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术的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_朱逢侠

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术的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_朱逢侠

嘉定区妇幼保健院 201821

关键词:未婚 人工流产 心理问题 护理 对策

未婚先孕是处于孕龄期的未婚妇女发生的意外妊娠,大多数未婚先孕妇女选择人工流产终止妊娠。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是避孕失败后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是一种比较简单,相对安全的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恢复快的特点。未婚先孕发生率逐年上升,有报道称人工流产着中未婚妇女明显高于已婚育龄妇女,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对于未婚先孕者的家庭、个人感情、以后生育等心理方面的影响更加突出,面对手术,未婚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很多,对此,我们通过对325例未婚人工流产手术者进行分析并对她们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必要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确诊早孕的未婚女性325例,年龄在17—30岁,孕周5—10周,无人工流产禁忌症,占门诊人流总数的60.7%。

1.2方法 采用观察法、谈话法及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及药物镇痛的方法降低其应激反应,消除她们的紧张和顾虑。

2 心理问题

2.1自卑害羞心理 患者一旦证实妊娠首先感到恐慌、羞涩、不知所措。因未婚先孕者无论在家庭或社会都会受到指责、嘲讽:她们既渴望找到一个能使自己认为安全可靠的保证,但同时也不愿和他人交谈,时常感到自卑、害羞。未婚先孕并不被社会主流所认可,违反道德规则,因此得到的同情和支持就很少,后续的心理问题会很多并且影响深远。

2.2焦虑不安、恐惧心理 15%的未婚妇女有压抑和焦虑的心理反应,有的不愿接受怀孕事实,有的害怕医务人员的训斥、嘲笑,害怕遇到熟人,担心被男朋友抛弃,对手术有恐惧感。她们的恐惧心理明显高于已婚妇女,多数年龄小,对人工流产过程一知半解,对手术本身的安全、痛苦有无限的忧虑和惊恐,怕痛,怕影响以后的生育,却不能向人倾诉以求得帮助。相反,却要千方百计进行隐瞒,这样的内心冲突使其身心障碍更为强烈。另一原因是她们大多经济尚未独立,手术费及术后恢复的费用来源也会使她们焦虑不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抑郁心理 表现出情绪极其低落、悲伤、失望、无助、绝望等。当医生询问病史时常常不愿意开口,有的隐瞒病史、羞愧成为她们的一种抑郁心理压力,害怕父母知道后的训斥大骂,她们的想法无处倾诉,闷在心里造成抑郁。

2.4其他心理 对女性来讲人工流产是继婚前性行为妊娠之后的再次精神冲击,她们既希望尽快终止妊娠,但又缺乏对流产过程的全面了解,且未承担过分娩的痛苦,在选择医院时环境刺激十分敏感,怕去正规医院碰到熟人,怕得不到医务人员的理解受到歧视,怕得不到理想的医疗护理,等等,这些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后遗症。未婚先孕的女性,40%左右感到悲伤或内疚,但92%的人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而严重的心理不良后遗症是非常罕见的。

3 护理对策

3.1、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对患者情况全面了解,注意关心体贴患者,用科学的态度,真诚的爱心,真挚友好的言语给予一定的心理开导,使她们正确对待恋爱、婚姻、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稳定不安的情绪,克服自卑心理。肯定的语气、温和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的安全性,对其进行卫生宣教和正面引导。对有明显心理障碍的女性可进行心理疏导。

3.2围手术期心理支持 医务人员首先要主动、热情、面带微笑、仔细观察病情,经常与患者交流与沟通,尊重患者的权利,在思想感情上部疏远、歧视她们,使患者感到真诚和温暖,消除她们的焦虑,使她们配合治疗及护理。医务人员在术前向患者介绍有关知识,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对患者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还应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和配合,让家属多与患者交流,消除其孤独感和抑郁情绪。未婚先孕妇女对外界刺激敏感,因此医务人员不议论患者病情,以免让患者难为情。

3.3 术后心理护理 流产后不良的心理反应与手术时医务人员的态度有关,需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正常的情感支持。术中有医务人员在旁陪伴,轻抚患者身体或紧握手术者的手等动作,触摸、目光接触等身体语言,十分有益于人工流产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满意,有利于术后恢复及有效避免术后不良心理的发生。已发生过未婚先孕者应该端正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为婚姻、家庭意味着相互的法律责任与义务,恋爱婚姻不仅仅是感情的产物,还有其经济、生育、文化道德等多方面的社会意义,如果对此一无所知,则有可能发生不负责的性行为及未婚先孕。帮助指导青年人了解性科学知识,仍是家庭、学校、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科学健康的指导使人性自然、健康发展,使之尽早走出身心灵创伤的阴影。

3.4健康教育 由于未婚青年生理、心理发育不同步 、性教育滞后、避孕知识匮乏及不重视、媒体广告的影响,目前我国未婚青年发生性行为逐渐增多,以致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日益增多,因此,青年性健康教育问题已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加强性健康教育和性知识教育势在必行。要选择可靠的避孕措施,做好避孕,选用口服避孕药者,每天服用不可中断。

4 讨论 未婚先孕有悖于社会传统婚期道德观念,在家庭、社会中难以得到充分的支持,其社会心理因素较复杂,更易导致心理障碍。做好未婚女性的健康教育工作,介绍女性生殖健康常识,健康措施,要说明未婚先孕对社会、家庭及本人的危害,对道德淡漠者,以严肃的态度诚恳的言语指出这一行为的危害,教育她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保护她们的身心健康和提高人口素质。了解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的心理状态,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对这一特定的人群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可以增进其身心健康,帮助其安全度过人工流产,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女性的生殖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敬享.健康教育学.上海:上海医学大学出版社,1997.31.

[2] 金奕,孟宝珍,魏3玲.肝硬化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4,52(8)257-301.

[3] 张明岛 .医学心理学.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65-168.

[4] 王波,楼超华.上海市郊未婚青年的性行为和避孕使用情况.[J].《生殖与避孕》,2004.28(5):203-205.

论文作者:朱逢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  ;  ;  ;  ;  ;  ;  ;  

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术的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_朱逢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