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优秀民俗文化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方雯

杭州优秀民俗文化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方雯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民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共同文化心理构建的基础,也是形成核心价值观和共同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方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它涉及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语言民俗、艺术民俗、物质生活民俗和信仰民俗等诸多方面,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充分认识优秀民俗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有意识地通过家庭、社会和学校在传承和创新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对青少年和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俗文化;德育内容;实施路径

一、杭州优秀民俗文化及德育功能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杭州这座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近代以来从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三次“西俗东渐”,都曾引起城市人民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的变革。全国解放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更带来了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大变革。特别是十年动乱以后,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新时期。随着城乡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杭州人民的生活迅速有了改善,精神文化领域里显然活跃起来,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的民俗文化也健康地发展着。杭州人民素有的勤劳勇敢、勤俭节约热爱祖国、克己奉公,济困扶危、见义勇为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热心公益、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热忱待客等传统的良风淳俗,都有所继承,有所发扬。原有的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也增添了新内容,增加了新风尚。

当前杭州民俗文化的新趋势,就是利用源远流长、丰富烂灿的杭州古都民俗文化的优势,开辟民俗杏文化旅游新路子,为建设杭州这座国际性的风景旅游城市服务。民俗旅游是当前世界旅游事业的“热门”。杭州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又是六十二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民俗文化悠久而古老,丰富而多采,历年来随着国内外旅游者文化素养的提高,他们已不满足于仅仅游览西湖的自然风光、各胜古迹,还需要欣赏、了解杭州古部璀灿的历史文化,尤其需要观赏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风土人情、礼俗习尚、工艺歌舞。如开辟在西湖阮公墩和黄龙洞的仿古游,就是这种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尝试。这些民俗旅游项目,仿佛把游客带回到几个世纪以前的南宋京城临安,既增加了游兴,也帮助游客了解了南宋杭州的民俗文化和民间风土人情。西湖曲院风荷密林民俗旅游,也十分引人入胜。在古木森森、绿荫蔽野的丛林中,一张张彩色帆布吊床在林间飘荡,一座座五彩帐篷在柳树岸边耸立。游客们可以在石上架锅野炊,也可以持竿垂钓,现钓现烧。入夜,可在林间野地架起篝火,载歌载舞。这种林野风光的民俗旅游,仿佛把游客们带回到原始先民的旷野风情中去。吴山路的“风味小吃”一条街,是从饮食文化习俗方面开辟的民俗旅游项目。在街上具有南北风味的店铺里,可以品尝到宁波“缸鸭狗”的汤圆、嘉兴“五芳斋”的棕子、天津“狗不理”的包子、北京“全聚德”的持鸭等等,品尝南北风味小吃,体验各地不同食俗。

杭州文化、旅游部门正在筹备开辟的还有以下一些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如利用杭州的民间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队《白蛇传讯开辟新的民俗旅游点,打造“草桥结拜”、“万松书院”、“十八相送”等景观,将来开放时,可以在各旅游点上进行《梁祝》戏曲表演,设立《梁祝》民间故事资料陈列室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杭州是著名的“丝绸之府”、“茶叶之乡”,筹备在玉皇山麓建设的丝绸博物馆,将分馆以民俗文物来系统介绍养蚕育桑、织绸印染等传统丝绸的生产习俗,以及现代化织绸新工艺。设立在龙井双峰的茶叶博物馆,将从茶园栽培茶树、采茶炒茶等生产习俗开始,进而设立专供南北方不同品茶习俗的粤式、京式茶馆、茶楼,以及品尝异国风味的日本茶道。此外,还有以“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古建筑为主的中药保健旅游中心,将以胡庆余堂、叶种德堂古药店、吴山药王庙、钱塘第一井等古迹为主,以保存和发扬我国传统中医中药民俗文化。杭州的民俗旅游事业方兴未艾,她将使杭州这座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日益增添民俗民间文化的璀灿光辉。

民俗文化是历史形成的社会风尚、礼节和习惯等的总和,历来与人们的精神生活分不开,因此它与精神文明之间有密切关系。两者互为源流,互相制约,相辅相成。这就是说,一部分民俗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产物,而一部分精神文明,要依靠民俗文化来表现。健康的民俗文化可以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而良好的精神文明又能维护优秀的民俗文化。

二、民俗文化德育功能及其应用

民俗文化是历代广大人民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创造、享有和传承的整个文化财富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眼其他重要的社会文化事象密切相关联,并同样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存在和发展。我国在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形成了多彩斑斓的民俗文化,成为了塑造各族人民行文品行和道德规范的强大内在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真善美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杭州民俗文化,悠久古老,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也是随着二千一百多年杭州历史的发展,以及杭州人民世代创造传承,不断演变而逐渐形成的,是灿烂的杭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传承的古老风俗,为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曲杭州,增添了乡土气息,她以绚丽的民间文化,为我国著名的六十二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杭州,带来了东方情趣,她以灿烂的奇情异趣,为这座闻名海内外的风景旅游城市,频添了江南风情。正是这些优秀的、传统的民俗文化,为美丽的杭州赢得了“世风更比西湖美”的光荣赞誉。对于杭州来说,将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有利于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增强思政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有助于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民俗养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传统

中华各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正是这些不同的风俗习惯构成了各少数民族不同的的文化特征。中华各民族的优良民俗,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着民族的感情、意志和追求,体现民族精神,成为民族的标志,对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是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各少数民族优良民俗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民族优良民俗的研究有助于吸取优良民俗养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传统。

(二)有助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优良民俗进行研究,有助于增进我国文化的多元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蔓,李美娟.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J].文史哲论丛,2010(2).

[2]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包拯清廉馈“不持砚归”[EB/OL].(2014-07-14).

[3]许若齐,汪红兴.最美的民俗[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4]晓秦,明星.起名的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5]平章起.成年仪式的德育功能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方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杭州优秀民俗文化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方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