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治疗颅内感染临床分析论文_朱岩

利奈唑胺治疗颅内感染临床分析论文_朱岩

黑龙江农垦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初步评价利奈唑胺在临床颅内感染病症的治疗中所起到的效果以及安全性,从而更好地针对颅内感染进行临床药物适用范围的扩发,帮助颅内感染患者得到更加合理而规范化的治疗,并且尽快得到痊愈。方法:针对2010年4月到2016年2月使用利奈唑胺治愈的25例由于神经外科疾病手术后并发的颅内感染病人的相关资料,并且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并且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的全自动细菌鉴定以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临床治疗中接受利奈唑胺的25例颅内感染病人痊愈率为100%,病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率为100%,体温,血常规,脑膜袭击正缓解率为100%,革兰阳性球菌清除率为100%,脑脊液常规缓解率为91.3%,这主要是因为两名患者在出院时脑脊液中常规白细胞的数量仍然高于正常,但并没有其他颅内感染的迹象,并且全体患者在使用利奈唑胺治疗颅内感染时没有发现任何的不良反应。结论 利奈唑胺可以有效的治疗恶烂阳性球菌所导致的颅内感染,并且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良好,疗效明确,临床安全性好。

关键词:利奈唑胺 颅内感染 革兰阳性球菌 MRSA

利奈唑胺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效果极好的抑菌药物,对一些球形细菌有着极强的抑制作用,主要在肺部感染以及一些皮肤软组织的感染等临床病症中使用,而对于颅内感染的应用却很少。但仍有些医生创新性的将利奈唑胺用在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主要收集了25例利用利奈唑胺治疗颅内感染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对这一项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评价。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由于这种病症的临床治疗方式极少,因此本文所研究的病例时间跨度较长。笔者收集了2010年4月到2016年2月共25例使用利奈唑胺治疗颅内感染患者的详细资料,其中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名,女性患者14名,年龄在31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越位53.83岁。

(二)细菌培养情况分析

由于细菌培养对材料环境等方面要求极高,因此在细菌培养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法国生物美丽爱公司的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药物敏感的分析和培养。并且鉴定时使用GP卡,而药物敏感试验时使用药敏卡。

(三)临床治疗所使用的治疗方式

根据病例显示笔者总结,使用利奈唑胺600mg针剂进行静脉注射,平均每12个小时注射一次;疗程大约维持在6~12d,而接受6d疗程的病人有五名,7的疗程的有六名,8d疗程的有2名,9d疗程的2名,10d和11d疗程的病人分别为4名,12d疗程的病人有2名。平均疗程为8.56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整个住院时间大约在12~69d之间,针对对这一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位数为25d。

(四)疗效标准

针对这种问题研究分析要制定一个专门的标准来判断病人的治愈情况,经过笔者的分析总结,认定在下述标准中只要达到三种标准,就可以将其视为痊愈的患者。首先是临床表现,例如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小时,脑膜刺激特征呈现出阴性。(2)体温正常并连续超过3d。(3)血常规正常。(4)脑脊液常规正常。(5)对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发现无菌生长。

二、研究结果

(一)病原体

针对25例病人中20例病人的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后发现,检测出来的病原菌一共有10株,而在这10株的病原菌中,MRSA有8株,耳葡萄球菌1株,粪肠球菌1株。

(二)疗程效果

根据研究病例显示,研究调查所搜集的25例病人在经过利用利奈唑胺治疗后,颅内感染问题痊愈率为100%,100%的患者头痛、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全部病人体温连续正常、血常规正常,100%的患者脑膜刺激特征成阴性,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清除能力达到100%,而脑脊液常规正常的患者的比率开始下降,但仍然有近92%的比率。因为在全部出院的25名病人出院时情况来看,其中有两名病人出院时脑脊液中常规白细胞的数量仍然高于正常数量(14/mm3),但颅内没有感染的迹象。并且关键在于全体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利奈唑胺进行颅内感染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不良的反应。

三、结果讨论

(一)颅内感染的具体情况

颅内感染是一种在神经外科的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在颅内病症患者在进行颅内手术之后,感染率在1.52%~1.66%之间,并且这种病症的棘手之处在于一旦感染,很难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控制,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愈情况,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一些影响。引发颅内感染的细菌种类十分繁多,相关专家在针对病症进行取标本、培养并研究发现,颅内感染的主要病菌是革兰阳性球菌,而在革兰阳性球菌中又以MRSA为主。而在本次研究的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的脑脊液进行培养,研究发现革兰阳性球菌有10株,其中MRSA有8株,占40%的比例,与相关文献研究报道完全一致。

(二)利用利奈唑胺治疗颅内感染的优势

利奈唑胺是化学合成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它与其他类抗菌药无交叉耐药,其对革兰阳性球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可强效覆盖葡萄球菌、MR-SA、MSSA、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临床敏感菌>60%,对甲氧西林耐药或敏感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均为100%。更重要的是利奈哩胺能高效通过脑脊液屏障,穿透率高达71%,用于颅内感染有着明显的优势,效果显著。国内外有较少病例数文章报道利奈哩胺能有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川。利奈哩胺可作为革兰阳性球菌所致颅内感染的首选用药,同时利奈哩胺被美国传染病学会推荐为用于顽固MRSA感染和耐万古霉素颅内感染的备选用药川。根据本研究,我们认为利奈哩胺对于颅内感染效果显著,可作为革兰阳性球菌所致颅内感染的首选药物;同时利奈哩胺的安全性很高,经肝肾代谢,药物间相互发生作用概率极低,药效动力学不会因肝肾功能受损而有较大变化,用于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无需调整剂量。临床上神经外科患者大部分需用甘露醇等肾损较大的药物,加之老年脑疾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肝肾功能多受影响,限制了某些抗菌药物的应用,相比之下利奈哩胺有明显优势。

(三)利奈哩胺的应用方案

临床中一般根据脑脊液培养和药敏结果应用,药敏结果报告前需经验性用药。本组25例颅内感染患者通过以下3种方式应用利奈哩胺:(1)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效果差而更换利奈哩胺单独应用,平均用药疗程为8.1d,其中6例根据药敏结果应用利奈哩胺,11例为未作脑脊液培养或培养阴性的患者,由于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低,且根据医院颅内感染菌群分布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的特点我们高度怀疑这n例患者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而换用利奈哩胺,应用后感染均明显得到控制。(2)直接应用利奈哩胺联合其他抗菌药物,平均用药疗程为9. 8 d,其中2例脑脊液培养MASA(+)(3)应用其他抗菌药物效果不佳而换用利奈哩胺联合另外抗菌药物,平均用药疗程为8. 5 d,其中2例脑脊液培养MASA(+)。本组患者之所以出现后两种用药方案,是因为感染患者具体情况的不同,我们综合考虑了患者的感染或可能感染的菌群和感染的高发因素,如患者身体状况、是否应用激素类药物和术中是否应用人工材料等。

四、结论

综上所述,利奈哩胺可有效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颅内感染,临床安全性好。本研究只是初步分析和总结利奈哩胺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期待有大型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利奈哩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颅内感染临床疗效和用药方案,以便提出更科学的治疗规范。

参考文献:

[1]王宁、郭芳、李佰涛、战华、孟祥喜、路娟、刘耀华、齐春晓、李中振、李国夫、赵世光.利奈唑胺治疗颅内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9):2153-2157

[2]赵明亮,孙世中,杨细平,涂悦,李建军.利奈唑胺治疗14例神经外科术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颅内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3):175-178

[3]黄斌.利奈唑胺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22):3409-3411

论文作者:朱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利奈唑胺治疗颅内感染临床分析论文_朱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