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焊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论文_张福伟

浅谈焊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论文_张福伟

山东省肥城市高级技工学校 271600

摘 要:焊接专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学历人才的研究开发,更需要广大一线劳动者的应用和操作,而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正是中等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社会对焊接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对其素质和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焊接专业的建设必须适时地进行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中职学校 焊接专业 改革

焊接是制造业中一种重要的加工工艺,它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连接。因此,培养大批不同层次、适应现代焊接生产发展和技术要求的高素质焊接专业技术工人,是职业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目前焊接教学模式在众多职业学校还比较落后,教学环境差、师资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焊接专业应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与需求,不断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师团队的建设进行及时的调整。

一、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

中职焊接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应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根本,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中职焊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 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依托国家职业标准、行业职业标准、企业认证标准,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构建职业标准与中职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贯彻“多维度”工学结合的观念,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授课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将工学结合思想渗透到课程的各个方面。实现校企共同参与,制订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共同授课和编写教材,由企业人员承担工作过程或与生产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教学地点可设在企业生产现场;实现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

二、加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焊接专业的技术人才更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方面大力改革,通过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焊接专业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端,通过在企业中、实训场地中的情景教学,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与职业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使焊接专业学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够实现有效衔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毕业时同时获得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此外,要为学生的实训活动与顶岗实习安排充足的时间,使焊接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够取得实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使其符合企业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就业。

三、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

根据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适应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安排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实习,鼓励专业教师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增强实践能力。按照“培养与引进并重、学历教育与能力提升并举、师德教育与业务提高并进”的方针,一方面实施“双师型”教师引进、培养培训计划、骨干教师引进与培养计划,并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到企业实习,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线人员等共同指导学生;另一方面,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育能力的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兼职教师,来学校承担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或在企业指导学生实习。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和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努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建设高水平多功能的实训基地

为了切实提升焊接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必须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之后,分模块、分层次地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在焊接设备使用、焊接方法、焊接工艺等方面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使焊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焊接实习相结合,使焊接实践教学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来,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五、建立专业的职业能力考核与评价体系

焊接专业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在考核与评价学生时,要作出全面性、综合性的评价,综合考量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水平,以职业发展要求为方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要不断更新考核的形式与方法,使考试的形式与方法更具选择性和多样性。

现阶段,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需要得到全面提高,以培养出更多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职业技术人才。职业学校的“焊接专业”建设需要在“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引领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职业技术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永胜 吕迎 张敬强 庄明辉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2010,(1)。

[2]闰焉服 刘建萍 冯丽 张柯柯 焊接专业教学改革思考[J].科技资讯,2008,(6)。

论文作者:张福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浅谈焊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论文_张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