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策略探讨论文_石勐勐

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策略探讨论文_石勐勐

摘要:集中供热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性质特殊。当前我国新型供暖模式多样,但仍以热电联产为主导。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以及国家对供热工作日益重视,供热技术的飞速发展。但伴随严重的资源浪费,导致供热成本不断增加。加快向节约、经济、环保发展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策略

引言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供热技术也逐渐走向多样化,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提供便利。集中供热系统本身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并且其供热速度相对较快,较大程度上促进供热行业的发展。但随着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日益增多,其内部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为降低集中供热系统的成本损耗,相关人员必须深入了解供热系统的应用现状,通过采取各类有效措施解决系统内部运行问题,从而促进供热行业的发展。

1集中供热系统组成及作用

在集中供热系统中,以热水或蒸汽为载体,考虑到安全性,热水应用居多。在换热站的作用下,将热源以及居民热用户连接起来,并结合热网工况以及居民小区的建筑形式,在多样化连接方式下,将一次网热量传递给二次网,并合理分配给居民热用户。

2目前供热系统现状

1)水利平衡是供热系统节能的前提条件,对系统运行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水利失调的表现:各支路的流量分配不均,导致输送到终端用户的热量参差不齐,尤其在异程系统下,距离循环水泵近的热用户分配热量多,供热超标造成浪费;为了维持终端用户供热温度,将系统调整为大流量小温差的工况,使换热器难以达到额定出力,投入运行的设备超过实际负荷的需求,水泵远离高效工作区,能源输送效率降低,造成能量损失。水利失调是集中供热系统先天性的弊病,由于各循环路径不同,管径不等,沿程阻力各异,对动力需求差异巨大。2)早期供热企业受当时技术条件和集中供热经验不足等原因的影响,导致投入的技术设备陈旧、落后。缺乏现代化技术手段,不能实行温度的智能控制以及智能报警等功能,需要依靠专业工作人员才能实现换热站的高效运转。然而大多数工作人员对供热系统换热站认识不足,严重缺乏相关的操作经验,这就导致精细化换热站运转难以实现。

3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

3.1工作人员应用知识薄弱

虽然对比其他供热方式,换热站的应用流程相对便捷,操作方式较为简单,但在实际过程中,需重点关注换热站的应用细节,例如,在保障供热设备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对供热压力进行合理调整,如此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就目前我国供热行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分析,部分人员依然存在换热站的应用知识薄弱的问题,对于换热站的应用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缺乏工作经验,从而导致我国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实际应用水平持续处于低迷状态。近年来,我国供热行业开始出现能源消耗过量问题,若相关工作人员依然采取以往的工作方式进行操作,无视换热站的应用细节,将直接影响最终的供热效果,影响供热行业的未来发展。

3.2设备质量较差

换热站应用过程中,对于设备的质量有较高要求。一般情况下,系统内部所运行的各类设备需具有统一性,如此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若换热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备出现无法协调运作的情况,不但加剧能源消耗,还会对供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供热企业已经得到良好的发展,但有部分企业为节约设备成本,应用质量较差的换热站设备参与供热工作,一定程度上降低供热效果,限制企业未来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工作人员节能意识较弱

供热企业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换热站的应用效果存在直接关系,许多人员对换热站的应用知识了解较少,并且缺乏实践经验,不具备较强的节能环保意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能源浪费的情况,其他部门人员也并未对此行为进行及时制止,长此以往,不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还将影响供热行业未来的发展。

4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措施

4.1强化节能意识,完善节能措施

就实际情况而言,换热站在应用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能源损耗,此问题也直接影响供热行业的发展。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换热站为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解决能源消耗过量这一问题,相关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换热站的应用知识,将节能环保作为主要目标开展相关工作,制定有效节能措施保证换热站能够在稳定运行基础上实现节能目的。另外,相关人员应及时掌握节能措施的应用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以保证换热站的稳定运行。同时,在应用换热站期间,相关人员应切实贯彻节能理念,不断优化自身节能措施,提高自身应用能力,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保证供热企业的稳定发展。

4.2引用科学技术,优化换热站设备

许多供热企业的内部人员缺乏节能意识,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未将节能降耗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导致换热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能源损耗过量的问题。为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相关工作人员应在换热站的应用过程中,不断优化应用方式,对供热系统的供热压力进行合理调节,定期更新供热设备,针对设备进行维护,避免供热设备出现一系列质量问题,影响供热效果。另外,供热企业应及时学习先进技术,将技术应用至实际操作过程中,同时,针对相关人员进行应用知识的培训,保证每位工作人员都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进而实现换热站节能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在换热站建成符合使用要求后,相关企业应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换热站的实际规模,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对循环水量的大小进行调节,避免因水量过多而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在换热站运行期间,相关人员需针对水源热指标进行合理选择,根据用户对于热能的需求以及用户总数量进行有效分配,并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对水量进行控制,避免采用分析数据参数的方式,影响水量调节的准确性。

4.3控制循环水质,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在换热站运行期间,循环水质的整体质量也将直接影响供热效果,若循环水质无法达到标准要求,将导致水管内部出现沉淀物,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热源交换的整体效果,从而引发供热问题。另外,相关人员应及时对管道中沉淀物进行清理,避免水源受沉淀物阻碍,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近年来,我国供热行业已经提高对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并在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其实现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但在节能意识的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欠缺,为提高换热站应用人员的整体素质,供热企业应针对相关人员的节能意识进行培养,将节能降耗理念充分落实于各项工作中,从而保证供热工作的有序开展。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集中供热系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集中供热系统主要采用热电联产的方式进行供热,对比锅炉房的供热方式,集中供热系统不但节约成本,还可以实现环保节能的效果。但集中供热系统所涉及内容相对较多,换热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常出现各类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加系统的能源损耗。为解决这一问题,论文针对集中供热换热站应用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强化集中供热系统、降低系统能源消耗的相关策略,为实现我国供热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于娜.供热管网节能改造与智能化运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2]张亚南.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措施探讨[J].山西建筑,2018,44(31):183-184.

[3]郑洁.集中供热节能调度监控系统[J].山西建筑,2018,44(30):198-199.

[4]汪鸿雁.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措施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18,32(07):47-48.

[5]方丽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措施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4):131-132.

论文作者:石勐勐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 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  ;  ;  ;  ;  ;  ;  ;  

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策略探讨论文_石勐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