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与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论文_刘辉,郑吉湘

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与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论文_刘辉,郑吉湘

刘辉 郑吉湘

(大连开发区医院骨科 辽宁 大连 116600)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与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4年6月治疗的6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术式不同把其分成单纯开窗组和椎间融合组,其中单纯开窗组患者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而椎间融合组患者采用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随访4~15个月后,通过JOC评分,其中椎间融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0%,而单纯开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1.0%,椎间融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开窗组(P<0.05)。结论:应用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比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单纯开窗髓核摘除;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130-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脊柱外科的多发病与常见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诊断明确后根治主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其中椎间融合术是一种较为关键的治疗方式,但因为手术治疗具备着创伤大、出血多与时间长等弊端[1],因此很多学者更愿意选择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本病的治疗。本研究通过回顾6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单纯开窗髓核摘除与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这两种术式治疗,分析对比了两种术式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6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术式不同把其分成单纯开窗组与椎间融合组,每组有34例患者,其中单纯开窗组中,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3例,其年龄为34~61岁,平均为(45.9±2.4)岁;而椎间融合组中,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15例,其年龄为32~64岁,平均为(46.8±3.1)岁。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备可比性(P>0.05)。

1.2 手术方法

1.2.1全部患者在术前都进行X线片、CT与MRI等检查,对椎间盘病变情况进行明确诊断,选择全麻的麻醉方式,手术中患者采取俯卧位。

1.2.2单纯开窗组患者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患侧椎间隙对应上下椎板用椎板咬骨钳开窗,探查并保护脊神经根,尖刀切开突出间盘表面后纵韧带,髓核钳摘除髓核间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椎间融合组患者采用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整个过程中都需要经过C形臂X线机进行透视定位,把患者两侧椎板与椎旁肌剥离,先把椎弓根螺钉植入椎弓根,在患侧椎间隙对应上下椎板用椎板咬骨钳开窗,骨刀切除下关节突,仔细的对患侧侧隐窝处进行探查,保护脊神经根,尖刀切开突出间盘表面后纵韧带,髓核钳摘除髓核间盘,刮除椎体上下软骨终板,将切除的椎板骨质咬成颗粒状,其中一部分骨质直接置入到椎间隙,而剩余部分则选择单枚椎间融合器进行填满处理后,置入到椎间隙,使椎间隙恢复至自然的高度,上棒后拧紧椎弓根螺钉固定[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随访4~15个月后,通过JOC评分,其中单纯开窗组患者中,获得显效的患者为18例(53.0%),获得有效的患者为7例(20.1%),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1.0%;而椎间融合组患者中,获得显效的患者为30例(88.2%),获得有效的患者为2例(5.9%),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0%;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椎间融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单纯开窗组好(P<0.05)。如表:

表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单纯开窗组(n=34) 18(53.0) 7(20.1) 9(26.9) 25(71.0)

椎间融合组(n=34) 30(88.2) 2(5.9) 2(5.9) 32(94.0)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腰腿疼痛以及小腿和足感觉障碍,出现症状原因一是间盘髓核突出后对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产生直接机械性压迫;二是髓核变性后产生组织胺、5-羟色胺等化学物质刺激神经,导致无菌性炎症;三是间盘髓核突出引起的腰椎不稳刺激窦椎神经诱发疼痛[3]。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结合放射线、CT、MRI影像能够做出明确诊断。经严格卧床、牵引理疗以及对症药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工作。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腰间盘脱出,有二便功能障碍患者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微创间盘镜下髓核摘除以及开放手术。在开放性手术中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与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较为常用术式。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较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更加满意的疗效。分析原因: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一是减压充分;二是相对术野较为宽敞有利于神经根探查松解;三是恢复椎间隙高度融合椎体很好保持了脊柱的稳定。尽管相对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出血多与时间长,但做为脊柱专业外科医生经过长期手术实践完全能够熟练掌握操作,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为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 何蔚,何海龙,许国华,范纯泉,张桦,蒋玉权,朱云荣,叶晓健.单侧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05(10):73-74.

[2] 钟斌,邵高海,李波,余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失稳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55(09): 57-62.

[3] 党耕盯.退变腰间盘外科治疗现状与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6):321.

论文作者:刘辉,郑吉湘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

标签:;  ;  ;  ;  ;  ;  ;  ;  

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与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论文_刘辉,郑吉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