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宫腔填纱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论文_卢剑灵

卢剑灵

潭中人民医院 545000

【摘 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早期宫腔填纱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88例剖宫产并且术中出血量大于800毫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宫腔填纱术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宫腔填纱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效果较好,并且有效降低了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宫腔填纱术;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

有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孕妇选择剖宫产的概率逐渐在呈现上升的趋势。剖宫产常常会伴有术中大出血的现象,过度的失血不仅对患者的健康有一定的伤害,也可能会造成患者失血过多而死亡等严重的事件发生[1]。现为研究早期宫腔填纱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我院88例剖宫产并且术中出血量大于800毫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报告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88例剖宫产并且术中出血量大于800毫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宫腔填纱术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

对照组44例患者:年龄在25岁至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64±2.31)岁,孕次为1至3次,平均孕次为(1.58±0.35)次,孕周为36至41周,平均孕周为(39.61±0.82)周。

实验组44例患者:年龄在24岁至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74±2.29)岁,孕次为1至2次,平均孕次为(1.34±0.29)次,孕周为37至41周,平均孕周为(38.87±0.95)周。

对两组患者进行其他的影像检查以及血液检查可得,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均健康正常,并且两组患者的其他器脏无其他严重疾病。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具有良好可比性。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并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患者进行常规止血法,患者将胎儿分娩完毕后静脉滴注宫缩素,并口服卡孕栓。对患者的出血点使用立止血并缝扎。若止血效果较差则对患者进行子宫次全切术。术后给予患者正常的抗生素预防患者阴道感染。

实验组患者:胎儿被分娩完毕后静脉滴注10u宫缩素,再肌注20u宫壁,口服1毫克卡孕栓,再对患者进行纱条宫腔填塞术,填纱必须经过高压灭菌,长为10米,宽为20厘米。填纱为双层,在碘伏溶液或者甲硝唑溶液中浸泡,然后再拧干。先将患者的宫底固定,再使用卵圆钳把纱条送入患者的宫腔,必须填紧,不能留下任何空隙。在患者的宫颈口处,更换纱条,并填塞子宫下段,待患者出血较少时,缝合子宫。术后给予患者正常的抗生素预防患者阴道感染[2-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取纱后出血情况及伤口愈合状况。

1.4 实验研究结束后,将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数据情况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3.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中95%作为可信区间,结果中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差异对比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一所示。

2.2临床疗效

实验组44例病患经宫腔填纱术后均无继续出血征象,且术后均顺利取出纱条,且取纱后亦没有出血征象出现。未有须行子宫切除术的病患,且于术后联合施用抗生素三至五天,体温稳定恢复正常,没有切口感染发生,伤口均符合甲级愈合标准。对照组44例病患中有七例由于顽固性出血继而出现失血性休克,DIC进而须行子宫切除术。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同时产后出血也是剖宫产手术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引起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胎盘异常、子宫收缩力量缺陷、软产道裂伤等等,其中子宫收缩力量缺陷的比例较大。及时地处理患者进行剖宫产中的大出血现象,可以提高胎儿的成活率,并且降低患者的死亡率[4]。

以往临床上常对子宫大出血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但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临床上会尽量保证患者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宫腔填纱术的止血效果较好,可以压迫胎盘的剥离面,并且刺激子宫体的感受器,因此患者的子宫收缩力道会加强进而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5]。使用宫腔填纱术可以治疗患者的胎盘黏连以及收缩乏力等因素导致的术中大出血现象,在使用宫腔填纱术时必须要快速且及时,这样才能提高拯救患者的成功率。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于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宫腔填纱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效果较好,并且有效降低了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陆薇,姜丽华,曹传蕴等.剖宫产术中术后大出血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止血15例临床体会[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26(4):361-362.

[2]孙凤群.早期宫腔填纱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4,(3):440-441.

[3]宋丽萍,王慧青.宫腔填塞纱条治疗70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5):111-112.

[4]梁海燕,兰凤婉.宫腔填纱在剖宫产

术中大出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32):201-202.

[5]王海青,史月月.宫腔填塞纱条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1):82-83.

论文作者:卢剑灵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早期宫腔填纱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论文_卢剑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