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睡眠障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葛薪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社会脑康医院 吉林 延边133000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出现睡眠障碍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并实施积极的改善睡眠的措施。结果: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主要有幻觉妄想影响、精神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影响等,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环境和护理模式,82%的患者的睡眠状况得到好转。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是消除或降低睡眠障碍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精神病人;睡眠障碍;观察;护理

精神病人大多有睡眠问题,作为其精神症状的一部分,睡眠质量差往往会引起其它症状的波动,并且影响病人的服药依从性。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安,易惊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难于入睡以及睡眠规律倒置。为了促进精神病人尽快康复,我院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出现睡眠障碍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出现睡眠障碍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40例,患者年龄在5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2.3)岁。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幻觉妄想影响、精神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影响等。幻觉妄想影响:某些精神症状常可导致失眠、幻觉、妄想、躁狂或抑郁状态等,如病人看到床上有蛇或感觉到床上有电,产生恐惧心理而不能入眠。精神因素:对病情的焦虑,恐惧以及其他精神因素等,如失恋、亲人死亡等。环境因素:环境陌生或不良刺激,如周围不安静、光线太强、空气污浊、蚊蝇叮咬等。抗精神病药物影响: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副作用,如服用丙米嗪等。其它因素:如病态所致不规律睡眠,或身体不适、饮食不规律影响的睡眠。

1.2睡眠障碍的护理方法

1.2.1做好心理护理,设法帮助病人解除心理因素。特别是恢复期病人的心理,常常认为患此病不光彩,受歧视,有的为生活工作、学习和婚姻等担忧,有的想家、想念亲人等。由于上述的想法影响睡眠,护士必须有高度同情心,有针对性的耐心做思想工作,解决病人的心理顾虑,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病人家属亲友等,宣传教育正确对待精神病人,要体贴关怀病人,避免不良刺激,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2.2教育和督促病人逐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为其创造优质睡眠的条件。病房环境要安静,空气流通,温湿度要适宜,光线要柔和,消除环境上的不良刺激;床铺清洁干燥,软硬适度,使病人感觉舒适;及时护理好吵闹病人,对兴奋躁动病人应安排在重症监护室内,避免干扰到其他患者;夜班值班护士,执行医嘱时说话声音要低,操作轻,巡视病房时走路轻,关门轻,保持病室安静;对新入院病人护理人员可向病人介绍医院情况,帮助病人消除恐惧心理,解决睡眠问题。

1.2.3观察睡眠情况,做好用药护理。观察病人的睡眠时间、程度、睡眠姿势,特别要注意观察病人是否假睡,向假睡病人了解原因,做好交接班,防止自杀外逃等意外情况。严防蒙头睡觉,对脑血管等疾病的病人睡眠时要注意观察呼吸情况,以避免发生猝死。需要用药的一般在病人入睡前30分钟发药,病人服常规药不眠时要了解其原因,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治疗,以保证病人的睡眠时间。夜间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应注意观察记录睡眠情况和药物的反应。

1.2.4做好病人的日间康复活动安排。白天适当安排病人参加一些有规律的活动,如工疗、娱疗、体疗、行为矫正及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锻炼,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不仅使病人能更好的适应医院的住院生活, 减少病人幻觉、妄想等症状,而且使病人白天少卧床,更易于夜间睡眠。

1.2.5 做好生活护理。饮食方面注意晚餐不要过饥过饱,要适量,晚上不饮兴奋饮料,以免影响病人睡眠。督促病人睡前用热水泡脚,保持病人整洁,减缓脑部血液循环,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入睡前避免过度兴奋,临睡前要排尿,以免中途醒后不易再入睡。

2.结果

2.1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见表1)

2.2采取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睡眠情况

患者在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在十天内82%的患者睡眠状况得到了很大的好转,其他患者也在一个月内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结论

在精神科中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造成睡眠障碍的原因以及患者的症状都相对复杂,因而难以完全掌握睡眠障碍的机制[1]。精神病人由于兴奋、抑郁、紧张、幻觉、妄想等症状支配,加之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室温不适宜、不良噪音刺激等,容易引起睡眠上的障碍,包括失眠、睡眠倒错、嗜睡等,对病人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因素,同时也容易引起病人烦躁,苦闷,抑郁,甚至发生意外事故。因为睡眠障碍可直接影响病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睡眠的改善常揭示病情转向好转,而频繁的失眠又往往是病情恶化的征兆。因此,对精神科病人睡眠的观察与护理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记录病人的睡眠状况以便进行对症护理。

睡眠障碍虽然不会直接威胁生命,但对于精神障碍病人而言,常可与病人的病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护理人员要体谅病人失眠的痛苦与烦恼的心情,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病人的入睡情况,注意摸索病人的睡眠规律,掌握睡眠障碍的表现及原因,做到心里有数,不仅要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还要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日间康复等,以及早改善病人的睡眠障碍,这样既可减少或杜绝意外事故发生,又能使病人早日康复回归社会[2]。

本研究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主要有幻觉妄想影响、精神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影响等,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82%的患者的睡眠状况得到好转,可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是消除或降低睡眠障碍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邓蓉林,岳玉川,高丽娟等.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预见性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2):272-272.

[2] 陈鸟玲.精神科47例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分析与护理[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7):165.

论文作者:葛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  ;  ;  ;  ;  ;  ;  ;  

精神病人睡眠障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葛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