压34例。纳入标准:(1)心电图监测结果明确表明为心肌缺血患者;(2)年龄在70~90岁之间患者。排除标准:(1)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因服用其他药物引发心悸、胸闷等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同一型号心脏实时监护预警机XAB-M3AG,监测方式为动态24小时无缝隙监测。检测结果以纸质形式打印,团队成员予以客观分析。

1.3 观察指标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24小时内ST段出现改变,但患者无胸痛等表现。有症状心肌缺血(SYMI):患者心电图结果显示ST段出现明显改变,且患者出现心绞痛等明显症状。统计SMI、SYMI期间初始心率(IT)、心肌缺血持续时间(TMI)、ST段最高移位(STM)及心肌缺血变化情况(IV)。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EpiData3.1软件初步录入数据,进行SPSS 21.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x-±s)形式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结果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检验水准:P<0.05表示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134例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情况

134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在24小时内共发作1400次心肌缺血,其中SMI有900次,SYMI有500次,详细内容见表1。

表1 134例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情况[n(%)]

3.讨论

心肌缺血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另一种是有症状的心肌缺血;区分标准为是否出现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其中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很容易被忽略,多数无症心肌缺血患者大多是在其他疾病检查中被诊断出来[2]。SMI症状不明显,隐匿性极大,这无疑在增加临床诊治难度的同时,加大了患者死亡几率。为将这一难题彻底解决,临床多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动态心电图的使用不仅提高的诊断心肌缺血的准确性,还提高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3]。

本文使用动态心电图对我院134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实行24小时动态监测,其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共出现1400次心肌缺血情况,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多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这与老年脏器功能下降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肌缺血患者对轻微心绞痛感知较弱。因此,无症状心肌缺血出现率较高。从心肌缺血发生时间来看,SMI、SYMI出现次数最多的时间均是6:00~12:00,这可能与患者日常活动习惯有关。多数老年患者习惯早起,进行晨间活动,此时患者的情绪及精力是一天中最活跃的时期,这很可能诱发心肌缺血。从STM、IT、IV指标来看,SMI患者情况优于SYMI;这与SYMI发作时血管张力有关。当SYMI发作时,老年患者在心绞痛及情绪的刺激下,血管张力明显改变,致使原本流速减缓的血液再次受到影响,其流速再次降低,加重STM、IT、IV。

综上所述,分析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对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可辅助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病情,还可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率;同时,在心电图结果的指导下,医生治疗方案选择会更加合理,这无疑提高了治疗老年心肌缺血治疗率;为延长老年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了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黄小莲,兰晓华.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1):2039-2041.

[2]刘毓,张洁,刘笑伟.老年人隐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护理及其临床意义[J].今日健康,2016,15(3):262-262.

[3]陈晓华,王瑞,赵癑,等.1635例老年及老年前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观察[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5,24(4):276-278.

[4]张双保.老年人713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7):2329-2330.

论文作者:万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老年心肌缺血患者134例心电图监测结果分析论文_万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