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建设战略与经营绩效探讨--兼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_特色农业论文

黄冈市“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建设战略与经营绩效探讨--兼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_特色农业论文

黄冈“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构建方略及经营绩效探究——兼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冈论文,支柱产业论文,方略论文,绩效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湖北省黄冈市曾是一个贫困地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市仍有230万人未解决温饱。区域经济由于缺乏骨干产业的支撑而一直处于发展的慢车道。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该市一改常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有效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腾飞。笔者认为,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欠发达地区摆脱资源瓶颈的制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这一战略决策思路的形成过程、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及其背后所隐含的经济学成因,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架构及组织特征

(一)基本构建框架

所谓“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战略,概括地讲,就是通过对农业特色资源进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类聚、现代化提升,迅速将由农业特色资源开发所形成的产业培育成区域主导产业,并通过主导产业的吸纳与扩散,带动区域其它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整体腾飞的一种经济增长方法。这一战略的具体构建框架和实施步骤为:

1.从农业特色资源入手,以县域为单位布局。黄冈市“一县一特色”的农业布局经历了4个阶段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地委、行署针对黄冈是个农业大区,工业基础薄弱,是国家投资死角的实际,提出了“人多耕地少,出路哪里找,精耕加细作,一亩当二亩”的口号。其结果是,在黄冈地区涌现出了一批产量较高的粮棉农业生产基地,但也造就了一批高产穷县、高产穷村。20世纪80年代末,决策者把眼光从有限的耕地资源转移到山水资源上来,做出了发展多种经营的决定,推动了农林牧渔业的全面发展。但随着农产品市场的放开,“小而全”的农业又出现了“样样都有一点,样样都不惊人”的局面。据此,1992年黄冈地委、行署号召全市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在这一号召的引导下,黄冈地区发展了一批专业户和专业村,这使黄冈区域经济增长乏力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也暴露出一些区域经济布局分散、缺乏支柱产业、产业集中度不高的问题。例如,一些乡镇和县(市)一搞就是“几条龙”、“十几条龙”。这种经济格局既忽略了经济发展的重点,又浪费了投资,区域性主导产业仍然没有“立”起来。1996年,新成立的市委、市政府在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眼市场经济规律,对区域农业资源进行重新筛选和整合,选择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农业资源作为重点开发和培育的对象,提倡将过去以村组、乡镇为单位的资源布局上升为以县域为单位布局,并硬性规定一个县(市)只抓一两种特色资源,做强一两个特色支柱产业。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黄冈地区最终形成了“蕲春药材武穴鸭,浠水生猪黄梅虾,麻城黄牛龙感湖花,团风马蹄黄州菜,红安花生英山茶,罗田栗桑甲天下”的一县一特色品业的格局。

2.从专业化生产起步,以产业化方式推进。黄冈的“一县一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有着较好的专业化基础。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一村一品”的运动中,黄冈各地就发育形成了大批专门从事一业生产的专业户和专业村。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他们向特色资源靠拢,向主导产业靠近,向规模经营推进。专业户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就逐渐扩散形成专业村,专业村达到一定数量后就形成专业乡镇,专业乡镇连片后就形成特色县(市)。当某种特色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成长为主导产业时,必然要求有相应的组织为其提供产品加工、市场流通和科技等服务。这样,各种服务组织和产业实体便应运而生。如今,在黄冈每个农业支柱产业中,都有一批规模化农业基地、一批龙头加工企业、一批合作经济组织、一批专业批发市场、一种利益连结机制。这充分体现出黄冈农业经营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3.以多种经营形式展开,靠适度规模经营取胜。在基地开发上,黄冈采用的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所谓适度规模,就是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够充分、土地经营面积细化、大面积企业化管理条件尚不具备的现实情况出发,依靠各种市场主体的带动而非简单的土地归并,把单家独户的小生产变为互为依托、相互合作的大生产,把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变成适度集中的大规模。一种是“小群体、大规模”型经营。即通过政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或通过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与农户在原料收购、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契约型合作,把农户组织起来集中生产某种产品。在这种经营形式里,从单个农户来讲,其经营规模不大,但将众多农户组织起来,集中连片生产,其规模很大,所以就叫作“小群体、大规模”。这种经营形式具体又可分为群体集中的大规模、龙头带动的大规模、服务连结的大规模、要素聚集的大规模。这是目前黄冈特色农业支柱产业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经营形式。

另一种是大户型经营。就是一些农村专业种养户碍于自家土地规模的狭小,再从其它农户或集体经济组织那里租赁少部分土地过来,以自主投资、自我决策、个人经营的方式经营自己所建立的小型场园。这种经营形式尽管经营规模不大(一般在100亩以下),经营复杂程度不高,但已显现出一些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的特征,故也称作准公司型经营。近年来全市广泛兴起的家庭农场和大户型场园就属于这种形式。

再一种是公司型经营。就是一些个体私营业主、国有企业乃至外资企业到农村“圈”山“买”地,以标准的公司组织形式开发农业。这类农业开发组织实行规范的公司制管理,内部设有生产、销售等部门,雇有专门人员参与管理,并把基地农户纳入公司内部实行一体化管理。它一般规模较大,开发的农地面积一般为100亩~1000亩。在公司形态上,又可分为独资型、股份制、合资型。目前正在兴起的各类农业庄园就属于这种形式。

4.以先进要素为支撑,靠现代科技和管理提升。在支柱产业成长过程中,各地注意把传统资源与现代要素进行嫁接,用现代技术、人才和管理推动支柱产业发展。在每个支柱产业中几乎都有一名专家学者或学术带头人,都有一批科技推广骨干力量,都有一套实用技术操作规程。例如,蚕桑专家钟兆基为全市的桑蚕种养和茧丝绸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茶叶专家刘付缪进驻英山从事科研开发,研制出30多个名茶精品,是英山跨入“中国名茶之乡”的有功之臣;板栗专家张力田攻克了降低板栗空苞率及气调充氮保鲜等道道技术难关,使罗田板栗产量五年内翻了三番,出口量成倍增长。还有畜牧专家李明佩等专家为浠水生猪、红安花生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推进新一轮开发过程中,黄冈进一步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设了大别山科技致富信息系统和黄冈青年科技信息系统,并大力推进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农民上网、特色产业上网工程。目前,全市固定上网用户已达1.5万余户,网上销售品种达50多种,网上交易额超过10亿元;诞生了网朝公司、网桥公司等一批新兴信息产业公司,开发建设了全国第一家“中国土特产交易网”和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平台“本草纲目”网站。此外,各地还引进了一批高学历人才对支柱产业进行系列科技攻关。例如,留美博士鄢良投资500万元,在黄冈市区创办中和本草药业公司,对黄冈中医药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研究,开发出免煎中药等系列产品,打开了欧美国家的市场。

(二)组织特征

黄冈特色支柱产业在内部组织和运行效率上还表现出以下特征:

1.完全垄断、完全竞争向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演进的特征。黄冈十大农业支柱产业在发育初期基本可分为两种市场结构类型。一类是近似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其特点是,行业进入者少且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少数几家企业决定产品价格和市场走向;企业集中度和产值集中度较高,但产业内部竞争不够充分。例如,红安烟叶、罗田茧丝绸产业就曾经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类是近似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例如,茶叶、花生、蔬菜、水产、畜牧等产业就属这种类型。这类产业国家放开较早,行业进入者众多,且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但企业布局分散,资本集中度和产值集中度均较低,内部恶性竞争现象比较严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黄冈着手对这两种类型的市场结构进行改造,引导它们向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转变,即在完全垄断的产业中引入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竞争;在完全竞争的产业中着力扶持1~2家资本实力较雄厚、技术水平较高的大企业,最终形成了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例如,罗田丝绸产业过去曾是一种被垄断的产业,即由一家国有集团公司垄断经营。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家国有集团公司借助国家放松管制的机会,适度放开部分茧丝市场,鼓励一部分民办茧站及个体丝厂涉足经营。当企业发展过多形成完全竞争格局时,这家公司又采取适当手段进行控制,淘汰了部分小、乱、差企业,最终形成了以县茧丝绸(集团)公司为核心、以各专业生产厂家为骨干、以乡镇企业为补充的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

2.簇群经济特征。所谓簇群,就是一群在地理上相互靠近、在技术和人才上相互支持、在产业和产品上相互关联配套的企业汇集在一起所形成的企业群落或产业扎堆现象。从纵向上看,有基地生产簇群、龙头加工簇群、商贸流通簇群、科技服务簇群;从横向上看,有村级簇群、镇级簇群、县级簇群和市级簇群,尤其以龙头加工企业的簇群经济特征最为明显。簇群中的企业以产品链条相联结,围绕支柱产业进行分工与协作,并研究开发和生产系列产品。例如,罗田、英山、麻城三个县(市)围绕茧丝绸支柱产业,在各自的县城里聚集着100多家设备先进、配套成龙的国内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在乡镇分布着300多家蚕茧收购和技术服务公司。这些企业分别从事蚕茧收购、烘烤、缫丝、织绸、印染、服装成型、产品设计等专业化生产活动。它们的集聚与分工协作共同构筑了一个支柱产业。如今,这些地区不仅成为中国中南地区最大的丝绸生产和集散地,而且也开始向丝绸大省江苏、浙江输出产品和发布信息。

3.要素分布的高集中度和产业发育的高成长性特征。一是产值集中度高。2001年县域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实现的总产值占县域农业总产值的41.6%,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县域农产品销售总额的51.9%。二是资本集中度高。县、乡各级政府把可用财力的一半以上拿出来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并引导社会各项资本定向投入支柱产业,使支柱产业的实物、技术和人才、资本占有量较一般产业高出3~5倍。三是商誉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高。各地围绕主导产品进行系列开发,围绕名优精品进行集中拓展,有力地提高了支柱产业的品牌集中度、产品商誉度和市场占有率。英山茶叶形成三大品牌11个系列,在省内的市场占有率为32.8%;罗田板栗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44.7%。四是资本利润率和产业成长性高。据测算,特色支柱产业一亩或一元投资所带来的资本利润率高达20%以上,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同时,特色产业成长性好,创造出了年均增长20%~40%甚至更高的经济奇迹。

二、“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的宏观效应及微观机理分析

(一)黄冈“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的宏观效应

这一战略实施5年来,对农业、农村、农民乃至区域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

1.促进了区域主导产业的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的推进,有力地突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发挥了资源优势,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区域规模经济新格局。短短几年间,全市崛起了板栗、蚕桑、花生、肉牛、森工、畜禽、医药等十大农业支柱产业。2001年全市特色农业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高达65%;农民人均从特色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特色农业产业系列增加值占县域GDP总量的23.3%以上;来自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财政收入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8%以上。与过去相比,各地区支柱产业的数量尽管减少了,但单个产业的块头壮大了,一个产业系列的产值相当于过去几个产业的产值的总和。产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许多地区特色产业的规模不仅在全省排上第一,而且在全国也占有一定的位次。例如,罗田板栗年产量3900万公斤,市场销售和出口量居全国第一;英山茶叶年产量1500万公斤,并实现无公害化,进入全国五强;蕲春药市年交易额近10亿元,成为全国十七大药市之一;红安花生产量居全省第一。另外,麻城县黄牛和黄梅县青虾产业的发展还使这两个县分别成为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和全国青虾繁育基地。

2.加速了农村工业化。黄冈过去之所以经济发展缓慢,就是因为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业化路子。“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的确立,为黄冈工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和可靠的依托。各个县(市)一改过去盲目跟风、不切实际、贪大求洋的做法,转而立足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及其后续产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全新的工业格局。2001年,全市以特色支柱产业为依托的资源加工型企业发展到3267家,实现产值63.7亿元,占全市工业企业产值的29%。特别是一大批以资源为依托、用高科技武装起来的绿色食品、现代医药、丝绸服装等现代工业企业的崛起,使黄冈工业化水平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据有关专家评价,如果按照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常规思路去引导黄冈的经济,黄冈的工业化历程不仅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会面临大得多的市场风险,并需要支付高得多的成本。

3.推进了农村城镇化。“产业因城而立;城镇因业而兴”,这是黄冈城镇与产业交相辉映、互动发展的真实写照。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品和劳动力开始大量地向城镇集结,企业在加工和贸易方面也不断拓展空间。近年来,在黄冈一些农业企业已在城镇设立了加工贸易小区80多个,建立交易额过亿元的专业批发市场20个,吸纳100多万本地农民和外地客商在城镇务工经商、落户安家。这大大地增强了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力和要素吸纳力。黄州路口原来是个城郊小镇,近年来依靠发展果蔬支柱产业,吸引3000多人进入镇区专门从事果品、蔬菜加工和干鲜果蔬批发运销,使镇区人口猛增至1.1万余人。英山陶河村通过大力发展药材主导产业,家家户户种药材、搞加工,一跃成为全市的明星村和鄂皖交界的药材加工贸易中心。像这种依托特色支柱产业发展起来的专业集镇全市共有103个,占建制镇总数的57%。“九五”期间全市城镇数量由76个增加到125个,城镇人口由157万人增加到259万人,城市化率由24.3%提高到33.8%。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步伐。

4.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一方面,“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规模布局,使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新成果在较大的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复杂程度的提高,市场主体必须不断地改革传统种养模式,采用新的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以便更好地驾驭规模经济。例如,近年来在农业生产领域里出现的大户型场园、公司制农业生产企业等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企业化管理方法,在加工环节出现的企业兼并和资产重组行为,在销售环节出现的委托销售、代理销售、专卖店销售、网上销售等经营业态,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传统农业的弱势地位,推动着农业现代化。

5.为区域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拓展了农业对外开放的新空间。如果说沿海发达地区走的是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子,那么黄冈则明显地带有农业支持它业的特征。近年来,农业特色支柱产业为在黄冈实施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大型工业装备项目和大型商贸流通项目提供了40%以上的资金支持;在农村水、电、路基础设施和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公益事业领域,农业特色支柱产业为其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更大。同时,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崛起,还拓展了黄冈对外开放与合作的新空间。大批客商纷纷瞄准黄冈特色资源,或直接投资,或合资办厂。仅中医药产业一项,就吸引吉林通化、深圳三九、武汉健民等10多家国内知名大企业前来投资办厂,使黄冈初具“黄冈·华中药谷”的雏形。

(二)“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战略绩效的微观机理分析

黄冈“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战略所产生的良好绩效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学成因。

1.比较优势法则的灵活运用。发挥比较优势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如果说“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是在较小范围内运用资源比较优势法则,那么“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则是在较大范围内运用资源比较优势法则。它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规模布局相比至少具有4个方面的优越性。第一,易于形成规模。在一个村、一个乡镇确立一个主导产业,其范围显得过小,该产业的产品不足以形成市场所要求的批量规模。在一个地、市确立一个主导产业,其范围有些过大;而且地、市又具有综合功能强和资源多样化的特点,靠一个主导产业带动一个地、市的经济发展,难度相对较大。而在一个县域范围内,人口一般在50万~100万人,并具有资源特性相近、人文地理相通的特点,只要选准1~2个主导产业,带动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第二,具有产业组织和实

施的便利条件。县(市)作为组织较完备、功能较齐全的一级政府,具有比乡镇一级政府强大得多的财政实力、完善得多的税收职能和宏观调控功能,能够为支柱产业提供更为强大的财力支持和组织运作资源。充分发挥县级政府所具有的这些优势,对优化区域内各种要素的配置,减少重复建设,避免结构同构现象都十分有利。第三,便于产业的初始发育。实践证明,一个产业要发育成熟,必须首先立足区内的消费市场。县域内的人口数量和消费规模足以满足支柱产业对消费市场的需求。第四,便于建立系统化的服务体系和专业化供应。例如,近年来各个县(市)改变农林牧渔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面面俱到的做法,转而重点围绕支柱产业设置。这有力地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提高了服务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2.“特色嵌入”型的市场进入路径。一个产业能否诞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产业发育初始时期的市场松紧状况。黄冈推行“一县一特色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的时期,正好是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期,即主要农产品已由短缺走向相对过剩的时期。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市场进入者间竞争激烈,特别是发达地区凭借其资本优势和技术、人才优势在大多数行业占领了制高,客观上抬高了后进地区进入市场的门槛。在这种情况下,欠发达地区试图以一般产业进入市场难以成功,必须寻求更能发挥自身优势的进入路径。黄冈就是以其农业特色支柱产业的资源独特性和产品差异性,巧妙地越过先行者筑起的市场门槛,“嵌入式”地进入市场。这不仅缩短了特色支柱产业进入市场的时间,而且降低了进入市场的成本。

3.特色产业具有资源吸附和要素集纳功能。特色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资源吸附和要素集聚功能。一方面,“一县一特色支柱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和要素的密集化分布,促使域内外各种要素以大规模、重叠式的方式向支柱产业集聚,形成资本、技术、人才“洼地”。另一方面,依靠各种要素集聚而形成的支柱产业,具有较高的资本集中度、产品集中度和商誉集中度,能够在更高的起点上开

辟新的生产领域,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尤其是特色支柱产业的要素集聚功能具有很强的资本扩张性和要素内聚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向和要素形成过程,从而形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要素聚合和产业发展的新机制。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支柱产业的发育地像磁场一样,不断吸引域内外各种资源要素向其集聚,扩大了支柱产业的规模。

4.“柔性综合体”的特殊资本组织形式。黄冈“一县一特色支柱产业”所形成的组织体系,有其独特的资本组织形式和产业运作方式。它本身不是一个企业,也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中所出现的“卡特尔”、“托拉斯”式垄断组织,更不是地域经济的简单加总。它是由众多生产者、经营者、服务者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按照专业化协作原则集聚而成的一种“柔性综合体”。所谓“柔性”,就是在一个区域内各生产单元和市场主体表面上看比较松散,而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内在联系、竞争与合作,且整体协调性好。这种组织形式不是以企业的形态出现,却比纯粹的企业组织形式更富有效率。其原因是,它更切合欠发达地区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成熟、大面积企业化经营条件尚不具备、劳动力转移不够充分的实际,能够最大限度地容纳多种经济成份,满足各个市场主体的需要,发挥各个层面的积极性。所以说,这种组织形式是现阶段欠发达地区组织生产要素、推进产业发展的一种较好的资本组织形式。

5.资源垄断效应和资本积累能力。特色支柱产业具有资源独占性和市场排它性,能够在资源、市场、价格、利润等方面形成垄断效应。例如,黄冈的特色支柱产业凭借资源垄断获得了市场的率先进入权;凭借价格垄断获得了大量超额利润和巨额资本积累,为产业的先期成长和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有利条件。

6.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功能。如前所述,黄冈的“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市场主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市场主体间的竞争类型也逐渐由完全竞争型演变为垄断竞争型。这种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明显地优于其它类型的市场结构。一是市场组织结构比较合理。既有资本、技术、人才密集的大型企业,也有机制灵活、覆盖面广的中小企业。它们之间既合理竞争,又取长补短。二是职能分工比较明确。各层次的企业发挥各自的功能和长处。大中型骨干企业主要从事终端产品生产以及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高端活动,将一般技术、产品和中间环节交由中小企业去完成。实践证明,这种市场结构对产业自身成长和区域经济发展最为有利。一方面,它不排斥竞争,并积极谋求合作;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大型企业的核心骨干作用和屏蔽作用带动和保护中小企业及整个产业有序、协调发展。这种市场结构有利于增强支柱产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能力和维持支柱产业的持续竞争力。

7.以创新为动力的循环增长路径。创新活动是黄冈特色支柱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其创新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企业自主进行的,一条是外部力量推动的。其循环增长路径是:特色资源+创新行动→特色规模优势→新的创新行动→新的规模竞争优势。什么是创新?按照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观点,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些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引入新的生产体系,创造出新的生产组合和行为规范。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黄冈近年来正是依照这一思路,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不断用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支柱产业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保证了支柱产业长盛不衰。

三、有关几个深层次问题的认识及对欠发达地区的启示

黄冈“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加深了笔者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几个深层次问题的认识,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1.关于农业产业化内部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问题。当前有一种论调认为,产业化内部利益联结机制越紧密越好,于是倡导龙头企业将农户纳入公司内部,实行紧密一体化管理。笔者认为,这种非制度或者非市场安排的“护农”措施其主观愿望固然是好的,但对龙头企业及农业产业化的长远发展并不有利。分析黄冈的实践,可以发现,决定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是松散联结还是紧密一体化联结的首要因素是市场交易费用与一体化交易费用的对比状况,若前者大于后者,就导致一体化(即合并),否则,就导致专业化(即分离)。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市场发育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如果片面地强调紧密一体化联结,就会提高一体化交易费用,这对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发展不利。这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选择何种联结方式,不能以主观愿望来确定,而要遵循交易费用最低原则,依据龙头企业实力、产业化发展水平、农户承受能力来科学确定。一般来讲,在产业化水平较高、龙头企业实力较强、基地农户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方,以维持紧密型的联结方式为佳;相反,以维持半紧密或松散型的联结为宜。

2.关于促使要素集聚和产业聚合的原动力问题。黄冈的“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增长模式已带来了产业集聚、人才集聚、资金集聚、管理集聚、城镇崛起等诸多聚合效应。这一现象对解释目前我国广大地区大量出现的产业集聚行为和群落经济现象具有重要启发意义。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各产业要素、各市场主体能够而且愿意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黄冈特色支柱产业的要素集聚过程来看,主要缘于以下动因:一是为了获取外部规模经济。这又包括:①共享知识。知识具有溢出性。例如,某项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和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成果,能够在集聚地企业之间得到迅速传播、共享和仿效,从而促进科技成果和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②共享辅助服务和公共设施。企业集聚以后会迅速形成各种专业化市场,如原材料供应市场、劳动力市场、产品交易市场和中间品投入市场等,使单个企业能够分享这些辅助服务和公共设施,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二是建立信任合作的基础。集聚地企业之间由于经常往来沟通,容易形成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市场规则和共同的行为规范,从而降低市场主体之间因不信任、不合作造成的败德行为和毁约现象。三是增加市场稳定度。支柱产业具有网络特征。网络介于纯市场和纯层级组织之间,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能够提高支柱产业发展的稳定度。四是节约交易费用。企业集聚能够使企业获取的与企业发展相关的信息更加充分、集中和透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主体对交易对象的搜寻成本,克服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困难和利润损失。

3.关于区域规模经济构建方法及规模类聚形式的优劣问题。目前,理论界十分关注规模经济、产业集聚,但其研究大多局限在各种类型的开发区、经济园区等规模类聚形式上,对其它规模类聚形式涉足较少。黄冈“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出现,为理论界研究新规模类聚形式提供了鲜活的实践范例。笔者认为,它与“园区型”类聚方式相比具有三个明显的区别和优越性:一是要素承接的点面不同。“一县一特色支柱产业”模式是一种纵横结合的“面式”类聚形式。它以整个支柱产业为承接主体,以产业中的各个生产链条为承接介面,因而具有较大的要素接纳量和资源配置灵活度。而“园区型”是一种“点式”类聚形式。它只能通过园区这一“点”来吸纳要素,因而其资源配置的空间较狭小,自主选择的灵活度不高。二是资源配置的效率不同。由于“一县一特色支柱产业”模式是以区域内的主导产业为依托,以整个区域内的宏观经济背景和产业发展规划为参照系,去吸纳要素、组织资源,再加上其“柔性生产综合体”的资本组织形式所具有的“自我协调”功能,因而在资源配置和要素集聚上更能照顾到区域发展的整体性。而“园区型”类聚是以园区中某个产业的单个需要为出发点配置资源,存在着先天的“自我封闭”性,缺乏对整个区域产业要素系统配置的关切度,加上众多的园区以“各行其是”的平行方式向前发展,容易造成多点开发、遍地开花的局面,从而形成规模不经济。三是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不同。“一县一特色支柱产业”由于是一种“面式”开发、“面式”带动的规模类聚形式,其辐射范围更广,规模集聚强度更大,因而对区域发展的带动力明显高于“园区型”。

4.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问题。黄冈尽管地处内陆、远离都市,经济发展面临着强劲的市场竞争以及资本、技术、人才等条件的制约,但通过支柱产业的崛起和要素的集聚,照样实现了大踏步发展。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沿海地区也是在没有什么先天资源和优势的条件下,通过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发展起来的。这些事实说明,自然资源等先天要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区域经济的内聚力和要素聚纳功能。即必须首先创造一种优势和条件,使各种资源要素能够在本地区大量集聚,通过要素集聚形成资本、技术、人才“洼地”和经济发展的“高地”。经济“高地”一旦形成就很难逆转,因为它具有累进叠加效应,能够进一步调动和集聚起区域发展所需的各种力量,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就是我国广大落后地区基本条件相当,但有的地方发展起来了,有的地方却没有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同时,这还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不在于事事包揽,而在于培育市场和发育微观主体,通过市场主体的“自组织”力量来推动经济发展。政府所要做的只是为市场主体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便对市场选择的结果进行扶持和促进。

标签:;  ;  ;  ;  ;  ;  ;  ;  ;  ;  ;  

黄冈市“一县一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建设战略与经营绩效探讨--兼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_特色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