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学检查结果及意义研究论文_尹世芬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学检查结果及意义研究论文_尹世芬

达州市中心医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学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均进行听力学检查,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在55例(110耳)中证实有分泌性中耳炎的97耳,其中气导ABR的V型波反应阈正常13耳,轻度异常50耳,中度异常34耳。骨导ABR的V型波反应阈正常92耳,V型波潜伏期为6.58±0.26ms;异常5耳。1000 Hz鼓室导抗图正常4耳,异常93耳;226 Hz鼓室导抗图正常18耳,异常79耳;镫骨肌声反射引出22耳,未引出75耳;畸变产物耳声反射(DPOAE)通过28耳,未通过69耳。结论 听力学检查结果对于诊断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学检查;临床意义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是以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传导功能障碍,极大的影响到语言发育,导致语言交流和学习困难。因此,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对于其正常发育、健康成长尤为重要[1]。本研究通过分析听力学检查结果,探讨听力学检查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的方法和意义,现予以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我院耳鼻喉科听力室接受听力学检查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选取55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1例(62耳),女性24例(48耳);年龄5—10岁,平均年龄(7.3±1.4)岁。所有患儿均经颞骨CT检查证实,有97耳存在鼓室积液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有13耳无鼓室积液为正常耳。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纯音测听、鼓室导抗图测试、镫骨肌声反射检查、畸变产物耳声反射(DPOAE)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BR)气导检查等听力学检查。所有测试在标准隔声电屏蔽室内进行,采用丹麦Madsen公司生产的Conera型听力计进行纯音测听;采用ZODIAC 901型中耳分析仪进行声导抗图及镫骨肌声反射测试;采用ICS CHARTRPA-800型检测仪进行气导检查;采用美国IHS耳声发射仪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反射(DPOAE)测试。

评估标准[2-3]:

① 纯音测听 按照Clark分级表评价听力损失程度。

② 声反射阈值检查 结果分为引出和未引出。

③ 畸变产物耳声反射(DPOAE)测试 结果由检测仪直接给出PASS或者REFER。

④ 气导ABR的V型波反应阈≤30 dB nHL为正常;31—45dB nHL为轻度异常;>45dB nHL为中度以上异常。

⑤ 骨导ABR的V型波反应阈≤10 dB nHL为正常;11—20dB nHL为轻度异常;>20dB nHL为中度以上异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⑥ 1000 Hz鼓室导抗图 出现在基线上方正峰,峰值>0.2 mmho、峰压>-150daPa时为正常值,若出现双峰则以峰值大的计算;正常峰压值为A型,低峰值为As型,无峰值为B型,低于-100daPa负压型为C型,其中以A型为正常,其它类型均为异常。

⑦ 226 Hz鼓室导抗图 A型测试范围(-100daPa—+100daPa),峰值幅度0.3—1.6 mmho;低峰值为As型,无峰值为B型,低于-100daPa负压型为C型,其中以A型为正常,其它类型均为异常。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分析所有患儿各项检测结果。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在55例(110耳)中证实存在鼓室积液确诊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97耳,纯音测听气骨导差87耳,听力正常10耳。气导ABR的V型波反应阈正常13耳,轻度异常50耳,中度异常34耳;其中正常与轻度异常的Ⅰ—Ⅴ波间期无明显变化,而中度异常的Ⅰ—Ⅴ波间期明显缩短,与另外两种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导ABR的V型波反应阈正常92耳,V型波潜伏期为6.58±0.26ms;异常5耳,V型波潜伏期为7.18±0.31ms。气导反应阈与骨导反应阈同步升高,但骨导反应阈升高幅度低于气导;正常V型波潜伏期短于异常。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00 Hz鼓室导抗图正常4耳,异常93耳;226 Hz鼓室导抗图正常18耳,异常79耳;镫骨肌声反射引出22耳,未引出75耳;畸变产物耳声反射(DPOAE)通过28耳,未通过69耳。

3讨论

目前,临床上进行力学检查主要采用纯音测听、鼓室导抗图测试、镫骨肌声反射检查、畸变产物耳声反射(DPOAE)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BR)气导检查等方式。其中纯音测听和鼓室导抗图测试结果一致时,即可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但是如果出现结果相矛盾时,需采取更多的相关检测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镫骨肌声反射检查对于传音结构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准确判断是否存在传导性耳聋。畸变产物耳声反射(DPOAE)测试可用于检测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效果。听性脑干反应(ABR)气导检查具有客观、无创、不需患儿配合等特点,能够准确反映听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功能的完好程度,但是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如其它方式应用简便[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上述几种临床上常用的听力学检查方式的检测结果基本相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中气导反应阈与骨导反应阈同步升高,但骨导反应阈升高幅度低于气导;正常V型波潜伏期短于异常。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作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吴锋,胡兵,孟彬彬.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6):3944-3946.

[2]廖剑绚,周芝芳,李明.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学检查结果分析及意义探讨[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13(3):433-435.

[3]郑燕青,范有武,林海鹏,等. 分泌性中耳炎婴儿听力检测结果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7,25(5):1-2.

[4]高映勤,林垦,马静,等.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学检测及综合治疗[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19(5):261-263.

论文作者:尹世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4

标签:;  ;  ;  ;  ;  ;  ;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学检查结果及意义研究论文_尹世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