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论文_余中宝江世亭

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论文_余中宝江世亭

余中宝江世亭

江西省鄱阳县人民医院江西上饶334000

【摘要】

目的:比较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与多次皮下注射在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中疗效的差异。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持续皮下注射组(CSII)采用诺和灵R胰岛素泵治疗,多次皮下注射组(MSII)采用三餐前诺和灵R和睡前诺和灵N治疗。监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全天血糖谱的变化,比较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CSII组与MSII组相比,在血糖达标所需的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均能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CSII快速、安全、胰岛素用量少,优于MSII。

【关键词】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

【中图分类号】R45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39401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长期的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也往往成为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中,具有“代谢记忆(metabolic memory)”,以后血糖的平稳控制,仍易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因此,尽快纠正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不但有利于保护胰岛的残存β细胞功能,而且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CSII)的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MSII)胰岛素均可作为胰岛素强化治疗手段,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本研究旨比较MSII和CSII在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3年9月2005年3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0例,病程1个月~15年,男性26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为35~74岁,其中初发者25例,口服降糖药物失效者35例。糖尿病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所有研究对象血糖控制均不理想,FPG≥13 mmol/L,PPG≥16 mmol/L,需住院胰岛素调整或治疗。随机分为CSII(泵治疗)组和MSII多次皮下注射)组。CSⅡ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96土89)岁,体重指数(243士21)kg/ m2,采取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法,其中酮症酸中毒者6例。MSII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16士03)岁,体重指数(226士15)kg/m2,每日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其中酮症酸中毒者8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行糖尿病标准热卡饮食,规律体力活动,接受有关糖尿病教育。

12方法: 入院后测定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及体重。入选患者停用磺脉类药物(可继续服用双胍类和/或a糖苷酶抑制剂和/或胰岛素增敏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CSⅡ组患者入院后第二日开始胰岛素泵治疗,应用诺和灵R经韩国产DANA泵持续皮下输注,起始剂量庄05~06ú/kg,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各占50%,设有四个基础输出量,可分四个时段设定不同的基础率,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基础率或餐前大剂量。MSII组采用三餐前诺和灵R皮下注射,睡前诺和灵N皮下注射;诺和灵R初始剂量03~05ú/kg,均分在三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诺和灵N起始剂量为6u睡前皮下注射。

13观察指标:每日监测末梢指尖血糖7次,(三餐前后两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凌晨2点). 以空腹血糖4460 mmol/L 和餐后2小时4480mmol/L作为血糖控制目标,观察血糖达标所用的时间(天数),以及治疗过程中胰岛素剂量的最大量和第14天结束时胰岛素剂量,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低血搪发生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CSII组和MSII组8点血糖监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后两组8点血糖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CSII组血糖下降程度较MSII组明显(P<005)。

CSII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为36±12天,MSII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为94±32天,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869,P<001)。CSII组与MSII组患者血糖达标时每天胰岛素的平均用量有显著性差异(352±85u/dvs.432±102u/d,t=339,P<001)。

CSII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次数为9人次,平均低血糖发生率为21%,而MSII组发生低血糖的次数为24人次,平均低血糖发生率为9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982,P<001)

3讨论

胰岛素持续性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是目前最先进的胰岛素皮下注射方式,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基础率分段设置,餐前注射大剂量,根据血糖的监测情况可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有及时、方便、准确的特点,这样血糖下降快且平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避免严重的低血糖,减少高血糖毒性作用,保护残存的胰岛β细胞,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虽然DCCT研究显示强化治疗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但是一项对52个CSII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CSII能更好地控制血糖,而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胰岛素泵为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生物利用率高,胰岛素用量较多次皮下注射少。胰岛素泵组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不少研究证实在一定程度上科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研究比较了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及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降低高血糖。胰岛素泵治疗组控制血糖效果更好,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小,低血糖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19912000年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24:447451。

[2]张斌、向红丁、毛微波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城市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流行病学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24:452456

论文作者:余中宝江世亭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4

标签:;  ;  ;  ;  ;  ;  ;  ;  

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论文_余中宝江世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