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护理与营养指导论文_罗克英 罗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护理与营养指导论文_罗克英 罗勇

(射洪县中医院血液透析室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及生存率,因此,合理的饮食营养指导是每个医护人员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饮食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HD)是终末期肾衰减患者的重要肾脏替代疗法之一[1],营养不良不仅可以导致患者发生贫血、免疫功能低下、透析耐受性差、频发感染及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所以早期针对营养不良进行干预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血透患者饮食护理与营养指导做如下总结,希有助于护理临床。

1饮食与营养指导护理要点

1.1 均衡饮食是基础

保证营养物质均衡是饮食疗法最基本点。一日三餐或多餐,规律进食,其热量早餐占2/5,午餐占2/5,晚餐占1/5,避免不节制饮食。避免偏食,每日可选择30余种食物,主副食搭配合理。注意食品卫生,保证食品质量,以新鲜食物为好。注意食物中蛋白质及水的含量。注意四个平衡:即热能营养平衡(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氨基酸平衡,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和酸碱平衡。

1.2 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

热量摄入充足可防止组织蛋白质分解,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避免过剩。每日热量的供给30~35千卡/kg,脂肪总量以50~60g为宜。足够能量补入是保证机体有效地利用摄入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键。热量2/3来自糖类,1/3来自脂肪,不宜进食水分多而热量少的流质,应食用植物油、果酱等高热量食物,但不可摄入过多蛋白质,防止高血钾、高血磷及加重代谢性酸中毒。

1.3 强调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血液透析可加速蛋白质分解和氨基酸丢失,每次透析可丢失蛋白质2.0~3.5 g,应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每天蛋白摄入为干体重乘以0.12,即每天需要吃的蛋白份数。50%以上为优质蛋白,可选用的食物有鲜奶、蛋清、瘦肉、鱼等,不宜食用豆制品等含非必需氨基酸高的食物。

1.4 脂肪的摄入

脂肪的摄入量为46~60 g/d,烹饪油以植物油为主。由于鸡蛋蛋黄的胆固醇较高,所以可以食用蛋白,每日只进食一个蛋黄,避免进食无鳞的鱼动物内脏和蟹等。

1.5 食物纤维的摄入

食物纤维(膳食纤维)可分为不溶性纤维和可溶性纤维两大类。膳食纤维可使肠道粪便软化,防止便秘。血透患者每日必须量为20 g/d,若每天保证270 g左右蔬菜的摄入量,即可保证20 g膳食纤维。具体摄取的食物:蔬菜270 g、水果100 g。

1.6 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

限制进液量。除了牛奶、水果、饮料外,食物中也含有水分,所以很难测量一天实际的摄水量。最好的方法是使透析期间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3%~5%[2]。饮水量一般为前一日尿量加500m L。根据病人每日尿量、透析时间、频率、水肿程度、血压等情况决定进液量。即对尿量在1000m L以上,又无水肿的患者,为保持其尿量,不应严格限制水分。但有水肿、少尿、心力衰竭的患者应控制水的摄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要求透析患者每日测体重、血压,使用有刻度的水杯有计划的饮水,详细记录每次吃的食物及量,正确记录出入量,让其充分认识水潴留的危害,告诉其少喝水且能减少口渴的方法,如含化冰块、水中加入薄荷叶等。

1.7 钙的补充

尿毒症患者多数血钙水平降低,出现手足抽搐,需增加钙的摄入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应选用钙含量较高又容易被机体吸收的食物,牛奶中的乳钙容易被机体吸收,故可作为首选,其次可选择鱼、虾。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发现血钙过低可服用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提高血钙浓度。钙的推荐摄入量为1500 mg/d.

1.8 限制钠、钾、磷的摄入

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之一。若摄入量过多,会引起口渴,饮水量增加,体重增加,血压升高等。过量的盐分会造成透析患者高血压或水肿。限制盐分的摄取量,除了做菜时少放盐及酱油外,其他含盐高的调味料也尽量少食。尿量正常时,不需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尿量减少时要限制钠盐的摄入,一般不超过5g/d,无尿的患者要控制在1~2g/d。对有高血压和水肿的病人更应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防止发生心衰。

血透患者减少钾的摄入。血钾紊乱导致心律失常,是导致病人死亡原因之一。对于肾衰患者高血钾比低血钾危害更大。含钾较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植物性的,如蔬菜、水果、豆类等。少尿及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的患者应忌食根茎类植物、干货、干果、橘子、香蕉、柠檬等含钾高的食物。

限制磷的摄入。高磷血症是继发性甲亢和肾性骨病的诱因,磷的每日摄入量应在600~1200mg,避免进食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心、脑、肾、肝,植物黄豆、花生、硬核果,蛋黄,奶粉等。高磷低钙可引起代谢性骨病,对高磷血症患者可服磷结合剂,以降低血磷。

2 饮食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2.1注意做好心理护理

尿毒症患者因家庭、社会及经济等原因,普遍有抑郁情绪。焦虑、忧郁、恐惧、悲哀等不良情绪,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而使患者食欲降低,进食减少;而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则会促进食欲,保证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士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鼓励患者自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其克服不良情绪,增加食欲,改善营养状况。

2.2做好初次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的饮食宣教工作极为重要

要求患者及家属了解饮食控制在提高患者透析质量、降低透析并发症中的重要性,使其在透析的早期阶段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嘱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应不超过干体重的3%~5%,计算液体摄入量时应把食物中的水分计算在内。

2.3宣教烹饪技巧

由于饮食的限制,大多数患者因为食物种类单一再加上透析不充分、恶心呕吐等因素,故食欲受到影响。可以鼓励患者及家属改变烹饪方法,减少食物中钾的含量,减少钠的摄入。如绿叶蔬菜在大量水中浸泡30 min以上,然后再放入较多沸水中煮3~5 min;马铃薯等去皮后切成薄片,浸水后再煮。以上方法可使食物中的钾离子游离入菜汤中,弃汤吃菜,既能降低蔬菜中的含钾量,又能多吃蔬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2.4合并其他疾病的综合护理

合并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饮食如合并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腹泻或有上消化道出血史的患者,应供给易于消化的软饭菜;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禁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酱菜等含钠高的食品,应给予饼干面包白煮蛋等含水量较少的食物,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放宽饮食标准。患者如感觉口干,可以用湿纱布湿润口唇或用水漱口。

2.5控制入量是重中之重

饮食中水盐控制主要依靠患者自觉实现,对不能严格控制水分的患者,要耐心地进行交谈,应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及时的帮助和解答患者,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及违反医疗原则的行为,使患者懂得容量负荷过重对心肌和血压的不利影响以及在透析中超滤过多会引发的并发症。应正确指导患者将饮食、透析方案及用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患者能自觉地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合理用药,充分透析,以促进早日康复。

3 结论

重视和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对于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饮食与患者的存活及生活质量直接相关,营养不良是导致透析患者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做好患者饮食指导,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医务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透美.实用肾脏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472

[2]梅长林,叶朝阳,赵学智.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7-683

论文作者:罗克英 罗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护理与营养指导论文_罗克英 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