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降低肌注黄体酮致臀部硬结发生率的观察效果论文_司谞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评价品管圈(QCC)活动在改善肌注黄体酮致臀部硬结发生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8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对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臀部硬结发生率圆员QCC、团队精神、责任荣誉、协调沟通、质量意识、脑力开发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实施后臀部硬结发生率降低且圈员工作能力评分明显提高,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利于并发症的降低、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提高,整体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推行价值。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肌注黄体酮;臀部硬结;工作能力;护理工作质量

引言:

先兆流产患者需要进行黄体支持,而肌注黄体酮是主要给药途径,具有价格低、疗效显著等优势[1]。但是,肌注黄体酮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易导致局部硬结以及肿痛类问题,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以及药物吸收效果、预期治疗目标的实现[2]。针对臀部硬结问题,一般通过湿热敷进行硬结干预[3]。QCC是同一场所工作人员针对相同问题所组建的团队工作模式,在分工合作的同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进行工作改进和完善,达到护理工作目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相关资料指出,品管圈活动利于降低肌注黄体酮致臀部硬结发生率,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4]。基于此,本文就我院肌注黄体酮实施品管圈活动期间臀部硬结发生率以及小组成员工作能力情况进行实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实验对象为妇科先兆流产接受肌注黄体酮治疗患者,病例选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2015年1-12月的90例患者为活动前,2016年1-12月的90例患者为活动后,总计180例。活动前:患者年龄在21-42岁,年龄均值(27.60±2.30)岁;初次受孕患者68例,多次受孕患者22例。活动后:患者年龄在21-40岁,年龄均值(27.80±2.60)岁;初次受孕患者66例,多次受孕患者24例。活动前后先兆流产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成立QCC小组。选择妇科8名人员组成小组,小组成员均为女性,年龄在22-42岁之间,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名、护士4名,圈名为“爱心圈”。(2)计划。选定主题后召开QCC会议,会议针对先兆流产既往工作进行总结,查找工作问题以及臀部硬结解决方案。拟定活动计划,对活动日期、工作情况加以分配,收集活动实施前工作开展现状,综合分析护士、药物等因素,并总结改善方案,提出护理干预措施。(3)实施。热疗——肌注黄体酮后(2-3h)对注射部位进行热毛巾外敷,时间以30min为宜,每天2次,在此基础上进行注射部位远红外线照射,时间以30min为宜,每天2次。改进注射方法——注射前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使注射部位、皮下组织同侧移1.5cm左右,进行局部皮肤绷带固定处理,在拔针后迅速松开避免药物外渗问题,注射器抽吸药液后吸入0.3ml空气,注入药液后注入空气。活动指导——卧床直腿抬高,并和屈膝进行交替运动,每次10min为宜,2h进行1次。工作弹性安排——综合患者的数量、护理工作量等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弹性排班,保证护理工作质量。(4)标准化。针对工作流程、培训工作的开展等情况进行合理的修订,要求护理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完成肌注流程,强化年轻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培训,并安排带教老师、护士长等人员完成培训工作考核,在纠正工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5)处置。检讨、改进,并明确未来工作目标、努力方向。

1.3观察指标

记录QCC活动前后臀部硬结发生率以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包括团队精神、责任荣誉、协调沟通、质量意识等)评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包完成此次实验前后数据统计学计算。臀部硬结发生率以%形式展开,X2检验;团队精神、责任荣誉、协调沟通以及质量意识等综合素质评分结果以形式展开,t检验。P<0.05的情况下,说明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品管圈活动前后臀部硬结发生率结果对比

活动前、活动后组间臀部硬结发生率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活动后臀部硬结发生率明显低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早孕阶段需要进行黄体酮补充,但是组织吸收慢,组织内堆积情况明显,长期肌注导致明显的局部疼痛,加上药物吸收较慢,导致硬结问题明显,影响药物效果。品管圈活动注重全员的参与性,并共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重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处理,整体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品管圈活动主要包括组成小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完成工作标准化以及处置几个方面,在明确了工作重点、问题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工作质量的提高[5]。

此次实验就品管圈成员活动前后以及先兆流产患者活动前后相关实验指标结果进行对比,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前臀部硬结发生率为17%、QCC手法(6.5±1.2)分、团队精神(7.3±1.2)分、责任荣誉(6.6±1.2)分、沟通协调(6.8±1.0)分、质量意识(6.2±0.8)分、脑力开发(7.0±1.3)分。品管圈活动后臀部硬结发生率为4%、QCC手法(9.0±1.0)分、团队精神(9.3±0.5)分、责任荣誉(9.2±0.8)分、沟通协调(9.2±0.8)分、质量意识(9.2±0.8)分、脑力开发(9.8±0.2)分。经统计学计算,品管圈活动后明显优于活动前,P<0.05。

结语: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整体上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并在活动期间培养了工作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工作主动性、沟通技巧,提高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利于临床实施。

参考文献:

[1]高红娟,张建红.品管圈活动降低肌注黄体酮致臀部硬结发生率的观察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7):2450-2453.

[2]桂习侣,程璟,姜晓露等.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黄体酮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J].护理学杂志,2015,30(4):70-71.

[3]万莉英.品管圈活动对患者黄体酮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1):1529-1530,1531.

[4]林雅,曹少珍,余少芬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黄体酮肌内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233-234.

[5]陈巧巧.护理干预和注射方式对预防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肌注黄体酮臀部硬结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4):603-604.

论文作者:司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降低肌注黄体酮致臀部硬结发生率的观察效果论文_司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