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关于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建设论文,主要任务论文,布局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建设的总要求

今后15年是我国推进现代化事业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显著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使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是《建议》在深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基础上提出的经济建设的总要求。《建议》根据这个总的要求提出了经济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和战略重点。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今后15年,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有利于我们继续集中力量搞好国内建设。为了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必须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条件的变化把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到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上,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集约型发展经济的新路子。《建议》突出强调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两个转变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组合和利用的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的投入而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和效率提高而实现经济增长。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其特征是:主要依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靠大量增加物质投入和资源消耗求得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方式今后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主要是因为:

(1)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依靠大量消耗资源,难以维持经济快速增长。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只有前苏联的1/5,美国的1/8。但是,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为日本的6倍,美国的3倍,韩国的4.5倍。钢材、木材、水泥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5——8倍、4——10倍和10——30倍,比印度也高出2.5倍、2.8倍和3.3倍。今后经济规模越来越大,靠大量消耗资源实现经济增长难以为继。据测算,“九五”期间要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按目前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测算,能源供需差率约在20%左右;2010年一次能源需求量将超过19亿吨,钢需求量在1.7亿吨。这么大的资源需求量是难以承受的。能源、重要原材料供需矛盾将趋于尖锐,而且资源的过量开采和大量消耗,将会加剧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解决经济快速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矛盾,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投入,提高加工深度,提高投入产出率。一些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单位GNP的能耗、物耗呈明显下降趋势。我国在这个方面的潜力很大。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0%,而一般工业化国家为50%以上,我国如能提高到35%,每年就可节约3亿多吨标准煤。调整、优化结构,走集约型发展道路,就能缓解资源供给和经济发展的矛盾。

(2)经济快速增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缓解资金供求矛盾,避免严重通货膨胀。据测算,每增加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六五”期间为3.2亿元,“七五”期间下降到2.2亿元。“八五”前四年与“七五”期间大体相同。按照这种增长方式,“九五”到2010年要继续保持经济的较快发展,就必须大量增加投入。据测算,1982年——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按现价计算的GNP增长率之比为1.4∶1。按照这个弹性系数,如果“九五”期间按年均经济增长8%左右测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均需12——13万亿元,年均投资率35%左右。这么大的投资需求将超过财政、金融的承受能力,势必导致通货膨胀。1983——1994年,我国GNP年均增长10.22%,年均零售物价上涨率为8.2%,两者之比为1∶0.8,而日本高速增长时期两者之比为1∶0.46。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伴随高物价上涨率的重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增加投入,从而推动需求膨胀和成本上升。因此,今后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避免高通货膨胀,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就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使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以较低的投资率支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3)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以后,对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包括生产技术水平、产品品种、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15年我国将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城乡居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并继续提高,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也要求产品更新、更好、品种更多。这些都要求我国工业结构必须进入高加工度产业的发展阶段。根据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当工业结构进入到以资金技术集约为主的高加工度产业发展阶段以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将加快,经济活动对规模经济和经济效益的要求更高,经济增长中科技、管理的贡献率,也必须大大提高。但是,我国现在技术水平低、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很突出。一些主要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主要靠进口,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比较差,“一代又一代”重复引进的现象相当严重。例如,我国企业现有设备达到或接近同期国际水平的仅占15%,国内先进水平的占25%,60%是属于国内一般或落后水平的。机床工业整体状况相当于国外70年代水平,国内生产的主要是低档的普通机床,1992年我国生产的数控机床在全部机床台数中仅占1.4%,产值比重为10%,而日本1990年数控机床的台数比重为31.6%,产值比重为75.6%。我国数控机床拥有量占全部机床的5%,而发达国家一般为80%。技术、能性先进和技术含量高的技术装备绝大部分依靠进口。1994年机械和运输设备进口达515亿美元,占当年进口总额的44%。同时,一些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很低,汽车、乙烯、纺织等行业的多数企业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地区产业结构在低水平上趋同,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也很突出。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都要求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今后在国际关系中,政治斗争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也还很复杂,但更重要的将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不仅面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而且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要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取得主动,就必须大力提高我国经济的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要在资金技术密集的产业中,形成我国特有的优势产品。这个方面也要求我们必须从注重数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注重质量、效益的集约型经济增长。

总之,今后15年要使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大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有一个大提高,最重要是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为中心,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型的发展经济的道路。《建议》提出,实现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根源在于配置资源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变化和有效的市场竞争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素质提高,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使改革的成果得以巩固,并为继续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抓住转变增长方式这个重要环节,把发展和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将是今后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是今后15年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今后15年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要特征的工业化时期。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产业结构随着技术革命发展而不断优化、升级的历史。随着科技进步,必然不断推出新产品、新行业、新产业。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和强大推动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必然带来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我国正处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历史阶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面临繁重的任务。既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大力发展农业等传统产业,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又要适应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和发达国家产业重组、结构升级的趋势,使我国产业结构朝着现代化、高级化的方向发展。

(一)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一是我国人口已达12亿,今后每年还将净增1400万人,必须立足于国内农业的发展,满足十几亿人口对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二是随着人民生活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将不断增加对肉、禽、蛋、奶、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需求。三是我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但是我国人均耕地少,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因而农业又是长期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后15年还将增加约2亿人口,只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使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有一个大的发展,才能适应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到经济工作的首位,依法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科教兴农的力度,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继续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素质和水平,引导乡镇企业适度集中,与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引导农村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

(二)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

我国已建成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特别在“八五”期间交通、通信和电力发展很快,“瓶颈”制约得到缓解。当然,同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仍不能适应。我国工业突出的问题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行业发展缓慢,技术装备陈旧落后,产品开发能力低,产品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机电产品对进口的依赖性很大,工业部门的整体效益不高。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建筑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比较低,还未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与人民生活提高的要求以及同国际同类产业的水平相比的差距很大。发展支柱产业,是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内容,也是决定未来我国经济竞争能力能否提高的关键所在。今后15年必须明确方向,下大决心,切实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①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使之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②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之尽快成为带动整个增长经济和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③调整、改造、提高加工工业,增强其适应国内外市场的竞争。

(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既包括运输、邮电等基础设施,又包括金融、保险等广义的社会服务体系。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缓解资金资源矛盾、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32.7%,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对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是很大制约。今后15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依托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也将得到较快发展。当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要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特别是要以城市发展为依托,注意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在继续发展商业贸易和生活服务等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信息、咨询、保险、技术服务、法律服务和会计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要继续改革第三产业管理体制,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竞争机制,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进程

广泛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社会生产各部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是今后15年经济建设的又一个重要任务。

工业化是指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上,从以农业为主向机器大工业为主的转变。工业化是各国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我国工业化进程从建国之初开始,改革开放以来明显加快。但直到现在,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70%,农业劳动力仍占就业总人数的57%。因此,基本完成工业化将是未来15年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工业化的推进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尤其是制造业和主导产业部门比重的变化上。人均GNP、贸易结构和城市化水平,也是判断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推进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是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广泛采用先进的工业技术装备,以大幅度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同时要求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方向发展,要求传统工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我国产业中有一部分是依靠引进国外技术装备发展起来的新型消费品工业,它虽代表现代的工业生产水平,但与国内产业缺少紧密的联系,主要依靠国外后续产业支持形成生产加工能力。今后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逐步形成我国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形成新水平上的完整工业体系。

《建议》强调,要重点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这是因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社会生产力的核心部分,主要分布在机械电子、冶金、石化、交通、通信、能源等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部门。国有企业资产占全社会企业资产总额的65%,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的67%;其中特大型国有企业426户,大型国有企业7033户,中型企业4万户。大中型国有企业资产占国有企业资产的78.2%。由于多种原因,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滞后,不少企业设备老化失修,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低下。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改组的同时,必须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这样才能促进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才能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也才能完成国内产业与引进产业之间的衔接,建立我们自己完整的装备工业体系,形成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结束在技术设备上一代又一代依靠引进的被动局面。今后15年应当在以下三方面认真做好工作。

(1)加快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现有企业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型为主的发展道路,必须按照规模经济要求,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现有企业,提高其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从根本上改变现有企业的生产经营面貌。

(2)提高新建企业的技术起点。我国工业的总规模与实现工业化的要求相比仍相差很远,因此在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部门新建企业仍然是十分必要的。新建企业也必须提高技术起点,瞄准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技术发展水平,注重规模经济的要求,努力发展成为我国新一代的产业集团,有条件的要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集团。新企业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改造现有企业和建设新企业时,要特别注意高新技术的动向,充分发挥我国的后发展优势,瞄准最新产业和技术,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借鉴国际先进科研成果,使我们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赶超式发展,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产业分工和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尽快实现由垂直分工到水平分工的转变。

总之,要通过工业技术装备的更新过程,形成巨大的设备投资需求,带动装备工业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在工业化进程中快速增长。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基础之上,这是发达国家的重要经验,也是当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因此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没有发达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英明论断,到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科技兴国”的战略思想,我们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上不断深化,措施上不断加强。这次中央《建议》又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作为指导未来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要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科教兴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必将逐步使科技教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成为决定性因素,成为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即将到来的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必将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发达国家为了继续保持他们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高度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经济发展中的科技、知识贡献的含量已提高到50——60%。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发展态势较好的国家,也纷纷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调整,由偏重于物质投入的发展模式向注重智力投入和提高人口素质的模式转变。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科技竞争中,我国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已经获得迅速发展,但就总体而言,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在体制、机制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阻碍科技、教育与经济结合的不利因素。缺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内在发展动力,科技、教育的结构不合理,效益不高。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科技、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高。着力解决这些问题,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当务之急。

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议》提出,加速科技进步要将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统筹规划,重点抓好科技开发应用与推广普及,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这样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要在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的同时,鼓励各行各业积极推广使用先进适用技术,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自主开发研究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新技术是未来国际科技竞争的前沿和制高点,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方面的高新技术,体现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我们要在其中的一些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以这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逐步掌握科技竞争的主动。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装备武装国民经济各部门,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从长远的观点看,基础性科学研究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先导。在开发应用技术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基础性科学研究,增强科技发展的后续力量。目前,要瞄准世界科学前沿,以国家目标为重点,集中力量攻关,力争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为了完成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必须加大科技体制改革的力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重点是建立开发、生产、科研、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关键是抓好科技系统的结构调整,分流人才。要加强科研单位与生产经营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推动科研院所进入大型企业集团,鼓励企业自办技术开发实体,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在推动科技面向经济、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政府投入将适当集中,以加强对“稳住一头”工作的支持。放开的科研机构,要以多种形式走自负盈亏、自主发展道路。这样最终在全社会形成各类科技力量合理配置,科学分工,优势互补,有机结合的科技进步体系。

发展经济,振兴科技,基础在教育。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教育为本的思想,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在各个领域培养大批高水平、跨世纪的人才。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要把人口压力变成为发展的动力,关键在于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也要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劳动者队伍。《建议》明确提出,未来15年发展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重点普及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优化教育结构。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扣除青壮年文盲。

完成发展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必须抓好教育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现有基础的作用,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和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要在坚持政府办学为主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办学,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学校之间、教育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都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联系办学,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办法,高等教育逐步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为主的办学与管理体制;非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实行缴费上学、自主择业,同时完善奖学金、贷学金等制度。要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调整、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发展正规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和再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促进劳动力就业。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17年来,全国各地经济都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人民生活都有很大提高。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较好和有利的地区环境,加之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发展的速度很快,总体上超过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虽不及东部沿海地区,但与自己的过去相比,速度并不低,经济社会面貌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赋存特点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分工正在形成,一个以市场联系为纽带的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已初露端倪。这为我国进一步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大市场创造了条件。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全国经济整体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拉大,这不仅反映在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和省际之间,而且省内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也很大。二是地区之间的分工还没有实现合理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虽在发展,但行政区划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仍然很大,结构雷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的优势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都降低了我国生产力空间布局的整体效益。

《建议》把重视和解决地区发展差距问题,作为一条重要的方针提出来,指出要从战略的高度、用大局观念来认识这一问题。“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这是一个大局,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多做一些贡献支持内地发展,这也是大局,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也就是说,地区发展差距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的扩大是难以避免的,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现在东部沿海一部分地区已经发展起来了,应当更多地考虑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问题。据统计,1978——1994年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基本建设投资比重明显向东部倾斜,“六五”期间分别42%、30%和20%,“八五”期间预计将变为50%、24%和16%。到1994年,三大地带人均GDP之比为1∶0.57∶0.49,不平衡性明显增强。这种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已经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这次制定中长期规划,提出要高度重视和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并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是非常适时和必要的。

从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九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有利于缓解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下世纪初进一步着力解决地区发展差距问题。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是一个共同趋势,对于大国更是如此。但是这种差距的扩大是有限度的,应当随着经济发展和积累能力的提高逐步加以缓解。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靠市场机制按效率原则进行自发调节,另一方面要靠政府的地区经济政策按公平原则进行主动调节。《建议》强调,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应根据各自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地确定发展重点,同时,要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合理分工,共同发展。国家将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取投资鼓励政策,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体系等措施,支持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开发,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

实现全国地区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全国经济总体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起跨省(区、市)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这些区域在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发展符合本地区条件的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在高起点上带动各地经济向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理交换和横向经济联合。

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的条件千差万别,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关系非常重要,但由此来研究经济发展的合理布局还是显得过于宽泛,同时现有的行政区划又不是按照内在的经济联系确定的,与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也不适应,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跨省(区、市)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应该成为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也证明这一点。目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趋向化,已经开始制约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并通过利益格局的变化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总体上看,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与资源分布错位,强化了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二是收入差距扩大,导致我国潜在的市场容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三是许多资源富集地区发展缓慢,不利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四是导致资源特别是劳动力的不合理流动,加剧了我国二元经济的矛盾。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我们积极引导地区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

为此,《建议》明确提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若干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区。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主要交通要道地区,已经初步显露出来的各种经济圈、经济带,具有明显的区域经济特点,如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以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为主的东南沿海经济区,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圈,以欧亚大陆桥和京九铁路干线为纽带的经济带等,都是市场经济发展在地区经济关系上的体现,具有区域经济布局的新特点,因而应当积极加以鼓励和扶持。同时,我国在资源分布基础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的老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农业基地等,蕴藏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大影响,只要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也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总之,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就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空间配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各地区经济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