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应用论文_陈祥建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应用论文_陈祥建

摘要:火电厂在发电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燃烧作为主要形式,释放的污染物就涵括了大量的氮氧化物,这同样也是污染大气的主要元素。因此,相关的经营单位务必要对当前的排烟环节予以合理化的脱硫脱硝处置,如此才可以达到我国环保构建的标准。对此,笔者将对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应用技术予以进一步地探索,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燃煤电厂;烟气;现状;脱硫脱硝;应用技术

1引言

在推进电力领域发展的过程中,释放的燃烧元素中涵括了诸多的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合物,这就给外部大气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燃煤释放的Hg拥有明显的毒性,在外部环境下很难获得自动降解,同时它也很容易在食物链中予以大范围传播,Hg的雷姐会逐渐地给大自然以及老百姓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隐患。酸性雨水、重金属累积和不稳固的生态机制所诱发的生态难题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此,笔者将对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应用技术予以进一步地探索,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2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的现实状况分析

燃煤电厂所排出的烟气内部涵括了诸多的硫酸和硝酸等污染元素,只要在不经处理的情况下释放到大气环境中,就能够大规模地传播。通常来说,传统型的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技术,就涵括了逐次分解的处置技术,但是这种方式对烟气内部污染元素的降解速度较慢,很难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实现大规模烟气污染物的处置。同时上述技术手段所需的费用成本较多,因此在实现经济效益问题上尚有欠缺。

3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脱硫处理技术分析

3.1烟气脱硫技术分析

该技术手段属于燃煤电厂烟气优化探索的核心所在,为了能够较为贴切地契合现如今新技术应用的需求。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对此技术进行了优化。在应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干法,半干法以及湿法等手段,上述手段都是依据不同的基本原理,依照现实需要所采取的不同手段。具体来首,首先,针对干法脱硫。该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将粉末以及部分颗粒状吸收剂作为主体,然后把它们放在高温且高压的场域之下,在严格把控燃烧气体基础元素的前提下推进催化反应,由此推进燃烧气体内部二氧化硫的消解、燃烧以及固化,让污染物能够迅速地从烟气中剔除干净。其次,针对半干法这一手段,相关的工作人员会使用碱性脱硫粉末作为相应的反应物品,如果烟气逐渐潮湿,接着再通过固态累积,逐渐取得较为明显的脱硫效果。第三,针对湿法脱硫这一手段,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求把烟道气导入至高浓度碱性的溶液之中,由此推动烟气内部二氧化硫地吸附,这也同样能够获得较好的脱硫成效。一般地,当混合应用石灰石、石膏的过程中,将石灰当作重要的吸收剂,由此高效地吸附二氧化硫,由此取得突出性的脱硫效果,同时在此过程之中,能够获得一部分副产物石膏。因为石灰石的资源较多,且性价比较高,在经过脱硫处置之后就能够得到石膏副产物,这不但对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同时也能够经过多次应用,相对于其他脱硫技术更显得经济便捷。上述三项脱硫技术分别对应了各自的适用条件,在此之中,湿法脱硫应用得最为普遍,同时适用的条件较多,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电厂需要依照自身的需要,同时尽可能地应用便捷且脱硫效果俱佳的技术手段。

3.2烟气脱硝技术分析

脱销的基本准则就在于调控NOx的形成及排放,由此降低烟气之中氮氧化合物的总体容量。同时在既定的排放条件之下严控烟气的品质,由此防止出现空气污染的问题。在一般情形之下,考量到燃烧的完成时期,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在实际燃煤场地进行烟道气脱硝技术的应用。现如今,脱硝属于当前较为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例如氧化还原脱硝技术和吸附技术的搭配,在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之后处置的烟道气含量不断缩减。依据烟气脱硝技术属性不难看出,相关的工作人员务必要明确最终处置效果的特点和产生反应时产物的总体浓度及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在各个试验期间累积经验,有机地综合烟气的特有属性,利用煤的总烟气含量以及燃烧属性的相关性,科学地选取相对数量的化学元素。值得注意的是,燃烧气体中涵括了大量的氮气在N2之中,这样一来,就能够确保煤燃烧气体进行无害化地处置,这样也能够提升反硝化的反应效果。

4燃煤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应用分析

现如今,将脱硫以及脱氮技术予以有机地融合已经成为专业环境工程师以及科学家们亟待研究和探索的新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脱硫与脱氮这两项主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发挥出不可估量的效用。这一集体化技术手段,通常都是通过硬件技术或使用程序的形式来达成可剔除两大大气污染物即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同时也能够合理地处置脱硫及脱硝的技术难题。不仅如此,伴随老百姓们逐渐认识到二氧化硫及氮氧化合物的不良影响,我国所提出的排放严控标准也渐渐专业化、对于脱硫脱硝这一问题也愈发地重视,对此,笔者将详尽地阐述两项一体化应用的技术方法,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4.1氧化铜吸附技术

氧化铜吸附技术已经被应用得十分广泛,该项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已出现,该技术就是充分地利用化学反应的基本准则,通过氧化铜以及二氧化硫之间的反应达到剔除二氧化硫及氮氧化合物的效果。在此过程之中,要特别留意两项基本的化学机理,它们分别是氧化铜与烟气之中的二氧化硫与氧气之间的反应。它们在高温的条件之下与CuSO4进行化学反应,只要当CuSO4还原成为CuO的时候,此时NH3就能够相应地把NOx还原成为N2的催化剂。通常来说,脱硫及反硝化反应的方程式可以归纳为SO2+1/2O2+CuO→CuSO4;4NO+4NH3+O2→4N2+6H2O。这一化学反应的现实意义就在于,首先,当烟道气逐渐排放出来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如果从底端烟道气加入部分的氨气,同时在氨气利用装置吸收塔的过程中,同样也会和吸收塔之中的二氧化硫、塔上吸附的氧化铜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就会生成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接着再利用氧化铜的还原作用,将NOX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部分的NH2,进而实现了脱硫及脱氮的目的。就当前来说,氧化铜的吸附技术能够实现九成的脱硫率以及脱硝率。通过该项技术的长时间应用,那么它们所生成的副产品也获得了循环性地应用,不会带来二次污染,所需的清洁费用较少,所以能够在各个燃煤电厂中进行推广应用。

4.2NaClO2/NaClO氧化技术分析

在实际工作之中,这一技术已经在FGD系统中获得了明显地优化,从而能够达成更好的脱硫及脱氮效果。其基本的运作机理就在于,在脱硫期间,二氧化硫会溶化在水中产生相应的水合效用,离解之后就会构成定量的HSO3,而复合液之中的ClO2/ClO3就会与其进行化学反应。接着就生成了一定量的SO4以及Cl;在该过程中,ClO2/ClO和NO进行化学反应,就会产出一定量的NO2以及ClO,接着ClO又能够继续影响反应过程而被氧化成为相对应的NO3,不可忽视的是,尽管这一方法的脱硫以及反硝化的效率能够高达九成,不过该项技术依然还出现了难以处置的难题,即相关的工作人员务必要将NaClO以及NaClO中NaClO2/NaClO的浓度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尽最大程度地剔除NOX成分,因为仅有当PH处在5.5的时候,反硝化的效果才是最佳的。由此,上述难以处置的问题提升了技术以及控制的繁琐性,同时也提升了后续投资的成本支出。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当前而言,相关的工作人员对脱硫脱硝一体化应用技术还处在探索阶段,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选取技术手段,降低烟气对外部环境的污染程度,由此推动我国处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周冰.浅析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18(08):276-278.

[2]李瑞,段永明.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J].居舍,2019(02):186-187.

[3]王雪涛,王沛迪,刘予.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J].能源与节能,2014(08):11-12.

论文作者:陈祥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应用论文_陈祥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