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质量科学的普及_科学论文

论质量科学的普及_科学论文

论素质科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事业的历史与现状,学校教育和科普工作的实践与研究,包括中西比较研究,表明,大力提倡与发展素质科普是非常必要的。

终身的“非正式教育”

学校教育被称为正式教育。除此以外的教育形式,称为非正式教育。美国国家基金会主任尼尔·莱恩说:“非正式教育的一个很微妙而重要的作用,就是它能吸引原本无兴趣、无积极性的学生和公民。”他的话,不仅道出了非正式教育固有的特征,而且抨击了一般正式教育存在的弊病: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兴趣是进步的阶梯,学校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在尼尔·莱恩看来,“非正式教育”所以有这种作用,皆因“它是一种非正式干预的力量。”哈佛大学教育学家萨拉·罗伦斯·莱特福特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渗透式生活经历。”这是对教育的一种宽泛深多的定义。

受教育(或称学习)是终身的事。上学是在学校院墙里,教育则发生在任何地方。“上学是发生在人生一段时间里,教育则发生在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甚至,人尚未降生,教育已经开始——这便是近年盛行的胎教。终身大事是学习。人们在追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切莫忽视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肌体而言,生命在于运动;就这个肌体的真正价值真正意义而言,生命在于思考,包括学习、研究、创造。终身学习是让生命具有价值、具有意义的基础性建设。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世界里”。现代信息技术使许多环球的运作成为可能,远程工作、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不一而足这些“远程”,都没有里程的限制,实际上都是“环球”,都是有空间的无限性。现代信息技术既为全球教育提供了空间上的无限性,为终身教育提供了时间上的无限性。

在时空无限的知识经济社会里,科普应更具非正式干预性,更具渗透性,因而更能吸引人,更能激发人的兴趣,成为面向每个人、每个人都能参预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科普的交互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支柱有三:能量、材料与信息,古今皆如此。古今社会的区别,或者说原始社会、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之间的区别,是这三者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有所不同,这三者各自的交流程度不同,以及这三者之间相互关系不同。即以交流而言,原始社会几乎没有什么交流,信息经济下信息的交流较工业经济发达得多,能量交流、材料交流,还有人才交流、文化交流的数量与频度都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交流,或称双向性、交互性是今日科技经济、社会区别于以往的最重要特征。

科学普及的口号始于40年代,意在号召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那是一种单向的行为。后来西方出现“让公众理解科学”,增加了双向即交互的意味:你“让”科学走进公众,必须达到公众“理解”,才会生效。近年,又出现“让公众欣赏科学”的提法,不仅符合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交互性”的特征,而且使传统科普的内涵更加广泛与深刻。

科普与学校教育不同,它是一种非干预性、非强制性的渗透式教育手段。既是非强制性,它就带上了“自愿参与”的特征。公众不接受不参与,科学是灌不进去的。因此,如同其他非正式教育一样,科普须具备可接受性。相反,如果科普做得好,令原本在课堂对科学无兴趣、无积极性的学生接受了科学、参与了实验甚至会改变青少年的一生的走向,培养出许多大科学家、大工程师来。科普欲取得成效,必须注重交互性。

提高科普的交互性,一个重要的方式是启发公众理解过程,引导公众进入过程。在品味过程中,公众会得到多方面的素养,而不仅是狭义的知识。科学普及、科学教育,都要注重过程:过程教学、过程参与。只给结论的科普与教育是不完备的,难以取得全面的成效。

“新闻科普”是笔者在1991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系指密切结合新闻的科学普及样式。人们大都对新闻有兴趣,因为新闻具有吸引广大公众的三大特性:重大、新鲜、及时。重大的科学事件对公众有极大的震撼力,会引起几乎所有公众的关切;新鲜的科学事件又能激起公众的好奇心,让几乎所有的人渴望知道个中细节缘由;及时的报道让人先睹为快、先闻为快。科学普及与如此吸引人的新闻结合起来,会极大地增强交互性,因而极大地增强生命力。在我们呼唤有良好交互性的科普的时候,新闻科普是一种很好的样式。

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经济体系欲取得成功,必须与时代同步。知识要与时代同步,能力要与时代同步,观念要与时代同步,总之,先人提倡的“才、学、识”,都须与时代同步。这样,才不致丧失竞争力,才不致落伍。科普要与时代同步,才能满足公众在当今时代的需求。与时代同步,正是新闻科普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增强科普交互性的一个要素。

素质科普提要

这些年,人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可爱的中学生拿回了那么多奥林匹克金奖,可为什么诺贝尔奖迄今与我们无缘?我们每年出版许多科普书、刊、报,可为什么科幻作品相对较少?

这些年,人们听到许多有见地的议价。有位学者提出,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有两条:创新与整合。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所长山田胜久先生说,日本科学技术经历了仿效、活识的阶段,现在进入创新阶段未来应走向想象力的阶段。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提出,儿童教育的成功,要看能否形成一种文明的、富于想象的、创造性的、有竞争力的社会。

在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想象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概括一切。科学求深、技术求新。欲取得更深层次的科学发现、取得重大的技术发明,缺乏想象力是办不到的。想象力分成两类:再造性想象力与原创性想象力。拥有再造性想象力的人才,固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但是培养具有原创性想象力的科学人才,也是当务之急。

想象力本为人人所拥有,然而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创造力是一种智力肌肉,只要愿意并且知道如何锻炼它,经过努力它会变得益发强壮。前纽约公共图书馆馆长、布朗大学校长,现任卡内基基金会主席瓦腾·格里戈里安的话值得深思:“教育意味着发掘出本已存在于内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灌输一些东西进去。”好奇心、想象力,乃至探索未知的兴趣,人们在幼时就拥有,不过在尔后的生活中往往未受到培植,渐渐泯灭,甚至被扼杀了。

培养想象力,特别是原创性想象力,是教育事业的任务,也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目标。

培养原创性想象力,我们的科普有许多事情可做。

①、培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养探索科学真理的兴趣。“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是最基本的科学素质。爱因斯坦曾表示,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是有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与公众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了解过程、品味过程会提高他们的兴趣。教育与科普只给结论,不给过程泯灭了人们的兴致。

②鼓励提问,提倡讨论。学生喜欢提问,是好奇心强烈的表现,是思维活跃的表现。从事科学研究的成人,若不能提出问题,便缺乏最基本的科研能力,善问则裕,“从不提问的人什么都不懂”(英国谚语)。善问能将科学研究引向深入。1945年杨振宁到美国读博士学位,选择了芝加哥大学,著名的物理学家泰勒在物理系任教,当时仅30多岁。泰勒每天早晨带着10个想法上班,其中九个半是错误的。但他坚持不辍,人们也与他争论不辍。杨振宁说,假如一个人每天都有半个正确的想法,他的成就将会不得了。那此争论也极必要:剔除了九个半错误的想法。

③引导学生与公众学贯中西、道通文理、兼顾专博、知晓古今。《庄子·秋水》里说的“大知观于远近”,就是“学贯中心”最古老的版本。40年代,清华大学把只重理工不修人文称为“半人教育”。“君子不器”、“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美国人认为,若无艺术来促进儿童的感知与想象,他们将成为文化上的残疾人。中国成功的科学家大多学贯中西,他们从中西比较中获益;中外成功的科学家大多道通文理,在真善美的历练中得到科学发现的灵感。“沟通人文与科学,观照历史与未来”,造就了多少著名的科学家。

④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在各种各样的意义之林中,最重要的是人生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在追求生命的意义时,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最重要。为此,要让公众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有什么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科学家?这样,学生与公众将会理解科学研究给人带来的愉悦与幸福,引导更多的人热爱科技事业,贝弗里奇认为,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最基本的品格有两条:对科学的热爱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要提倡献身事业,要告诉学生们,做事业与做职业是不一样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任朱利认为“天才”儿童有三方面特征:①中等以上的智力;②较高的创造性;③较高的成就动机、兴趣、热情、自信心、坚毅性、能吃苦耐劳地完成任务等非智力因素。认识自己、理解他人、献身事业,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总之,情绪、情感、意志、社会认知等方面的素质,对培养与造就具有原创性想象力的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将古人的提法加从现代的理解,便是上述内容的概括。

我们既需要专门的素质科普作品,也需要在知识科普作品中渗透素质科普的养分。

素质科普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之选。

素质科普将不再是口号,而渐渐变成每个人的行动,终身的行动。

标签:;  ;  

论质量科学的普及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