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葡萄膜炎预后的影响论文_高霞,蒋谨,尤桂芬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13001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葡萄膜炎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进入我院的葡萄膜炎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积极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促进葡萄膜炎预后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葡萄膜炎;预后

葡萄膜炎常发于青壮年,该疾病如果治疗不当可导致失明。葡萄膜炎患者会出现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1],由于有着严重的致盲结果,加上目前葡萄膜炎的发病以及复发机制并不明确。临床中并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是采用激素治疗但是由于无法根治并且容易反复导致带给患者沉重的心理负担。介于此,本文拟从护理角度进行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进入我院的葡萄膜炎患者50例,入选标准:①均经过明确诊断,符合临床中关于葡萄膜炎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例,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在16-66岁之间,平均年龄(49.54±2.08)岁。对照组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18-67岁之间,平均年龄(50.01±3.5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50例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进行立即扩瞳治疗和抗炎治疗。针对出现病原体感染的患者采用对应的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具体流程包含:①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告知患者治疗的相关知识,介绍治疗的相关流程,阐述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信任度,消除患者不良情绪。②加强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眼部症状[3],针对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例如眼红、眼痛等等,耐心向患者解释,要求患者注意眼部卫生,不要过度用眼。③用药指导:遵医嘱进行用药,嘱咐患者在用药过程需要动作轻柔,不可压迫眼球,需要注意手部卫生。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酚酸钠滴眼液告知患者每1个小时1-2次,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1天4次,阿托品眼膏1天4次。告知患者在使用阿托品的过程中需要立即使用无菌面前按压同侧泪囊3-5分钟,避免药液流入泪囊和鼻腔。针对全身用药治疗,需要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增减药物,要求患者在早晨6-9点饭后给药[4]。④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嘱咐患者多喝水,饮食尽量清淡,不可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限酒。可以多食用含钾、钙较高的食物。⑤加强生活护理:要求患者合理饮食,不可长时间的用眼,保证睡眠的充足,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自身体质。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视力恢复至发病前或者达到1.0以上,临床症状消失;显效:视力提高4行以上,眼部症状减轻,眼底改变明显好转;有效:视力提高2行以上,临床症状减轻,眼底改变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4.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葡萄膜炎容易复发,在临床的治疗中也容易因为治疗不当导致失明。因此在具体的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应该重点加强。特别是在护理方面,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另外在护理过程中针对出现各种眼红、眼痛等问题应该积极治疗,采取必要措施。其中扩瞳是治疗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其能够防止瞳孔粘连[5],避免患者出现更加严重的病变。激素作为治疗的常规方式,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仅在护理模式上采用两种不同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心理护理的目的是保证患者保持一个良好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眼部护理要求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同样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强用药护理目的是避免患者出现反跳现象,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影响疾病的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护理干预模式的实验组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葡萄膜炎患者在采取积极的治疗的同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促进葡萄膜炎的预后有一定积极意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卢文.综合护理干预对葡萄膜炎预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51(24):5159-5160.

[2]李霞,李东,郝晶,朱瑞红.综合护理干预对前葡萄膜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4,25(08):767-768.

[3]李灵,李晗,刘利.护理干预对葡萄膜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4,17(05):233-235.

[4]齐晓燕.护理干预对复发性葡萄膜炎停药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0,19(02):108+110.

[5]赵传珍,佘红.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葡萄膜炎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2,42(34):3212-3213.

论文作者:高霞,蒋谨,尤桂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葡萄膜炎预后的影响论文_高霞,蒋谨,尤桂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