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小学师资流动现状与对策论文_吕得伟

浅谈城乡小学师资流动现状与对策论文_吕得伟

吕得伟 甘肃省民乐县洪水学区 734500

新一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必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流动直接影响到教育均衡发展的进展与效果。目前,我国教师期望单向上位流动的趋向未变,各校际间客观工作环境差距的局势未缩,区域、城乡间二元化经济结构的势头未减,教师流动不科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受到制约。我们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实施行政化管理策略,对教师合理化流动进行经济差距的实质性补偿,加强教师合理化流动的监督及改善措施,确保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的教师合理化流动的内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在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达到需求与供应的均衡状态。教师流动,指教师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工作状态可以根据工作岗位、工作地点、服务对象及其性质等因素来确定。合理化的教师流动是“在一定范围教师资源的最优配置,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合理的教师流动是有组织、有计划、积极有序的流动,不是盲目、无序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宏观把握,理性分析,整体策划,来协调教师流动。

二、城乡教师流动现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教师合理化流动的问题颇多,其原因有主观意愿上的,也有客观条件限制的;有纵向经济控制影响的,也有横向竞争激烈等。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难度较大且具代表性的症结问题:

1.教师期望单向上位流动的趋向未变。

教师作为人有追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权利与愿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选择方向。他们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人生理想与职业目标促进教师节节攀升。

2.校际间教师客观工作环境的差距未缩。

优秀教师不愿支教,不愿到农村学校任教,除工资待遇外就是工作条件太差。城市与农村条件已经形成鲜明对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城市学校软件设备齐全,硬件丰厚;而农村学校信息闭塞,设施简朴,办公设备欠缺。农村学校的发展状况无法满足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需求。

3.区域、城乡间二元结构的势头未减。

我国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乡差距问题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老问题,以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来看,短期时间内区域、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会持续扩大,但势头也不会减少。二元结构也导致教师薪资呈倍数关系。加之财政收入差距下的教师劳动力市场具有自由选择原则,所以优质师资成单向上位流动越发严重。

三、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对策

一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

要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学校水平,新分配教师优先用于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为农村小学足额配备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教师,使所有农村小学都能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

二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共享机制。

县域内可实行教师“上挂”与“下派”制度。“上挂”就是把农村学校的教师送到城市学校学习培训,通过“上挂”学到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达到参考式培训的目的。“下派”就是把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派到农村学校支教,让“下派”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做示范,把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传授给农村学校的教师,通过教师的相互交流,达到城乡师资统筹和教师培训的目的。城镇教师在评先晋级时要有农村支教经历,县级主管部门在这方面要有明确规定。

三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

对新补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主管部门都需要制定服务期制度,在聘用中给予明确规定;要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县域内农村教师待遇不低于城镇教师待遇;可设立农村教师奖励基金,对长期在农村从教、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适当提高农村学校(含教学点)中高级教师岗位的结构比例和农村教师在各级各类评先表彰中的比例。

四是实施农村教师(校长)培训工程,不断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

要启动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培训切实转变农村教师(校长)观念,提高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人。目前我国城乡差距明显,这种现象与教师教学能力、专业素养、经验水平、教学方式息息相关。教师合理化流动可以消除这方面的弊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论文作者:吕得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3年12月总第10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1

标签:;  ;  ;  ;  ;  ;  ;  ;  

浅谈城乡小学师资流动现状与对策论文_吕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