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分析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一个经济责任审计案例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案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案例介绍

2011年4月,三泰集团审计部对其下属全资子公司三泰投资公司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分别评价领导班子成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三泰投资公司于2000年5月改制设立,注册资金30亿元人民币,是一家国有全资综合性投资公司,经营板块涵盖房地产开发、自持物业、金融保险、燃气开发经营。截止‘2010年底,公司各类控股公司总计45家。本次审计是对公司第三届领导班子2008年至2010年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审计对象包括董事长王某,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某,董事李某、刘某、崔某.韩某,副总经理严某,王某、侯某,总经济师马某。

二、审计内容

1.股东会决议的执行情况。

2.生产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定情况。

3.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

4.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亏损方案制定情况。

5.任期内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公司按照目标责任制的要求,需要完成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财务指标。

6.重大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重大经营决策包括公司战略、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大额采购等事项,主要审计决策程序的合理性,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即决策是否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和资产流失等,决策风险控制情况等。

三、审计程序

1.审计准备。组织审计调研,收集相应的审计资料,资料清单如表1所示。

2.审计实施阶段。(1)召开审计进点会,通报审计工作的要求和具体安排,听取被审计公司的情况介绍。(2)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访谈,了解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执行情况。(3)对公司的内部机构设置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评价。(4)审计组成员根据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和业务板块分头实施有关重大事项的审查评价工作。通过审查会议资料、查阅与审计范围有关的文件、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询问等程序。取得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具体分工。见表2。(5)考虑审计时间因素,未对三泰投资公司下属子企业进行延伸审计,审计范围仅限于公司本部。(6)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并由审计组负责人实施复核。

3.审计报告阶段。(1)根据审计情况和审计工作底稿,汇总审计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并根据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进行问题分类评价,编制初步审计报告。(2)审计组就审计问题与委托方及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获得相关业务部门认可后,对分类问题与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交换意见,并根据交换意见的情况补充完善审计工作底稿、修改初步审计报告。(3)正式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出具最终审计报告。

四、审计结果

经过以上审计程序,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在任期内的财务绩效情况和履职情况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了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财务绩效评价中,审计报告对主要财务指标变动进行了分析,指出公司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均有大幅增长,但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影响。房地产业销量萎缩,金融业发展减缓,使三泰投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大幅降低。在经营指标完成情况方面,公司各年度均完成了集团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

在履职情况业绩评价中,审计报告对燃气市场开发、生产安全运营、基础制度管理、优化产业结果、树立企业形象等方面给予了肯定评价。

在问题揭露方面,审计报告指出:公司部分项目决策失误,给公司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经理层的各高管职责没有明确的书面规定,个别高管层职责内容相互冲突;人工成本增长过快,职工薪酬增长幅度高于企业的净利润增长-投资项目跟踪管理不到位,缺少对投资业务的后续跟踪管理、分析与评估。预算管理不到位,尤其是在投资预算管理方面,公司实际执行情况与投资计划反映出来的预算管理体系不符,存在较大差异。

五、审计评价

经审计评价,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在任职期间能够完成集团各项考核指标,履行了公司领导班子的职责,公司领导班子能坚持重大经济事项集体研究决策,决策程序基本规范。对于审计中发现的投资决策失误问题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赵某应承担主管责任;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预算管理和投资管理问题,董事、总会计师韩某应负主管责任t董事长王某应对上述问题承担领导责任。审计未发现三泰投资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有侵占国家资产,违反财务收支行为和其他违法违纪的问题。

案例分析

一、审计对象分析

本次审计所选取的领导班子成员涵盖了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领导班子是公司的领导集体,是组织的领导核心。通过对领导班子的整体评价,有利于评价公司整体经营决策行为、决策执行效果和运营状况。但领导班子成员的选择过于宽泛,将不利于审计内容的选取和审计结果的评价。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经营决策机构,也是股东会的常设权力机构。公司高管层负责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是公司的具体运营管理机构,两方面的人员同时纳入审计评价对象,将增加对审计问题进行责任区分和评价的难度。

二、审计内容分析

本次审计内容的选取是依据公司章程中董事会和管理层职责范围进行选定的。审计范围可以涵盖被审计对象的法定工作职责,但职责内容和经济责任内容毕竟不是完全一致。审计过分强调领导班子的职责内容,未能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对于财务数据仅仅是针对考核指标对会计报表进行了简单的复核,重点是放在了董事和经理们的决策事项上。依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经济责任审计弱化财务收支审计,将使审计内容有所缺失。

另外,考虑到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本次审计应将监事会的监督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审计内容,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监事会的工作成果,避免重复审计;另一方面可以调查企业高管层对监事会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督促企业改正问题。

三、审计过程分析

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仅是对公司本部进行了审计,未延伸审计下属子公司,虽然节省了大量审计时间与审计力量,但审计覆盖率不够,存在两方面弊端:一是审计对象中部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是兼任下级公司法定代表人,未能延伸审计其兼任法定代表人的子企业将不能对其经济责任进行充分评价;二是对于审计单位户数和资产量的比例要求,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有明确规定,按照重要性原则,企业总部及重要子企业应当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范围内,其他子企业可视不同情况决定审计工作范围,但审计户数不得低于50%,审计资产量不得低于被审计企业资产总额的70%。

四、审计结果分析

审计结果基本能够对领导班子的经营管理绩效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但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对于领导班子的经济责任审计应该体现出公司整体的绩效水平,不仅是定量指标方面,还应包括定性指标方面。建议在对公司资产、负债、权益、损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盈利能力水平、营运能力水平、偿债能力水平和发展能力水平四个方面进行定量评价;对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经营决策机制、内部风险控制、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评议,以反映企业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及其管理成效,并对定量分析结果进行补充修正。

五、审计评价分析

对于领导班子成员的审计评价难点在于如何界定区分成员之间的问题和责任,并依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作出界定。本案例的审计评价主要是依据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内容为依据进行区分,对于领导班子成员主管的业务或部门出现的问题,其应负主管责任;对于董事长应对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所承担主管责任的问题承担领导责任。以上责任划分能够很好地划清领导干部的责任界线,体现了审计的实事求是原则。但由于审计实施范围的限制,部分审计对象所涉及的经济事项并未能实施充分的审计,会导致审计发现问题的缺失、个别领导班子成员无相应的审计评价、在公司内部决策事务较多的领导班子成员会面临被查出的问题相对较多等问题,评价结果公正性可能受到质疑。

标签:;  ;  ;  ;  ;  ;  

一起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分析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