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临床中阑尾炎护理论文_刘学玲

济南市商河县怀仁中心卫生院 山东济南 251600

【摘 要】目的:深入研究临床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措施以及产生的良好效果。方法:选用我院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氛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将全面护理贯穿到围手术期。结果:针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护理质量、住院时间、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得出相关数据,对照组护理质量91.8分明显低于98.4分,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18.9明显长于实验组住院时间13.6d,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愈率76.6%明显低于实验组治愈率90%,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46%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83.3%,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能提升急性阑尾炎病患的护理质量,提高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对于医院强化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关键词】普外科临床;急性阑尾炎;护理

前言:在医院外科中,急性阑尾炎患者数量较多,根据发病缓急和轻重程度分为慢性、亚急性、急性。临床主要表现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低热、呕吐、恶心、阑尾点压痛、反跳痛等症状。诱发急性阑尾炎的原因主要有胃肠梗阻、粪石压迫以及烂尾梗阻等,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医学领域针对记性阑尾炎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配合一定的护理措施,来提升其治愈率。本文针对这一课题展开详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选自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病患中选取,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19~45岁,平均年龄(33.2±1.8)岁,且30例患者都在发病两小时内就诊,其中4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2例化脓性阑尾炎,14例单纯性阑尾炎。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18~45岁,平均年龄(32.8±2.1)岁,且30例患者都在发病两小时内就诊,其中3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6例化脓性阑尾炎,11例单纯性阑尾炎。

两组患者在病变类型、年龄和性别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术前护理指导入院、科学评估患者情绪状态、宣传阑尾炎健康知识、心理疏导以及出院指导,在住院期间,严密监视其病情并强化基础护理。实验组在落实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详情如下:

(1)术前护理

在手术前期,因为患者对于急性阑尾炎的各方面知识的不甚了解,导致其对手术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导致其情绪状态出现焦躁、焦虑和恐惧等心理,甚至是失眠、血压上升等症状。所以,根据要求,护理人员针对阑尾炎病发机理和手术流程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并多次阐述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缓解患者不安定情绪。告知患者在术前禁食、禁水、禁止灌肠,以免引发阑尾穿孔问题;及时为患者进行输液和输血;护理人员给患者插入鼻胃管,及时排除内容物,防止误吸或者术后腹胀;全面开展术前检查工作,并针对吸氧和抗休克进行充分准备;将手术药品、手术器械和敷料进行仔细检查,以备不时之需。

(2)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要帮助患者找到最佳体位,在互相配合下周到阑尾准确位置进行切除。护理人员要注意使用约束带和软枕给患者进行保暖和遮盖;手术结束前护理人员要调节手术室温度,提升患者的舒适度,防止其发冷。切忌不能冲洗腹腔、不需引流处理,防止炎症扩散。对切口进行冲洗之后展开一期缝合;针对急性阑尾炎炎症较重的患者,因为粘连严重,针对局部渗血和较多的脓性液体,护理人员协助主治医生进行引流管插入和引流操作。

1.2.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到针对具体情况更换切口敷料,保持敷料整洁干净,防止感染扩大化。手术结束后3~5天切口剧烈疼痛且红肿,体温持续升高表明出现术后感染,护理人员及时通知主治医生,要进行穿刺抽脓治疗或者安置引流管。采用吸氧和静脉输液的方法应对患者腹腔内阑尾动脉出血,患者保持平卧状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拍背、翻身,并适量运动,防止摔倒。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允许患者以流质食物为主的进食,富含蛋白质和微生素等清淡食物,多次少量,刺激性食物禁食,推动肠胃蠕动,有效防止肠粘连。

1.3观察指标

从护理质量、住院时间、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几个角度进行数据的统计,患者满意度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患者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入院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和出院护理为护理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总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这一实验,数据信息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质量和住院时间比较

注注:与对照组相比<0.05

2实验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护理质量角度,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角度,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治愈23人,治愈率76.6%,实验组治愈27人,治愈率为9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不满意2例,一般4例,基本满意10例,满意14例,患者满意度为46%。实验组不满意0例,一般2例,基本满意3例,满意20例,患者满意度为83.3%。两者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根据研究表明,急性阑尾炎患者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就会出现脓肿、坏疽、穿孔等并发症,所以患者或者医院要高度重视。根据是上述实验我们发现,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严格护理,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治疗率具有积极意义。术前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病症和手术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稳定其情绪;术中要积极鼓励病患和医生高度配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密切监视患者病情,尤其是手术部位是否发炎、渗出物等,必要时采取引流措施,还要辅助患者适当活动,保持版考状态,降低手术伤口的张力和疼痛感。经过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质量、治疗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术前、术中、术后的全面护理,对于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手术、降低感染率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提升患者的康复率和满意度,对于医院外科的长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卫华.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4):332.

[2]陈定蓉.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7):60-61+63.

[3]陈巍,王鑫,孟巍,曲建平,伊昕昕.急性阑尾炎在普外科临床中手术护理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0):163.

[4]于晓丽.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7):127-128.

[5]乔艳玲.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4):263+266.

[6]邓爱菊.分析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护理[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2):272-273.

论文作者:刘学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普外科临床中阑尾炎护理论文_刘学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