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要点论文_冯贵秀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要点论文_冯贵秀

摘要:随着城乡发展与人们经济水平的不要断提高,城乡规划涉及的方面更加广泛,这与各个地域的历史发展、人民文化建设均存在很大关系,因此为了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就要对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就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生态建筑

引言:生态建筑即有利于人们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和谐发展的建筑统称,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了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难题,对人们的生存空间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中,做好对环境的保护和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将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城乡建设中

1.1 将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生态建筑设计实质上是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城乡建筑时将生态的理念融入进来,考虑到当前建筑与周围的环境以及整体风貌是否融洽,并与专业的生态建筑知识结合起来,不断对建筑设计进行革新,利用自然的调节作用辅助生态建筑的改造,改造的内容包括建筑理念、建筑风格、建筑材料等,最终使建筑与环境具有一致性,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又能够充分的对其有效的利用,实现建筑同环境的和谐统一。

1.2 注重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人文环境是当前最时髦的一个话题,它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是人类社会不断演变过来的。生态建筑中的人文环境主要是考虑到当一个人处在某一建筑内时其身心愉悦,能够愉快的进行生活与工作,给人积极向上的情绪。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能够使人的身心得到满足,还可以改变周围人群的心理,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静静感受自然带来的宁静。所以在城乡规划的建设中,要营造出这种人文环境,利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帮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发展,最终保证社会的和谐。

2 现阶段的生态建筑设计困境

2.1 生态建筑理念意识不强

经过对建筑周围自然环境的视察,并结合建筑学以及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基础,我们能够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在二者共同的作用下,充分发挥其价值,利用环境的调节作用,可以达到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促进居住环境的美好发展,维护人的身心健康等目的。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对于生态建筑的认识还具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在实际的城乡规划建设中我们并未真正地理解生态建筑这一理念,走了许多弯路,但是正是经过一系列经验的累加我们才逐渐找到了一条属于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道路。过去的设计者只是在建筑物周围种植一些花花草草,增加建筑的自然形态设计,以为就达到了生态建筑的目标要求,但实际上还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范围内,并未真正达到促进城乡建设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理论没有联系实际运用

生态建筑设计理论是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总结和发展出来的,并且在特定的思维情境下进行了思维发散,因此在运用生态建筑设计理论时应该是因地制宜,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建筑设计运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合,一方面,不去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在建筑设计中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另一方面,对于理论的运用是死板的,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改造,从而导致最终设计效果不佳。

3 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改进措施

3.1协调配合的生态设计过程

生态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师一个专业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多专业的配合。通常第一阶段由建筑师先提出总体设计理念,其他专业的工程师可在第二阶段介入。在这种工作模式下,知识面太窄或知识结构太局限的建筑师是难以胜任工作的。建筑师要掌握的知识有很多,不大可能样样精通,但概念理解非常重要,否则便无法在前期构思时提出具有生态意义的设计理念,也难以与其他专业人员沟通。建筑师相当于一个乐队指挥而非演奏员,他不必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但他必须了解每种乐器特点以充分发挥其潜力。

3.2采用新材料新技术,降低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

能源消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建材工业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使用新材料新技术,以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和经济运行。首先,建筑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以砖石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结构逐渐被更高和更轻便的墙体和结构所取代,在减轻建筑自身重量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建筑的内部空间,节约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如高强度混凝土材料、高强钢筋、高强预应力钢筋、泡沫铝材料、高强度玻璃等,建材的循环利用,既能充分利用资源,也能降低人力、物力成本,在设计时,将循环利用理念引入进来,可以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节能技术在建筑行业发展同样比较迅速,生态建筑中能够使用到的清洁能源包括生物能、地热能、风能以及太阳能,其中应用最广泛、种类最丰富的是太阳能技术,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可以对建筑采暖、降温、干燥等(比如,通过窗户集热板建设太阳能资源系统,运用玻璃盒子单元集热板、蓄热装置、风扇和空气导管等组合而成,从而将太阳的光能转化成需要的热能,还有当前地热能在建中的应用也快速发展,地热储备量丰富的地区,可以采用地热采暖,污染小、运行成本低,生态建筑设计者,应充分应用这些新的技术,以降低生态建筑的运行能耗。

3.3建筑通风、遮阳、日照与采光

首先对于建筑的通风来说,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环境调节手段是自然通风。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将这一手段有效的应用到住宅建筑当中,所以这就要求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和三维空间布置等与自然环境之间达到和谐一致,来有效地解决住宅中通风不顺畅,空气质量差等问题。其次对于夏日阳光的直射和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用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建筑最初的设计当中应该充分利用建筑的外形设计、悬挑和凹凸变化形成建筑围护结构来进行遮阳同时减少阳光的直射、紫外线的辐射和辐射的热量。同时也应根据当地地理与气候条件,经过对建筑群日照、遮阳及自然采光等一系列条件进行分析与计算,来检验建筑的设计是否满足日照和遮阳的要求。

3.4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屋面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获得了良好的景观,而且对屋面刚性防水有维护作用。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

4结束语

总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其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将生态建筑实际的设计过程与城乡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这是合理开展城乡规划的首要条件,相信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一定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真正将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应用在城乡规划中。

参考文献

[1]马珂.基于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5(09).

[2]朱荣强.加强透明化城乡规划制度探讨[J].江西建材,2015(02).

论文作者:冯贵秀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要点论文_冯贵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