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协助诊治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42例观察论文_张志明,于芳

内镜协助诊治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42例观察论文_张志明,于芳

张志明 于芳

(新疆独山子石化医院内二科 新疆 独山子 833699)

【摘要】目的:对内镜在成年人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42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镜下的特点是以十二指肠球降部、回肠末端黏膜病变为主,表现为黏膜片状出血、充血、糜烂、浅溃疡灶等。结论: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内镜表现较为简单,当内镜出现以十二指肠球、回肠末端黏膜片状出血、糜烂或浅溃疡时,需结合临床考虑该病,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并及时治疗,避免误诊误治的发生。

【关键词】腹型紫癜;内镜检查;黏膜病变

【中图分类号】R5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208-02

过敏性紫癜(HSP)属于一种血管过敏反应性疾病, 可引起多系统多部位的病变如皮肤、肾脏、关节滑膜、消化道黏膜和浆膜等。过敏性紫癜较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对于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较易误诊,延误治疗[1],由于成年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症状或者体征表现不够显著,而且皮肤紫癜出现晚于腹部症状,早期难以作出确切的临床诊断。本研究主要将内镜对成年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目的在于为此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月-2014年10月在独山子石化医院住院诊断为腹型过敏性紫癜42例。其中男27 例、女15例,年龄20~74岁,平均40.2岁,男与女比例为1.8:1。

1.2 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入选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分别在发病之后的一周之内就诊,具体疼痛部位为:脐周疼痛18例,上腹部疼痛10例,全腹部疼痛6例,下腹部疼痛6例,上腹部转为下腹部疼痛2例。腹部疼痛主要性质:阵发性绞痛患者数36例,持续性隐痛以及钝痛伴随阵发性加重患者数为6例。

1.3 诱发因素

有诱因可查者18例,其中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9例,与药物有关者3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3例,有鱼虾等海产品饮食史3例。

1.4 实验室检查

本研究中的全部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如下:血小板数量处于正常水平,有21例患者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上升。出凝血时间正常,血淀粉酶增高2例,腹部透视未见异常,肝胆脾胰肾B超提示:慢性胆囊炎6例,脂肪肝24例,10例未见异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尿常规检查: 蛋白弱阳性10例, 红细胞少许和(或) (+)者14例。

1.5 方法

42例患者在发病的第4~10天采用PENTAX-3500或PENTAX-型电子胃肠镜进行检查,胃镜检查主要表现如下:胃部以及十二指肠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糜烂、充血以及水肿等,散在大小不等的出血点,3例重症患者可见散在的鲜红或者暗红色的瘀斑及黏膜下血肿,14例患者十二指肠球部以及降段可见大小深浅不一的溃疡,3例患者出现胃窦以及体黏膜浅表性溃疡病变等。胃窦、胃底及十二指肠球部与降部均可受累;食管黏膜均处于正常状态。

31例患者经结肠镜检查可发现:肠黏膜的镜下改变与胃镜变化非常接近,回肠末端黏膜病理性变化最为显著,结肠黏膜病理性变化以回盲部位重,13例患者结肠可见大小不一的多发浅表溃疡,其中13例肠镜检查的患者取活检,病理学检查显示: 毛细血管炎症性改变,血管壁可见灶性坏死,黏膜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2.结果

2.1 误诊情况

误诊平均时间为(7.28±1.22)d,本组所有患者中,临床初步诊断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数仅为5例,占11.9%(5/42),误诊率高达88.1%。主要误诊成如下几种病变:消化性溃疡、急性胃肠炎、胃黏膜病变以及急性胰腺炎等。胃镜下的误诊率为75%, 分别误诊为急性胃黏膜病变( 出血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结肠镜检查的误诊率为84%,分别误诊为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溃疡等。

2.2 治疗与转归

在经胃镜及肠镜的协助检查下,本组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腹型紫癜,采用抗组胺类药物以及Vc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其中36例患者均经糖皮质激素抑制变态反应,静滴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直到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或者消失停止用药,配合氯雷他定片以及西咪替丁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药量可随病情好转而逐渐减少,其中伴有消化道出血者加用埃索美拉唑钠静脉点滴。治疗一周后,症状显著减轻的为30例,10天后,腹痛完全缓解28例,2~6周后42例消化道症状均完全消失,皮疹消退或明显减少,检查无异常后即可出院。

3.讨论

腹型紫癜属于一种过敏性紫癜症状,是以小血管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病症,多发于学龄前幼儿,冬春季节临床发病几率较大,食用特殊食物、呼吸道感染及药物过敏等都可诱发本病,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2]。近年来,腹型紫癜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态势,临床发病往往累及全身多个系统,腹型紫癜消化道临床症状,包括腹胀、恶心呕吐、便血等症状,及皮肤性紫癜、关节疼痛、肾轻度损伤以及迟发等,病情严重者会威胁到生命安全。紫癜的临床确诊主要以典型皮肤紫癜为特征,并没有其他特定的实验室诊断标准。如果皮肤紫癜后腹部疼痛、消化道等并发症状发生,常常会给诊治带来极大的难度,往往造成误诊。腹型紫癜极易造成急腹症相关疾病,应该对其加以鉴别。本组42例腹型紫癜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表现严重,腹部剧烈疼痛,主要位于脐周,多为绞痛,易反复发作,常伴有腹泻、呕吐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内镜下观察42例患者的胃肠黏膜均有改变,其中以十二指肠球部、降段及回盲部黏膜受累明显,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点片状出血、糜烂或溃疡[3-4]。由此可知,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内镜表现较为简单,当内镜出现以十二指肠球、回肠末端黏膜片状出血、糜烂或浅溃疡时,需结合临床考虑该病,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并及时治疗,避免误诊误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Choong CK ,Beasley SW, Intra-abdominal manifestations of Henoch-Schonlein purpura.J Paediatr Child Health.1998.34:405-409.

[2] 任万英,李华,赵丽婷.内镜下过敏性紫癜胃、肠黏膜病变特点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1; 10(3):223-4.

[3] 张安忠,杨崇美,刘吉勇等.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及胃镜分析[J].重庆医学,2008,33(4):31-33.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22-3.

论文作者:张志明,于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1

标签:;  ;  ;  ;  ;  ;  ;  ;  

内镜协助诊治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42例观察论文_张志明,于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