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世界观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首先,从社会理想看,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理想作为个人或政党的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植根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解放与人的劳动、人在劳动中展开的社会分工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从社会层面彻底消除劳动异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理想;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最终完成人们由形式平等向实质平等的过渡,从而实现人的社会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动摇这个理想,不能动摇这个支撑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奋斗,但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着运动的未来。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是一个需要长期为之奋斗的理想,每一个共产主义者都必须为此脚踏实地的工作。如果不顾实际状况,想通过短短的一跳就进入共产主义,那是不可能的,是十分有害的空想。但是假如只做眼前的工作而丢掉远大的理想,忘却长远的发展目标,那不仅眼前的工作做不好,而且会走偏方向,因而也是十分有害的。共产党人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要把眼前的工作和未来的发展目标、远大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就是这种结合。科学发展观言近而旨远,所讲的发展是由现阶段的发展和将来更加长远的发展构成的。现阶段的发展为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长远的发展要以现阶段的发展为前提并且牵引着现阶段的发展。从现阶段的发展来讲,我们就是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长远的发展来讲,我们就是要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我们说的“可持续”,其中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体现着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其次,从政治立场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的鲜明政治立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唯物史观最重要的观点,是生产力和群众观点。生产力观点和群众观点是内在统一的。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承认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必须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从根本上体现并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也就违背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它所强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也是为了这一目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只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是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长期以来有一种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留下了人学的空场”,说它只关注僵硬的经济规律,而把活生生的人置于视野之外。这是一种偏见,是完全错误的。其实,马克思主义是最具人性的科学,是把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的解放合乎逻辑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初衷就是“不肯背对人类的痛苦”。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于我们党来说,这个根本立场宗旨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必须体现在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中,体现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不如此,那就是违背了科学发展观并进而违背了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宗旨。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这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共产党人政治立场的体现。
再次,从思维方式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既唯物又辩证的思维方式。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所谓全面的发展,就是防止发展中的片面性,把经济社会发展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解决好重点和全面的辩证法问题;所谓协调的发展,就是把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看成一个互相矛盾又互相统一的总体,重点解决好发展中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问题;所谓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要辩证地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发展的关系,不因重当前发展而损害了长远发展,也不因重社会发展而破坏了自然生态,使发展失去可持续性。因此,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这种发展观是我们党既唯物又辩证的思维方式在发展问题上的生动体现。
唯物辩证法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即发展是事物“自己”的运动,是“对立面的统一”,并系统阐明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和形式。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社会的新发展,不仅蕴含着发展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思想,而且还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这是人类在发展道路上付出无数代价后痛定思痛的产物,也是当代“全球化”、“信息化”发展与人类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了坚持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的辩证思维。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这种辩证思维,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呼唤这种辩证思维。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发展变化,不仅要用辩证思维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要用辩证思维来研究解决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革命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就在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得好,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什么时候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得不好,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受挫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记住这一经验教训,坚决制止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的形式主义,切实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思想和工作作风。
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上,我认为广大党员干部总体上做得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比如说,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作风飘浮、工作不实,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随心所欲、自搞一套,心态浮躁、追名逐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明哲保身、患得患失,贪图享受、奢侈浪费,以权谋私、与民争利,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等。这些问题在一些同志的身上表现得还比较明显甚至于相当严重。这种状况的存在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格格不入的。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改变这种状态,否则,科学发展观就难以落实。
总之,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我们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也必须从世界观方法论上着眼。只有上升到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我们才能在思想认识上把握要领,在工作实践中抓住根本,从而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管住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总钥匙”,成为统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