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学的两方面思考论文_吴丽静

高一物理教学的两方面思考论文_吴丽静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 邯郸 057150

摘 要:作为一名高一物理教师,必须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工作。教师要通过放慢进度、降低台阶,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式,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高中物理的计算特点,还要通过示范过程、加强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衔接 计算能力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是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1.存在的问题。(1)现行的初中物理课本内容主要是直观、感性的物理现象,简单、浅显的物理结论,教材中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公式里的物理量较少,计算量也最小。高中则教学内容抽象化(比如物理模型质点)、物理量多元化、公式复杂化(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很多)。初中只是一些大小的计算,而到了高中学习了矢量,很多公式都是矢量运算,这也是学生不容易接受的一点。(2)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初中物理大部分是一些感性的认识,所以学生都习惯死记硬背;而到了高中,很多知识要靠探究、推理、归纳出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结论。再者,高中教材的物理量、公式、定律增多,解题方法灵活多变,习题设置的情景复杂,形式多变,学生光靠死记硬背肯定是跟不上进度的,所以就会出现一些学生上课能听懂、课下不会做题的现象。(3)学习态度不端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许多同学进入高中以后,还像初中一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不课前预习,老师不督促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有一些初中成绩好的学生还沉浸在原来的优越感之中,轻视基本知识和基本公式,不屑于做基本练习,喜欢做难题,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好高骛远,最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的学生没有认识到高中和初中的区别,还保持原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觉得以前是这样的,现在还是这样就可以了,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成绩也会下滑。

2.解决方案。(1)放慢进度,降低台阶,让学生树立信心。高一开学,教学进度不宜过快,很多新的物理量和解题方法学生都不容易接受(比如质点、矢量),教师要多进行文字讲解,还要让学生多做一些相关性的练习,帮助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些概念。要注重新旧知识对比,避免学生经验主义(比如速度概念,高中和初中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师要重点强调)。例题和作业不宜太难、太多,要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以免学生丧失信心。(2)温故知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虽然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基本知识还是一样的,初中物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物理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概念和知识的要求,要熟知初、高中物理的区别和联系,高中物理教授新课时可以复习初中内容为切入点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新知识很难很陌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3)教学上有一个统筹的计划,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要按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安排适当的教学任务。此外,学生认识活动进程本身也是有序的,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做到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带新,以新固旧。要突出重点、难点,做到主次分明,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建造知识结构。

二、努力提高学生的物理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我们现在的高中学生计算能力却不敢恭维,在批改作业时你会发现学生的过程和思路都正确,但最后的计算结果不对或者结果不符合题意,甚至只列方程不解得数。不少老师埋怨:“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了,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甚至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运算结果也常出差错。”

1.这些状况出现的原因。(1)老师不重视计算过程的演示。很多老师认为,在讲大题或者填空题时只要把过程和思路说清了,计算是学生课下的事,不能给学生示范。这就造成学生认为做物理题主要是把握思路,对计算结果也不重视。所以以后在讲解大题时应给学生示范计算步骤。(2)学生的基础的确差,普通班的学生400分左右的居多,而这些学生数学不是很好。(3)对物理公式理解不到位,搞不清公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一见题就直接代公式,而不是想代那个公式。

2.解决方案。计算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持之以恒,注意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物理计算的特色,如物理上的计算有矢量计算,这就要求在计算前规定正方向,物理量有正负之分;物理上计算的结果得与实际一致,不符合实际的需舍去;计算时统一采用国际单位制;最后结果用小数表示,不用分数;物理大题步骤不是走一步算一个结果,而是中间用表达式表示,最后结果再代入数据;最后记得在结果后面带上单位。(1)老师在讲物理习题特别是大题时不仅要注重思路,更要注重计算过程,一定要给学生示范过程。(2)对学生要加强训练,对计算题写出详细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上黑板演示。对作业本上出现的计算问题要及时给予纠正。(3)上课时可以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做题,锻炼计算的速度。(4)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运算经常进行反思,进行总结,进行自我评价,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掌握运算过程中所用的知识和方法。

论文作者:吴丽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高一物理教学的两方面思考论文_吴丽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