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对建筑节能发展的思考论文_马磊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对建筑节能发展的思考论文_马磊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2

摘要: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的工作。我国建筑耗能高,能源利用效率低,制约经济的发展,如何做好建筑节能工作,是摆在广大建筑行业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节能对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对于未来建筑节能发展的思考,希望能为今后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建筑节能;发展;思考

随着国内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解决温饱的同时,也开始越来越关注节能环保的领域,环保已经成了高品质生活的代名词,所以建筑的节能是人类追求更好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建筑方面的节能环保能够进一步帮助改善能源短缺和改善环境等问题,同时也能节约更多的能源,将其利用到更有用的地方,为全球能源危机的缓解出一份绵薄之力。

1、建筑节能对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我国每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量却为发达国家的2至3倍,同时我国建筑耗能的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35%左右,建筑节能发展的空间很大。不仅已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8%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物中96%以上也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建筑节能的担子任重而道远。如此迅猛的建设速度和巨大的建筑规模,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而建筑节能概念的提出对改变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现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所谓建筑节能,具体来讲就是在满足人类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中使用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和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达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艰苦路程,在这期间颁布了若干法律法规和标准,尤其是199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这是指导全国节能的大法,对建筑节能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2.1建筑节能意识薄弱

因为缺乏对建筑节能基本知识的了解,因此人们并未认识到建筑节能在创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在选购房屋时,往往更注重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构造,而忽视了建筑节能对于房屋舒适度和人性化的设计要求。因此,开发商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外观和结构的追求上,而本应放到降低建筑能耗的投入往往被守法意识薄弱的开发商压缩下来。房地产企业的利润无形中增大,而社会责任却缺失。只有强化消费者对建筑节能的需求,增强政府部门对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建筑行业对建筑节能的知识普及,建筑节能工作才能够稳步推进,人们才能强化建筑节能意识,也才会真正享受到建筑节能带给人们的成果。

2.2建筑节能设计缺陷

我国的设计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相差许多。外墙的传热系数是他们的3~4倍,外窗为4倍左右,屋面为3.5~6倍,门窗的空气渗透为5倍左右。现在发达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7.57kg标准煤,而我国目前采暖耗能每平方米都达到13.5kg,约为发达国家的1.5倍。经分析,这些能源大多是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差的外墙、屋顶、窗户损失掉了,所以我国必须对现有建筑进行大范围节能设计改造。

2.3缺少配套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但未制定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所以建筑节能工作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发行的标准来设计,可以做到节能50%左右的目标,但此标准公布二十余年来,真正能够实施的,在新建的建筑里还不到20%,大多数地方政府对此未予以高度重视,中央政府也未将建筑节能放在关系全局的高度来进行指导。

3、对于未来建筑节能发展的思考

3.1树立正确的节能环保建筑理念

建筑工作者应该首先树立一个正确科学的环保理念,应该在建设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节约环保等理念,让建筑在满足居民日常使用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减少建筑能量本身的消耗。建筑节能应该建立在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上。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设计以及建筑过程都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建筑需求,将房屋不要单纯地当做一个冰冷的建筑物,应该从设计规划再到建设施工都应该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感受。建造过程中也应该做更多人性化的处理。同时,建筑的节能也不应该单单地停留在建筑本身的节能上,应该带动建筑周围的土地、居民、材料等形成一个节能系统的闭环。对于建筑本身应全面引入绿色概念,突出绿色环保的主题,节约更多的原材料和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不断完善节能建筑的规划设计

想要建造出一个优质的节能建筑,就需要从基础层面做好节能减耗工作,要在前期的工程施工规划以及设计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相关的设计师以及工程师应该到建设现场去考察,对于建筑内部的结构以及采光方向、气流的组织流通方向做好充分的了解,否则一个建筑物可能因为细微的设计失误而导致整个建筑的节能效果大幅度降低。并且一旦工程进入中后期,修改的难度很大,只能做一些边边角角的修补工作。这样的设计已经违背了节能环保的初衷,很难达到原来的预期效果。所以,在前期的设计阶段一定要做好规划设计工作,经过专业论证、审核后,再进行整个节能环保建筑的施工建设。

3.3健全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制度

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制订完善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建筑节能提供一个坚实的法律基础。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还应运用相关管理手段进行强制推行,并应建立起施工监督管理和竣工节能验收制度,对于不符合节能标准的住宅建筑不给予验收或进行整改后方能验收。

3.4建筑节能应该积极开展节能技术创新

在前期的整体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各种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不同的建筑结构采取不同的节能技术,都会有不同的影响。设计规划阶段,首先应该确定好建筑构造模型以及建筑的结构围护设计和设备能耗指标,包括屋内的一些主要结构框架,例如:屋顶、墙体结构、门窗、楼地面等。采用bim技术,通过动态热成像技术掌握整个建筑物的能耗平衡点,积极引进、鼓励创新节能技术,做好相应的节能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为了更好地利用如太阳能这类巨大可再生清洁能源,采取新型的水源热泵引导技术,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将资源的质量和性能同时发挥到极致。再就是需要注意对于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技术,提高整体资源的利用率,做到最大限度的节能环保。由此可以看出节能技术创新十分重要。

3.5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使用

在建筑节能领域最基础的就是建筑节能材料,没有材料的合理使用一切都是空谈。包括节能门窗幕墙的构建、以及门窗幕墙的保温材料应用等。在国家不断加大节能建筑的推广力度的同时,现阶段国内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水平也得到了不小的提高,特别是在节能门窗幕墙以及墙体结构方面,通过合理利用充气式混凝土、空心石块、石膏板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应该不断加快对于大型的轻质材料的设计与使用,可以在节能建筑中大幅度使用岩棉、以及混合型泡沫夹板等。经过大量的实践应用证明,这种方式的结构反响非常好,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单一领域的突破进展不足以满足建设节能建筑的全部需要,在其他的一些关键领域,国内的技术水平还较为落后。只有不断地自主研发新型的环保节能材料,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耗。

3.6建立关于节能建筑的保障措施

通过不断地完善和修定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以及建设体系,加大对于节能环保的宣传力度,强化现有的监督机制,不给某些不法开发商留机会。同时,从政策层面应该加快对于节能建筑技术研发的支持,应该从各级政府部门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长期建设和扶持有关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对于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企业要及时进行奖励,通过长期的努力,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3.7加大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

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站等公共媒体的宣传,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贯彻工作,把建筑节能的政策规定、作用和意义讲深讲透。通过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到建筑节能的意义,了解到建筑节能与自己的利益关系,让全社会都重视和支持建筑节能工作。同时,要广泛开展建筑节能培训,组织建设开发、设计、施工、监理、审图机构、材料生产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定期学习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相关政策文件,并定期考核,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建筑节能专业知识水平。

3.8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科学研究

建筑节能是一门新兴科学,它包括施工、通风、空调、采暖、照明、电器、热工、建材、环境、能源、检测、计算机应用等许多专业内容。所以应加强学科和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合,积极开展组织设计和攻关工作,组织科研机构、高校、新建材开发的专家和生产厂家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的研究和攻关。另外要积极引导生产企业重点发展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节能墙体、屋顶以及门窗和设备,特别是外墙保温技术和高效节能窗技术、围护结构节能成套技术,开发各种新型高效节能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和高性能建筑玻璃及其应用技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向节能环保绿色方向的发展已经成了一个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层面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国内建筑行业未来几十年应该主要关注的重点工作。更好地建设节能型住宅,不仅关乎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是从整体战略角度上关乎到国家发展以及能源节约等方面的重大利益诉求。所以,我们时刻不能松懈,必须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建筑节能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现阶段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J].价值工程,2017(15)

[2]舒彦涛.浅谈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应用与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7(04)

[3]安然.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研究[J].门窗,2017(04)

作者简介:

马磊,男(1979-),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

论文作者:马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对建筑节能发展的思考论文_马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