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背景下加强贫困农村党建工作的路径论文_韦坚嵩

脱贫攻坚背景下加强贫困农村党建工作的路径论文_韦坚嵩

南宁市航电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在2015年的中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提出脱贫攻坚的战略,目标是在2020年我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都能进入小康社会,实现不愁吃穿、住房医疗有保障的目标,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加强贫困农村党建工作建设是农村脱贫的关键。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加强贫困农村党建工作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贫困农村党建工作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脱贫攻坚;贫困农村;党建工作;改善措施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打好“三大攻坚战”才能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获得百姓的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加强贫困农村党建工作建设,全面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贯彻落实。现阶段,我国贫困农村党建工作存在许多问题,根据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基层党员的工作能力,为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一、加强贫困农村党建工作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贫困农村党建工作建设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基础。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三农”问题,做好“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关键所在[1]。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加强大,农村工作才能更好、更快的开展起来,全党在农村的工作才能有坚实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二)加强贫困农村党建工作建设是脱贫攻坚的迫切需要。“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靠头羊”,农村基层组织肩负着脱贫攻坚的重大任务,关系到千千万万百姓的切身利益,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这就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农民群众共同致富。

二、当前贫困农村党建工作的现状

(一)组织干部素质偏低,工作能力魄力不足

现阶段,贫困地区的农村党员干部文化水平不高,文化程度分布不均,村委委员甚至可能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水平。尽管一些年轻干部刚被提拔上来,但是工作经验不足,在群众中缺乏威信,工作能力和魄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致农村地区党建工作的开展严重受限[2]。

(二)淡化党员带头作用,弱化共同致富意识

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缺乏理想和信念,没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意识。在开展具体的农村工作时,党员带头意识淡薄,追求利益至上,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丢失了农村党组织的威信,也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三)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丧失党建工作动力

党员干部工资待遇偏低,组织无激励机制,所以一些基层组织人员对日常工作热情度不高,在生活压力下,甚至会放弃村干部职责选择外出打工,党组织的实际运作出现缺乏活力、工作力不从心的现象,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3]。

(四)外出务工党员离散,流动广泛难以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数呈上升趋势,流动范围广泛,外出党员学习难、管理难、服务难的“三难”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破解。而且,人才大量流失,更不利于农村建设发展。

(五)党员亲民力度不足,贫困群众基础薄弱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但老党员、人民群众没有得到基层领导干部真切的关怀和重视,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降低,党在贫困人民群众的基础薄弱,影响了脱贫攻坚战的进程。

三、脱贫攻坚背景下,加强贫困农村党建工作的改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多措并举,强化全局贫困农村党建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手段,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开展基层党员培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加强对各支部书记和委员的履行职责规范、思想教育以及技能的培训工作,杜绝形式化,共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基层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脱贫攻坚”这一使命,提高基层组织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

(二)灵活转变扶贫方式,发挥党员领头作用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扶贫开发模式,重点针对部分可靠扶贫项目。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将党员家庭作为首要扶贫中心户,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在把党员贫困中心户做大做强的同时带领其他贫困户共同脱贫,再继续逐步探索共同致富的新方法,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三)完善组织激励机制,激发干部工作热情

基层工作压力大、发展空间受限、待遇低下,阻碍基层组织人才的流失和引进及基层工作的有效落实。通过完善津贴增长机制、设立人才专项补助基金等方式,保障村干部的经济收入和晋升空间,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提升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创新力、工作效率,全面打响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战”。

(四)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脱贫进程

只有农村经济得到有力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切实提高了,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群众才会拥护党组织,赢得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因此,振兴农村经济是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助推脱贫攻坚。例如,电子商务助力农村农业发展,旅游开发促进经济新发展,绿色生态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后备干部培养,提升扶贫工作成效

上级领导干部大力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育,全面提升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将其打造为有实力、有魄力、有担当、对工作负责的后备干部,把人才集聚在党组织的周围。另外,营造党建工作新气象,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的活力,为扶贫工作提供人才保障,有效提升农村扶贫工作的成效。

(六)加强贫困群众关怀,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基层领导干部时常走访贫困群众,充分了解贫困户家庭的真实情况,帮助分析致贫原因,宣传相关扶贫政策,提出可行的脱贫措施,并给予一定的慰问金,使贫困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温暖,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七)强化外出党员管理,吸引参与农村建设

与外出党员保持密切联系,给他们“送政策、送卫生、送法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创建有效的学习管理和日常服务平台,引导党员利用网络进行“两学一做”等专题辅导或到党建云平台学习,做到双重管理和动态管理全覆盖。在抓好外出党员学习管理的基础上,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沟通,号召大家为农村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推进农村发展。

(八)加强农村三基建设,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三基建设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及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加强农村三基建设,抓基础、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才能为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提升基层组织党建工作质量。成立“三基”督查组,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全覆盖指导,强化督导考核,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结束语:

基层党组织干部要结合实际,找准定位,在实践中探索扶贫方向,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明确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攻坚克难,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成效,有序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建促扶贫工作的开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彦.脱贫攻坚背景下加强贫困农村党建工作的路径[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04):81-84.

[2]朱子金.贫困地区农村党建工作问题探究[J].管理观察,2015(14):32-33.

[3]黄师敏.贫困地区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以广西德保县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02):87-90.

论文作者:韦坚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脱贫攻坚背景下加强贫困农村党建工作的路径论文_韦坚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