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式造瘘袋在腹腔引流管拔管后渗液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论文_王芳蓉,唐利华

四川江油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621700

【摘 要】目的:探讨一件式造瘘袋在腹腔引流管拔管后渗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腹腔引流管拔管后渗液的患者,应用一件式造瘘袋收集渗出液,保护穿刺点周围皮肤。结果:病人穿刺点周围皮肤完整无损,穿刺点无感染。结论:采用此方法保持了局部干糙环境,明显地增进了病人的舒适度,减少了衣物及床单元的更换,降低了感染率。

【关键词】一件式造瘘袋;腹腔引流管;拔管后渗液

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癌病人大量腹水时,临床上一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腹水,但拔管后的穿刺针眼不易愈合,会有较长时间的腹水渗漏,浸湿覆盖的敷料、衣服甚至被褥。所以,必须及时、频繁地更换敷料,这既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和伤口感染率,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为解决此难题,自我科开始运用一次性粘贴式造瘘袋粘贴于穿刺针眼周围用于收集间断外渗的腹水,经临床的运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一件式造瘘袋、消毒大棉签、一次性医用垫

1.2方法:洗手、戴口罩戴手套。环境符合无菌操作,遮挡病人,保护隐私。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暴露穿刺点部位,铺中单于穿刺点侧下方将所备用物品置于易取处,将适量生理盐水导入治疗碗内。观察渗液性状、颜色及量。用消毒棉签将造口周围皮肤擦拭干净,观察周围皮肤。(如有皮疹或发红,外涂氧化锌软膏)撕去贴纸,嘱病人鼓起,使造瘘袋牢固贴于腹壁皮肤,按压3-5min使其粘贴紧密[1]。

2、优点

采用此方法收集外渗液明显地增进了病人的舒适,保持了局部干燥环境,减少了感染的机会[3]。能够正确的观察并记录外渗液的性质及量,为病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造瘘袋透明,有利于观察穿刺点处皮肤情况,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材料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惠[4]。

3、结果

经应用一件式造瘘袋收集渗漏液后,无刺激性皮炎的病人应用一件式造瘘袋后皮肤无一例出现异常[2]。已出现不同程度刺激性皮炎的病人无一例出现皮炎加重的情况,皮炎治愈率100%,应用造瘘袋之前每天换药3-5次,费用为60-100元,应用造瘘袋后平均3-4天更换1次,最长粘贴时间达9天,换袋时皮肤无任何改变,每天费用为9-13.5元。(见下图)

4、讨论

腹部的渗出液多为脓液、消化液,这些碱性、酸性黏液会对皮肤造成持续不良的刺激,造成周围皮肤很容易潮红甚至糜烂,传统的治疗方法需不停地更换敷料,涂氢化锌软膏,但效果却不尽人意,而使用造瘘袋后,隔绝渗出液与皮肤接触。同时造瘘袋底盘含有水胶体敷料,对皮肤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因此,使用造瘘袋后,避免了渗出液对皮肤的刺激,保护了伤口周围皮肤的完整性,从而促进穿刺点周围刺激性皮炎的愈合。

持续渗液需要医务人员反复为病人更换敷料、衣物、床单等,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增加病人及家属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应用一件式造瘘袋于腹部穿刺点渗液中,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减少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病人还可带袋下床活动,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同时便于准确观察,记录渗出液的性质和量,为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马海荣.两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腹腔穿刺后渗液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4,6(4):290-291.

[2]李芳,范娟.造口袋应用于腹腔穿刺术后积液渗漏的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77-78

[3]范玉红,王敏.改良两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引流管渗漏液的临床护理方法[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1):124-125

[4]周惠雅.二件式尿路造口袋在胸、腹腔穿刺后渗液的护理[J].医疗装备,2014,(9):119-119

论文作者:王芳蓉,唐利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  ;  ;  ;  ;  ;  ;  ;  

一件式造瘘袋在腹腔引流管拔管后渗液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论文_王芳蓉,唐利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