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存在问题论文_赵春梅1,王思聪2

1.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 510000;

2.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管理处 哈尔滨 150001

摘要: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成功经验为例,详细介绍了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振捣、拆模、养护等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存在的质量通病及相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1清水混凝土介绍

清水混凝土是一种可以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自然的外观作为表面效果的一种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可以分为普通清水砼、饰面清水砼和装饰清水砼。普通清水砼是指混凝土终凝后表面的光滑度、颜色等物理性质,均能满足要求,对主体结构中的明缝、对拉螺栓孔眼和蝉缝不作特别要求。饰面清水砼是指表面颜色相似,由有规律的蝉缝、对拉螺栓眼、假眼、明缝等组成的,以自然的质感作为表面效果。装饰清水砼是指表面由装饰图案、镶嵌装饰片或彩色等组成的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已经在国内的桥梁结构、市政设施、大坝、大型公共建筑的地下室及车库等重要的工程中广泛应用。应用的结构中有电厂类、变电站类、防火墙等。这些主体结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次成型,无须做任何抹灰及修饰,清水混凝土因施工工期短而降低工程造价,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清水混凝土的使用流程一般为:清水混凝土技术交底→测量放线→钢筋绑扎→找平层→模板清理→刷脱模剂→模板安装→混凝土浇捣→收头处理→拆模及成品保护→混凝土养护,在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流程来(见图1)。

图1 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2.1测量放线

清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保证结构不做任何处理的效果,施工过程中需要经过严格的过程与工序控制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测量是作为先导程序施工出现的,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2.2 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是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一部分,钢筋绑扎过程主要包括:钢筋位置、间排距、绑扎方法和钢筋保护层等。钢筋绑扎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模板工程质量,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3模板工程

为了保证清水混凝土的外观效果,清水混凝土模板需要专门设计与定做,不同的部位分别进行设计,需要有不同类型的模板。模板的安装、拆卸以及维修等方面均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以确保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效果,尽量设计成工具式的整体模板,以便清水混凝土达到最好的效果。

2.3.1模板设计、加工

根据清水混凝土墙的长度、高度和厚度,设计墙面的蝉缝和明缝,模板采用光面竹胶板进行拼接,

2.3.2模板安装

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基础顶的砼高程要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墙体模板水平。模板的关键工序是垂直度的控制,每块模板固定前要严格进行控制。模板在脚手架上的垂直运输采用手葫芦,水平运输采用人工搬运。模板在搬运过程中对使用面要进行保护,确保不受损坏。为保证模板与模板间不漏浆,在模板的缝中贴双面胶,保证两块模板间保持连续紧密。模板安装前要擦试干净,在表面均匀涂上脱模剂。

2.3.3模板的对拉螺栓布置

采用对拉螺栓加固,为了保证穿墙孔眼的位置严密,需要穿墙套筒加定位堵头。穿墙套管强度要足够定位模板间距,抵抗新浇筑混凝土液态压力。

2.4浇筑

清水混凝土浇筑前需做好相关计划和协调准备工作,水泥可以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且水泥的等级不低于42.5级,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观感一致,质感自然,水泥必须为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水泥的颜色、强度,、安定性、耐久性和抗风化性等为选择水泥的重要指标。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均一性。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施工缝须设在明缝处,避免因产生施工冷缝而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振捣,混凝土表面呈现均匀的水泥浆、不再有显著下沉和大量气泡已上冒时为止。为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可以进行二次振捣,第一次在混凝土浇筑入模振捣,第二次在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前再进行,最上层的混凝土一般在30min后进行二次振捣。

混凝土浇筑是个很重要的环节,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需注意:

(1)混凝土进仓以后要求连续浇筑、避免出现初凝,造成“冷缝”现象。

(2)混凝土在浇筑振捣时应严格按照振捣工艺,既不漏振,也不过振,确保混凝土内部气泡能通过振捣面充分排出,振动时间宜控制在30s左右,使混凝土质量既密实又不出现气孔、麻面、蜂窝、孔洞等质量问题。

(3)有些清水混凝土浇筑时需要表面抹光,应及时进行抄平、压光。

2.5养护

清水混凝土成型表面很光滑,但材质不是很坚硬,对混凝土结构做好防护措施。铁锈对于混凝土的附着力很强,不易清除,对于裸露在外的钢筋部件,要进行防锈处理。使用的脚手架以及其他的材料,不要摆放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未经允许混凝土表面的覆盖物材料不要拆除。混凝土的构件上不可任意剔凿,如必须要剔凿,一定要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批准后并制定了方案方可剔凿。在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后,严禁在混凝土表面上乱涂乱画,如果说要做标记,比如说是弹线,最好是不要用墨线,最好是挑选颜料容易清除的。

混凝土在同条件下的试件强度达到3MPa(冬期不小于4MPa)时拆模。拆模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表面出现色差、收缩裂缝等现象。清水混凝土常采取覆盖塑料薄膜或阻燃草帘并与洒水养护相结合的方法,拆模前和养护过程中均应进行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冬期施工若不能进行洒水养护,可采用涂刷养护剂与塑料薄膜、阻燃草帘相结合的养护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2.6封堵

对拉螺栓孔封堵采用的方法是掺有外加剂和掺合料的补偿收缩水泥砂浆,封堵水泥砂浆应限位在凹进墙面3mm处,砂浆的颜色与清水饰面混凝土颜色接近。具体操作如下:

(1)清理螺栓孔,进行洒水湿润。

(2)用特制堵头堵住墙外侧,用颜色稍深的补偿收缩砂浆从墙内侧向孔里灌浆至孔深,用平头钢筋捣实。

(3)再灌补偿收缩砂浆至与内墙面平,要求孔眼平整。

(4)砂浆终凝后喷水养护7d。

2.7表面修复

清水混凝土在竣工移交前,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一些微小质量问题或是缺陷,应进行细致的修整。一般的观感缺陷可以不进行修补,需要修补的部位,应遵循以下原则:修补应针对不同部位及不同状况的缺陷而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修补方法,修补腻子的颜色应与清水混凝土相同,修补时特别注意对清水混凝土成品的保护,修补后应及时洒水养护。

2.8成品保护

当清水混凝土在拆模后,进行清水混凝土后续工序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需进行特别保护,结构表面严禁碰撞和污染。外墙使用塑料薄膜进行养护,对于可以直接接触到的部位或者是预留洞口等建筑结构,混凝土拆模后需要钉薄木条或是粘贴硬塑料条进行保护。对成品保护的目的主要是:

(1)防止外力碰撞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崩、缺、掉”等现象。

(2)防止二次污染,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流浆或滴浆、混凝土冲毛或冲冼而往下流淌的浆水、车辆行走时往上溅的污水、上部钢筋(或铁件)长时间裸露生锈而流挂的锈水。

(3)当清水混凝土在竣工移交前,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一些微小质量问题或缺陷时,应对其进行认真的修整。

3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清水混凝土结构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的修饰,直接由结构主体的肌理、质感和精心设计施工的明缝、禅缝和对拉螺栓孔等组合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状态装饰面。

3.1明缝施工

明缝是指对结构整体表面进行分块处理,达到混凝土结构与外观装饰艺术统一的技术。混凝土的施工缝应与水平的明缝相结合,明缝的设计是安装模板时固定在竹胶板上,明缝要求线条垂直、平整光滑,在混凝土施工时附在模板上的嵌明缝条而形成。为选择合适的嵌条材料,比较了木条、不锈钢条、塑料条等多种材料,最后决定选用质量性能较好、便于安拆的塑料条。为了便于明缝条的脱离,将明缝条加工成斜角企口状,并在明缝条表面涂抹脱模剂或黄油。

3.2禅缝施工

禅缝是指在清水混凝土表面精心设计的有规则的装饰线条,可表现出规律和韵感之美,由模板拼缝形成,它比明缝更进一步地对表面进行分割和装饰。综合考虑模板的规格、施工安排、饰面效果等。模板之间的拼缝不严密、模板侧边不平整、相邻模板之间的厚度不统一等问题都会造成拼接缝处漏浆或错台,影响禅缝观感质量。

4清水混凝土存在的质量通病

4.1模板选材上应注意的问题

选用模板除要满足强度、刚度外,还要求制作质量精良,误差较小,达到平整、平直、不变形等要求。模板应选用光面、不吸水的板材为主,例如钢模、覆膜(或涂膜)木(竹)夹板、玻璃钢模等。

4.2模板安装工艺上应注意的问题

(1)模板在拼接时要求接缝有规律、接缝要求严密、不漏浆、缝细小。在拼缝间需加设海绵条或橡胶条,以增加严密性。可将模板拼接缝和清水混凝土外型装饰线结合起来,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对模板的加固措施计算强度、核算刚度,避免造成变形。采用对拉螺栓加固时,应对螺栓位置或穿墙套管进行放样,使螺栓孔(管)位在混凝土外表面有规律性的排列。

(3)梁柱交接处、墙体转角处的模板,应有专门的加固措施,以防止浇筑混凝土后造成变形。

(4)设施工缝时,前后模板接缝与新、旧混凝土接槎的施工缝均应处理,并采取专门的措施,使混凝土达到接缝美观,接头不变形,不流浆等。

4.3混凝土浇筑方面的问题

(1)混凝土要求连续进仓、不可出现初凝现象,避免出现“冷缝”。

(2)振捣混凝土时应严格按照振捣工艺,不漏振也不可过振,保证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气泡可以通过充分振捣排出,振捣时间应控制在30s左右,使混凝土既密实又不存在气孔、麻面、蜂窝、孔洞等质量问题。

(3)清水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需对表面进行抹光,并及时抄平、压光,否则会影响清水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

4.4养护与拆模方面问题

清水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养护频度要严格按照规范所规定的时间和次数,以保证混凝土在拆模前(后)的强度要求,同时要避免因混凝土收缩而产生表面微裂缝。当养护时间不足、强度达不到规定要求,不仅影响结构本身的质量,还会在拆模时造成混凝土外表的损坏,如崩角、混凝土粘住模板出现麻面现象等。

参考文献:

[1]周鹏华,代爽俊,郑玉华.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05,36(1):49-50.

[2]赵喜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3(3):43-45.

[3]朱国梁,陶桂华.高层住宅外墙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01,32(9):588-590.

[4]李彦冲.浅谈清水混凝土的应用技术与发展[J].林业科技情报,2010(5):59-62.

论文作者:赵春梅1,王思聪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浅谈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存在问题论文_赵春梅1,王思聪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