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企业家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1995年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_三资企业论文

现阶段我国企业家队伍的行为特征调查分析——1995年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阶段论文,国企论文,调查报告论文,年中论文,企业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的行为特征是其整体素质的客观反映。为了解现阶段我国企业家队伍的行为特征,把握我国企业家的整体素质和所处的社会地位,继1993年首次对我国企业家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之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又组织进行了1994年度有关企业家问题的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返回有效问卷2756份,共获得原始数据75万个。问卷主要由企业的法人代表(厂长、经理)填写。这些企业覆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涉及采掘、制造、建筑、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服务、外贸、金融、房地产、公用事业等各个行业;其中国有、集体、三资和其他类型(含私营)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4.3%、12.9%、7.4%和5.4%,大中型企业的比重为90.6%。

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企业家队伍主要来源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党政干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企业家的角色意识正在形成,走职业化道路已成为企业家们的主流意向;尽管我国的企业家队伍尚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但企业家们重视自身职业素质的提高,注重个人修养,他们有着极强的进取精神,并表现出求实、奉献和民主的行为及价值取向;企业家的人才与信息意识正在逐步提高;具有风险、高度紧张的工作是企业家的工作特征,企业家的身体健康状况应引起社会的关注;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企业家行为的市场取向逐渐加强,企业家的职业目标尚有待进一步明确;企业家成长的环境明显好转,但还亟需进一步改善。

一、走职业化道路是我国企业家的主流意向

(一)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党政干部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家队伍的主要来源。企业家的来源,系指企业家就任现职前的身份。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过去担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党政干部、工人和其他工作的分别占47.3%、29.8%、20.3%、0.9%和1.7%。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比较来看,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过去从事党政工作的比例相对于其他所有制的企业最高,为21.6%,过去为工人和其他身份的比例相对最低,分别为0.3%和1.0%;三资企业的厂长(经理)过去从事技术工作的比例相对最高,为36.1%,过去为党政干部的比例相对最低,为13.9%;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过去为管理人员、普通工人和从事其他工作的比例相对最高,分别为55.9%、4.0%和4.3%,过去为技术人员的比例相对最低,为17.8%。这表明,从总体上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党政干部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家的主要来源;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来看,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来自党政干部的相对多一些;三资企业的厂长(经理)来自技术人员的相对多一些;而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来自管理人员又相对多一些。

表1 我国企业家的来源构成(%)

党政干部 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工人

其他

93 94 93 9493 94 93949394

总体情况

22.520.3

36.0

29.8

37.647.31.9

0.92.0 1.7

国有企业

24.021.6

38.5

31.6

35.245.51.2

0.31.2 1.0

集体企业

19.018.1

24.8

17.8

46.255.95.5

4.04.5 4.3

三资企业- 13.9- 36.1- 46.5 -1.5-2.0

与1993年的调查结果相比,1994年我国企业家的来源构成中,管理人员的比例有了明显的上升,在总体上增加了9.7个百分点;在国有企业中增加了10.3个百分点。这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家的来源构成正在发生较快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充实到企业家队伍中来,从整体上使我国企业家队伍的结构得到了改善。

(二)企业家的角色意识正在形成。在我们的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您是否认为自己是一名企业家?”回答的结果如表2所示:从总体上看,有62.3%的人认为自己是一名企业家,18.0%的人认为自己不是,另有19.7%的人表示不清楚;从不同所有制的情况来看,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们认为自己是企业家的比例最高,为66.9%,国有企业次之,为61.2%,三资企业相对最少,为59.6%。这表明,多数厂长(经理)作为企业家的角色意识正在形成,同时,对企业家的界定,仍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表2 对自己是否是企业家的判断(%)

是不是 不清楚

总体情况62.3 18.019.7

国有企业61.2 19.019.8

集体企业66.9 15.217.9

三资企业59.6 17.223.2

(三)主张企业家与行政级别脱钩从而走职业化的道路是厂长(经理)们的主流意向。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家对企业的厂长经理实行行政化管理,他们的地位和职权都按一定的行政级别进行限制和区分。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厂长(经理)们又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呢?如表3所示,当问及厂长(经理)们对于“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是否同意时,表示“同意”的占41.7%;另有8.0%的人表示“不同意”。由此看来,明确表示不同意取消企业行政级别的厂长(经理)的比例已相当小。这表明,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是厂长(经理)们的主流意向。另外50.3%的厂长(经理)回答“无所谓”,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矛盾的心态,以及8.0%的厂长(经理)对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明确表示不同意,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企业家对行政部门的依赖关系一时还很难改变。

表3 厂长(经理)对于取消企业行政级别的态度(%)

同意 不同意 无所谓

总体情况 41.7 8.050.3

国有企业 38.1 9.352.6

集体企业 46.6 5.847.5

三资企业 54.5 3.042.5

从不同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的回答情况来看,三资企业的厂长(经理)表示同意的比例相对最高,为54.5%,表示不同意的比例相对最低,为3.0%;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表示同意的比例相对最低,为38.1%,表示不同意的比例相对最高,为9.3%;集体企业居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们与行政部门的依赖关系较之三资和集体企业要更强一些。

从某种意义上讲,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按照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性要求对待企业家,是从行政性企业领导迈向职业企业家的第一步。所以,“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与企业家职业化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当我们进一步问及厂长(经理)们对于“我国企业家走职业化道路”的态度时,得到的回答如表4所示:65.0%的人表示“同意”;8.2%的人表示“不同意”;26.8%的人表示“无所谓”。这表明,赞成“我国企业家走职业化道路”的意见明显占多数,因而它也代表了厂长(经理)们的主流意向。比较不同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回答的情况,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表示同意的比例相对最高,为68.7%;国有企业次之,为63.7%;三资企业相对最低,为62.4%。总的来看,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厂长(经理)赞成“我国企业家走职业化道路”的比例都在60%以上。

表4 厂长(经理)对于我国企业家走职业化道路的态度(%)

同意 不同意 无所谓

总体情况 65.0 8.226.8

国有企业 63.7 8.827.5

集体企业 68.7 6.025.3

三资企业 62.4 9.627.9

二、我国企业家的事业心与志向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企业家在职业选择上的意向和事业上的追求以及座右铭的调查,我们发现,尽管我国企业家尚处在成长和发展的初期阶段,但他们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都是很强的,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

(一)企业家们在职业选择上的意向。从择业意向上,可以看出企业家对自身职业的热衷程度与敬业精神。当问及:“假若您能完全自由地选择工作(或职务),您的选择是什么?”,得到的回答如表5所示:总体上有62.5%的厂长(经理)倾向于作各类企业的负责人或自办企业,有14.7%和15.1%的厂长(经理)分别倾向于作政府部门领导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另有6.6%和1.1%的厂长(经理)分别倾向于作普通工作人员、科研人员或教师。这表明,多数厂长(经理)对企业家职业是情有所钟的。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情况来看,三资企业的厂长(经理)倾向于作各类企业的负责人或自办企业的比例相对最高,为74.3%,集体企业的比例相对次之,为69.5%,国有企业的比例相对最低,为59.1%。这表明,参与市场的程度和能力越高,企业家对自身的职业也就越热衷。

表5 厂长(经理)们在职业选择上的意向(%)

总体情况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

国有企业负责人 21.4 25.39.3 5.5

政府部门负责人 14.7 15.913.4

10.6

专业技术人员15.1 17.17.610.6

民办公司、合资企业负责人18.714.925.940.2

自办企业 22.418.934.328.6

普通工作人员 6.66.6 9.3 3.5

科研人员或教师1.11.3 0.3 1.0

(二)企业家们在事业上的追求。企业家的事业追求是否与企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极大地影响着企业家的职业热情和企业的活力。从企业家们对“作为厂长(经理),您在工作中最想得到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便可了解其在事业上的追求。我们的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从总体上看,追求“企业的发展”的比例为83.6%,占绝大多数;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情况来看,国有、集体和三资企业的厂长(经理)们追求“企业的发展”的比例,分别为84.0%,84.9%和81.8%,也都是占绝大多数。由此可见,“企业的发展”,是绝大多数企业家在事业上的追求,也是我国企业振兴的希望所在。

表6 厂长(经理)们在事业上的追求(%)

总体情况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

企业的发展

83.6

84.084.9

81.8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 11.1

11.8 9.19.4

满足个人事业成就感3.9

3.0 5.17.4

高收入0.6

0.5 0.90.5

晋升机会 0.4

0.4

- 0.5

其他 0.40.2 - 0.5

提高个人知名度0.00.0 - 0.0

(三)我国企业家的座右铭。座右铭是人的行为及价值取向的主观表达,因而我们也对我国企业家的座右铭进行了调查。调查以开放问卷的方式,获得企业家座右铭1566条,按每条座右铭的中心思想分为八类:(1)理想抱负、自我实现类;(2)奉献社会、奉献人类类;(3)经营理念与道德类;(4)公共关系、群众观念类;(5)改革、发展与进取类;(6)个人素质修养与提高类;(7)目标崇拜类;(8)时间观念及其它类。如表7所示,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改革、发展与进取是当今我国企业家行为表现的主流;修身、理念与奉献是我国企业家价值取向的特征。企业家的角色意识正在觉醒和强化,但职业目标还需进一步明确。

表6 我国企业家的座右铭统计分析(%)

注:此表中的频数和百分比系指占所有填答了座右铭的子样本的频数和百分比,这个子样本的样本量为1566。

第一、企业家行为取向的主流。从统计结果看,我国企业家座右铭属改革、发展、进取类的占样本总数的37.7%,居第一位。这表明,在当今改革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主流的时代,企业家的行为特征亦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如,“敬业、诚信、奋斗”,“永远进取”,“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愈挫愈奋”等等,表现出企业家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挫折失败,勇于奋斗、乐于奋斗的行为与精神风貌。又如,“创新是企业永保青春活力的源泉”,“发展是硬道理”,“走改革的路,向前看”等,表现出企业家改革与发展的信心与勇气。企业家的行为表现出改革、发展、进取的主流,还表明在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家能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甘于满足现状,敢于突破旧的经济体制,通过改革、创新、发展来振兴企业、繁荣经济。

第二、企业家价值取向的主要特征。此次调查中,许多企业家的座右铭反映出他们的价值取向,其中属提高个人素质及修养方面的占样本总数的26.4%,属经营理念与道德方面的占9.6%,属奉献社会、奉献人类方面的占9.1%。企业家是经营管理的专家,需要特殊的知识与技能。企业家把个人素质的提高与加强修养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表明我国企业家职业化的意识正在萌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压力对企业家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务实、学习、探索是企业家个人素质与修养追求的核心。在个人修养方面,有50.0%以上的企业家把务实、不断学习、探索作为座右铭。如“实事求是是为人之本”、“务实效而不为虚名”、“人贵有自知之明”、“多学习,多实践,多探索”等等,表明我国企业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崇尚实际而不求空想,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取向,注重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及经营管理能力以适应激烈竞争的要求。这是我国企业家不断成长的可贵标志。

(2)诚信、从严管理、人才观念是经营理念与道德的中心。在企业家表现出的经营理念与道德方面,有65.0%以上的企业家把诚信、从严管理、人才做为自己的座右铭,如“以诚为本”、“从严管理”、“实实在在经营”、“创新、优质、诚实”、“严乃治厂之本,失严便失于治”、“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等,表现出了企业家对职业理性的思考,把诚信作为企业立足的根本的同时,也作为企业家自己立身的根本;把从严管理、严格要求做为治厂与经营管理之法的同时,也对自身素质提出了严格的标准;认识到人才是企业的根本和取胜的法宝,这是企业家已把追求资金、原料与政策的眼光转向了人才这个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也是企业家素质提高的一个显著表现。

(3)乐于奉献是我国企业家行为与价值取向的升华。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国富民强是企业家的根本职责”、“人活着是要有奉献精神的”、“为社会做点功德”等,表现出我国企业家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实业报国、事业兴国的志向和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表现出了企业家高尚的精神境界。

第三、企业家的自我实现意识的强化。从此次调查中发现,我国企业家有着较强的自我实现意识,把追求事业的成功,铸就人格的完善和实现人生的理想作为座右铭,此类占样本总数的8.0%。如“理想和追求铸成人格,开拓和创新铸就事业”、“走自己的路”、“无限风光在险峰”、“要想事业成功必须付出一切个人利益”、“天生我才必有用”、“有志者事竞成”、“没有成就的人等于死亡”等等,表现出我国企业家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这种自我实现意识的强化是以事业为基础,以事业成功为目标,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家形成优良的敬业精神,以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而成就事业的献身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我国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四、注重公共关系,团结职工群众。公共关系是企业生存的环境基础,良好的群众关系也是企业家发展的前提。此次调查中,有占样本总数6.1%的企业家是以公共关系的改善、团结职工群众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座右铭的。如“信誉第一”、“和”、“依靠集体的力量”、“集百人之见可以决大计”、“以诚待人能得到人以诚待我”、“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别人”、“群众是成功之母”等等,这表明,我国企业家摆脱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只管生产、不问市场,只抓产量、不顾形象的封闭落后的状况,开始注重企业形象和企业家自身的形象,注重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开展民主管理、实行民主决策,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的内外环境。这是我国企业家成长过程中又一个大的进步。在整个调查中,那种唯我独尊、目空一切的座右铭表达几乎没有,这其中既有中华民族谦逊的传统美德在起作用,也有经营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客观要求的内在动因,也表明我国企业家把善于协调内外力量和调动集体智慧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并上升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对于我国企业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化、民主化管理,促进企业大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我国企业家的人才与信息意识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企业家的经营活动不仅需要高质量的人才,而且也需要迅速获取大量的信息。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企业家的人才和信息意识也正在加强。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家最需要的人才。当问及“您的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时,企业家们的选择结果如表8所示:从总体上看,企业家最需要的是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其比例分别为60.1%、53.1%和43.6%。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情况来看,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们最需要管理干部的比例相对最高,为60.3%,最需要技术人员的比例相对最低,为52.7%,最需要销售人员的比例相对居中,为43.8%;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们最需要技术人员的比例相对最高,为63.4%,最需要销售人员的比例相对最低,为37.5%,最需要管理干部的比例相对居中,为60.0%;三资企业的厂长(经理)们最需要销售人员的比例相对最高,为50.2%,最需要管理干部的比例相对最低,为54.1%,最需要技术人员的比例相对居中,为53.2%。这表明国有企业迫切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竞争挑战的专业经营管理人才。集体企业多为乡镇企业,技术力量最为短缺,从而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三资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与技术水平较高,急需的是开拓市场,因而最需要的是销售人才。

表8 现阶段我国企业家最需要的人才调查(%)

总体情况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三资企业

管理干部60.160.3

60.0

54.1

技术人员53.152.7

63.4

53.2

销售人员43.643.8

37.5

50.2

公关人员17.016.6

19.7

15.1

会计、统计人员 8.9 8.6

10.4

8.3

其他3.7 3.92.8

2.9

注:此题为多项选择,表中数据不能简单相加。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家获取信息的主要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系统和传播媒介是企业家竞争决胜的耳目。我们在调查问卷中列出11种主要的信息传媒,请企业家从中选出自己获取信息量较多的媒体。调查显示,在目前,各种报刊、电视和电台等大众传播媒介,是我国企业家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传播媒体都被57%以上的企业家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其中,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最受企业家们的欢迎,分别被70%以上的企业家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具体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企业家获取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名称 百分比(%)

中央电视台

87.9

经济日报 80.4

人民日报 71.4

经济参考报

68.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57.5

工人日报 49.9

科技日报 41.1

中华工商时报 37.4

光明日报 34.5

中国青年报

31.7

其他

37.8

注:1.此题是多项选择题,表中数据不能简单相加;

2.“其他”媒介,主要是各地的地方报刊、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

四、我国企业家的工作紧张情况和身体状况

为了了解现阶段我国企业家的工作紧张程度,我们主要对企业家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和身体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在我国,企业家从事着高度紧张的工作,企业家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一)我国企业家每天的工作时间。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您平均每天工作多长时间?”对此,厂长(经理)们回答的情况如表10所示:工作8小时或8小时以下者为2.0%;工作8-10小时者为35.7%;工作10-12小时者为43.3%;工作12小时以上者为19.0%。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98%的人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62.3%的人平均的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另有19.0%的人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这就反映出,我国企业家平均每天的工作是相当紧张的。比较不同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们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平均每天工作在8小时以上者,集体企业的比例相对最高,为98.3%;国有企业次之,为98.2%;三资企业的比例相对最低,为94.5%。比较不同规模企业厂长(经理)们每天工作的时间,又可以看出,平均每天工作在10-12小时和12小时以上者,大型企业的比例相对最高,分别为48.7%和19.8%;中型企业的比例相对居中,分别为40.8%和18.9%;小型企业的比例相对最低,分别为34.6%和16.9%。这就表明,企业的规模越大,厂长(经理)们的工作便越紧张。

表10:企业家们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调查(%)

总体 国有 集体三次 大型 中型 小型

情况 企业 企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8小时或8小时以下 2.0 1.81.7 5.5 1.02.3 4.3

8小-10小时 35.7 37.0

29.735.530.5

38.044.2

10-12小时 43.3 44.2

40.343.048.7

40.834.6

12小时以上 19.0 17.0

28.316.019.8 18.9 16.9

(二)我国企业家的身体状况。调查结果还显示,几种与工作紧张有关的疾病在我国企业家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患神经衰弱者的比例相对最高,为26.9%;其次是慢性胃炎,为24.1%;再次是高血脂症,为17.6%;第四是高血压,为16.4%。这表明企业家的工作是高度紧张并具有相当风险的,企业家的身体健康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心。

表11:企业家所患疾病调查(%)

病症 患者比例(%)

神经衰弱 26.9

慢性胃炎 24.1

高血脂症 17.6

高血压

16.4

冠心病

13.8

动脉硬化 10.9

其他 10.4

溃疡病8.0

白内障2.3

注:此题为多项选择,表中数据不能简单相加。

五、现阶段我国企业家的行为取向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发展的倾向已很明显,但增加职工收入和与有关部门协调关系仍是一些企业家主要的行为特征。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家认为最重要的经营目标。表12所概括的就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家对经营目标的认定情况。我们所提的问题是:“在下列经营目标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从回答的情况来看,排在前三项的是增加职工收入、追求最大利润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它们的比例分别为43.8%、40.7%和38.4%。从不同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们的选择来看,在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们中,排在前三项的也是增加职工收入、追求最大利润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它们的比例分别为47.7%、40.7%和37.2%;在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们中,排在前三项的则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增加职工收入,它们分别为41.4%、40.0%和39.4%;在三资企业的厂长(经理)中,排在前三项的是提高市场占有率、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和追求最大利润,它们分别为52.3%、44.0%和42.4%。这表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厂长(经理)们的经营目标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企业家的职业目标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表12 企业家认为最重要的经营目标(%)

总体情况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

增加职工收入

43.8 47.7 39.430.2

追求最大利润

40.7 40.7 32.642.4

提高市场占有率 38.4 37.2 40.0

52.3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3.2 31.0 41.4

44.0

扩大企业规模

27.5 26.3 36.5

21.2

完成承包任务

14.8 17.1 10.0

9.9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家在其经营活动中主要投入精力的工作。企业家在

其经营活动中主要投入精力的工作是什么,不公反映了企业家的工作重点,而且也可以反映企业家的行为特征。如表13所示:从总体上看,企业家在经营活动中主要投入精力的工作为“寻找新的发展机会”的比例是最高的,为42.7%;其次是“企业内部管理”,为27.3%;再次是“销售”,为14.5%;第四是“与有关部门协调关系”,为9.1%;第五是“基建或技改项目”,为4.4%;最后是“其它”,为2.0%。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情况来看,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们主要投入精力的工作为“与有关部门协调关系”的比例相对最高,为10.0%,为“销售”的比例相对最低,为13.6%,为“企业内部管理”的比例相对居中,为27.8%;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们主要投入精力的工作为“寻找新的发展机会”的比例相对最高,为44.2%,为“企业内部管理”的比例相对最低,为25.4%,为“与有关部门协调关系”的比例相对居中,为7.7%;三资企业的厂长(经理)们主要投入精力的工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和“销售”的比例相对最高,分别为32.0%和25.1%,为“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和“与有关部门协调关系”的比例相对最低,分别为33.0%和4.4%。

表13 企业家在其经营活动中投入精力最多的工作(%)

总体情况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

寻找新的发展机会42.7

42.144.233.0

企业内部管理27.3

27.825.432.0

销售14.5

13.615.125.1

与有关部门协调关系

9.1

10.07.7 4.4

基建或技改项目

4.4

4.5 5.1 3.4

其他 2.0

1.9 2.6 2.0

可见,现阶段我国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发展的倾向已很明显,但增加职工收入和与有关部门协调关系仍是一些企业家,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主要的行为取向。通过对现阶段影响我国企业家继任现职的主要因素、企业家的主要任命方式、企业家的个人收入与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关系等问题的调查,我们便可进一步发现,企业家们这几种行为取向的同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企业家的权力和利益决定既要依赖市场,又要依赖职工和政府的表现。

(三)现阶段影响我国企业家继任现职的主要因素。影响企业家能否继任现职的最主要因素,概括在表14中。从总体上看,认为是“企业的经营状况”的比例为74.3%,排在第一位;是“主管部门的评价”的为18.8%,排在第二位;是“本企业职工的评价的为6.1%,排在第三位;“社会名声”排在第四位,为0.8%。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选择的比较中,国有企业选择“主管部门的评价”的比例相对最高,为21.3%,选择“企业的经营状况”的比例相对最低,为72.0%,选择“本企业职工的评价”的比例相对居中,为6.2%;集体企业选择“本企业职工的评价”的比例相对最高,为8.4%,选择“主管部门的评价”的比例相对最低,为10.4%,选择“企业的经营状况”的比例相对居中,为78.3%;三资企业选择“企业的经营状况”的比例相对最高,为85.9%,选择“本企业职工的评价”的比例相对最低,为3.0%,选择“主管部门的评价”的比例相对居中,为11.1%。

表14 对企业家能否继任现职最有影响的因素(%)

总体情况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

企业的经营状况 74.3

72.078.385.9

主管部门的评价 18.8

21.310.411.1

本企业职工的评价6.16.2 8.4 3.0

社会名声0.80.5 2.9

-

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对我国企业家能否继任现职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企业的经营状况、主管部门的评价和本企业职工的评价。由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主要决定于市场,这就表明我国的厂长(经理)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已占绝对优势。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情况来看,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对主管部门的依赖程度相对最高,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最低,对职工的依赖程度相对居中;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对职工的依赖程度相对最高,对主管部门的依赖程度相对最低,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居中;三资企业的厂长(经理)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最高,对职工的依赖程度相对最低,对主管部门的依赖程度相对居中。

(四)“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命”仍是我国企业家的主要任命方式。通过对厂长(经理)任命方式的调查,我们发现,包括三资企业在内相当比例企业的厂长(经理)仍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这就表明,“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命”仍是我国企业家的主要任命方式。如表15所示,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厂长(经理),总体比例1993年为85.8%,1994年为75.3%,下降了10.5个百分点;国有企业的比例1993年为92.2%,1994年为86.0%,下降了6.2个百分点;集体企业的比例1993年为75.3%,1994年为58.4%,下降了16.9个百分点;三资企业的比例1993年为48.6%,1994年为33.3%,下降了15.3%个百分点(见表16)。尽管与1993年相比,1994年各种所有制企业的这一比例都明显减少了,但总体为75.3%以及国有和集体企业分别为86.0%和58.4%的比例,显然是相当高的。由于绝大多数的厂长(经理)还要由“上级主管”部门”来任命,前者也就必然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后者。

表15 厂长(经理)的任命方式(%)

表16 94年与93年相比厂长(经理)任命方式变化情况

总体情况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

上级主管部门任命-10.5-6.2

-16.9

-15.3

职代会选举,上级任命 +2.7+3.0+4.6+2.8

投标 -0.7-0.5-2.1-0.7

董事会任命 +7.3+2.4

+13.0

+13.4

其他 +l.4+1.3-1.4-0.6

注:“—”号表示减少的百分点,“+”号表示增加的百分点。

(五)现阶段我国企业家的个人收入与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关系。就企业家们自己判断,他们中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与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关系已“非常密切”或“密切”。如表17所示,从总体上看,企业家对其个人收入与企业经营状况好坏关系的判断是:有32.7%的人认为“非常密切”,46.7%的人认为“密切”,17.1%的人认为“不密切”,3.5%的人认为“无关”。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情况来看,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们的个人收入水平与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关系相对最为密切,其“非常密切”和“密切”的比例分别为40.6%和49.7%,“不密切”和“无关”的比例分别为8.6%和1.1%;三资企业相对次之,其“非常密切”和“密切”的比例分别为33.7%和47.0%,“不密切”和“无关”的比例分别为15.3%和4.0%;国有企业相对最差,其“非常密切”和“密切”的比例分别为31.7%和46.0%,“不密切”和“无关”的比例分别为18.4%和3.8%。这种现象反映了在国有企业中企业家的责、权、利还难以统一,这不利于充分调动国有企业家们的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国有企业的活力。

表17 企业家个人的收入与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关系(%)

总体情况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

非常密切32.7 31.740.6

33.7

密切46.7 46.049.7

47.0

不密切 17.1 18.48.615.3

无关3.53.81.1 4.0

六、我国企业家成长的环境明显好转,但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家所面临的体制环境。现代企业和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均有赖于企业家。这是因为,企业家是凭借其特殊的资质和精神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善于发现和利用市场机会和经营管理企业的行家。所以企业家不仅具有极强的专业特质,同时也具有付出较多、责任和风险较大的职业特质。因此企业家的才能、责任和风险也就需要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些因素构成了企业家成长的体制环境。

现阶段我国企业家对其才能、责任和风险所获“回报”及其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的满意程度怎样呢?如表18所示,与1993年相比,尽管企业家们对其才能、责任和风险所获“回报”及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满意程度皆相对有所提高,但是满意程度还是偏低的。对“自己的才能、责任和风险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这一问题,只有3.7%的人回答“全部得到回报”;67.5%的人回答“部分得到回报”;28.8%的人回答“基本得不到回报”。对自己的经济地位感到“满意”的比例仍只有29.5%;而感到“不满意”的比例有36.7%,后者比前者多出7.2个百分点。相对而言,企业家们对其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满意程度就要高一些。如表中的数据所示,对其政治和社会地位感到“满意”的比例分别为53.7%和51.7%;“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1.2%和15.1%。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情况来看,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们对其才能、责任和风险所获“回报”及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满意程度相对最高;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们的满意程度相对最低;这种状况若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将受到严重影响。

表18 企业家对其才能、责任和风险所获“回报”及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满意的满意程度(%)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当前,企业家这一职业在我国还具有较高的社会风险。当问及“在您当厂长(经理)期间,曾受到过几次人身威胁或伤害?”,企业家们的回答情况如表19所示:受到过威胁或伤害的企业家竟高达50.9%;其中受到过三次以上威胁或伤害者亦有28.3%。比较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情况,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在任职期间曾受到人身威胁或伤害者的比例相对最高,为53.5%,其中曾受到过三次以上威胁或伤害者高达29.9%;三资企业的这一比例相对最低,为37.8%,其中受到过三次以上威胁或伤害者为16.8%;集体企业的情况居中。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阶段我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的社会环境还亟待进一步改善。

表19 厂长(经理)在任期间受到人身威胁或伤害的情况(%)

总体情况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

没有49.146.554.662.2

一次10.410.9 8.4 11.7

二次11.211.6 10.18.2

三次以上28.329.9 26.016.8

顾问:孙尚清 王梦奎 陈清泰

调查主持:郭振英 卫东 李克穆

调查指导:谢伏瞻 丁宁宁 陈全生 陈重 邱晓华 雷世俊 樊纲 谢悦

报告撰写:杨再平 蒲淳 李兰 李华 相东

数据处理:纪秋发 况海涛 张泰

标签:;  ;  ;  ;  ;  ;  

现阶段中国企业家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1995年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_三资企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