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职工帮扶新机制,打造服务职工升级版论文_刘强

探索职工帮扶新机制,打造服务职工升级版论文_刘强

钱矿公司准备工程一队工会主席

摘要:职工困难帮扶服务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能,是工会维护职工经济权益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公司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帮扶机制不断完善,帮扶制度不断健全,帮扶管理不断规范,帮扶内涵不断丰富,帮扶外延不断拓展。

关键词:工会 职工 保障体系

职工困难帮扶服务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能,是工会维护职工经济权益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公司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帮扶机制不断完善,帮扶制度不断健全,帮扶管理不断规范,帮扶内涵不断丰富,帮扶外延不断拓展。特别我公司工会“手牵手、创和谐”基金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工会组织替党政分忧、为职工解难的工作理念。

一、建立职工困难帮扶服务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1.职工队伍现状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煤炭黄金十年期间,职工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职工队伍成分呈现多元化,职工队伍知识结构层次化,职工利益诉求明晰化。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在现实需求上还将进一步提高。面对庞大的职工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需要工会更多的直面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解决他们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

2.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近十年来,我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了社会保障的权利。但是,社会保障是普惠制,每个社会个体的情况不同,政策的落实还需要社会资源的有益补充。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职工群众组织,要在社会保障补充体系中有所作为,尽可能多的顾及每个职工个体,使职工的生活能得到充分保障,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工会职能作用的需要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工会“要充分发挥引导职工、组织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这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要求,是社会转型期工会转变职能、体现新作为的新标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点是维护职工的经济权益,帮扶困难职工是维护职工经济权益的一项主要内容。因此,建立困难职工帮扶是工会职能的需要,是维护工会团结统一的需要,是服务职工的需要。

二、职工困难帮扶服务网络的建立模式

职工困难帮扶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政策的合理配置整合,需要工会资金的适度倾斜,更需要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建立与目前职工队伍状况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帮扶网络模式,是提高帮扶服务工作效率,发挥帮扶服务效能的有效途径。

1.以各级工会为主体,建立统一的帮扶服务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决定了中国职工队伍是团结统一的整体。在工会大家庭中,每个职工都享有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相互帮助的权利和义务,工会关心职工生活是其职责职能之所在。因此,要以各级工会为主体,建立职工工作生活档案,了解职工生活状况。各级工会要指定部门和人员,专门负责职工生活情况,发挥基层工会生活委员的一线作用,随时了解职工冷暖,掌握第一手资料。各级工会干部要经常深入职工中去,搞好调查研究,对职工生活出现的困难要逐级及时反映,建立职工困难的帮扶服务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做到职工困难的应帮尽帮。

2.以帮扶中心为平台,建立完整的帮扶服务机制。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工会组织帮扶职工、服务职工搭建良好的平台,逐步形成较为完整帮扶工作机制和制度。随着职工队伍的壮大和工会职能的拓展,帮扶中心要能适应帮扶与服务职工的需要,要在发挥作用的路径与方式上有所转变,在管理模式与机制上有所转变。把帮扶中心的单一帮扶变为工会的整体帮扶,把困难职工的帮扶变为职工困难的帮扶,把生活困难的帮扶延伸为帮扶与维权服务为一体的“大帮扶”体系。帮扶中心要变更职工上门申请为工会干部的下访服务。需要加强长效帮扶机制,重新整合工会帮扶资源。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帮扶制度体系,对帮扶服务的每个环节实行格式化管理。比如,对职工子女助学制度和困难职工补助工作要有统一的标准格式,帮扶职工要有统一的标准和程序,使帮扶工作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以基层工会为载体,建立灵活的帮扶服务模式。基层工会处于工会工作的最前沿,最了解职工,最贴近实际,能直接了解职工队伍的变化和职工工作生活情况的变化,在帮扶服务网络中,要以基层工会为载体,发挥基层工会的基础性作用,每个基层工会要有生活委员或指定一名工会干部专门负责职工帮扶服务工作,建立职工生活档案,建立经常性职工访谈机制制度,定期召开职工代表会议,听取职工诉求和生活状况反映。对职工反映的问题实行督办制,重大问题由上级工会督办,限时解决。职工具体利益和生活状况,包括家庭状况都要在工会组织的随时掌握之中。

三、帮扶服务网络作用的发挥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要按照“生活救助、技能培训、法律援助、政策咨询”为一体的帮扶模式开展工作,体现为职工便捷快速的服务风格,要在的实践中实验摸索,逐渐显现完善服务形式,拓展服务面,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扩大服务面。实现服务方式和服务路径的转变,发挥更大的作用。

1.发挥帮扶中心的窗口作用。困难职工帮扶是工会对外服务的窗口,在职工困难帮扶服务网络建立过程中,扩大帮扶的职能,把属于工会对外服务的工作全部移交帮扶中心。

2.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帮扶服务网络的建立,实际上是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更多的走向基层、走进职工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也是"走出工会看工会,走出工会办工会,开门办工会"的具体体现。在帮扶服务过程中,工会干部更直接的接触职工,实现双方信息的沟通和双方利益的协调,把企业的政策向职工转达,把职工的诉求和意愿向企业反映,争取职工利益大最大化,从而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

3.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作用。建立职工困难帮扶服务网络的根本目的是让职工经济权益得到全面维护,解除后顾之忧,立足本职岗位,集中精力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通过工会的帮扶服务,使每个职工都能体会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并积极参与职工帮扶服务,互助互济,互帮互爱,在广大职工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人有难大家共帮,形成团结和谐其乐融融的良好局面,共同维护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

四、建立帮扶服务网络实现企业与工会“三方”共赢

当前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在为职工救急解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困难职工子女助学和劳动争议调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后的职工困难帮扶服务网络“大帮扶”体系建设中,要通过强化工作职能、改变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拓宽工作思路,实现职工、企业与工会的“三方”共赢。

1.促进职工队伍稳定和谐。工会是职工之家,帮扶服务网络的建立,不仅是帮扶服务形式上的变化,更是帮扶服务内涵上的丰富。不仅是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而是面向全体职工的全方位服务。在帮扶服务过程中,职工随时都能感受到工会的存在,体会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每个人都是工会的一员,利益诉求可以倾诉,思想波动可以沟通,拉近了工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

2.促进工会组织履职尽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替职工维权,为职工服务是工会的永恒主题。建立帮扶服务网络,把工会的每个干部都放置在网络之中,个个身上有责任,人人心中有职工,把职工的冷暖疾苦时刻放在心上,建立以帮扶服务为核心的工会工作新机制,加强工会规范化管理,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工会干部更好的履职尽责,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

3.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企业不是单纯的资本组合,并非只是承包集团的企业,而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组成的契约。通过对职工困难的帮扶服务,稳定了职工队伍,维护了职工利益,实现了职工的体面劳动,可以增强职工的劳动就业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职工的爱岗敬业意识,广泛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新的帮扶服务模式,打造服务职工升级版,是工会工作的新需要,是职工群众的新期盼。只有工会干部沉下去,工会工作抓起来,才能树立新时期的工会新形象,才能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新作为。本文仅是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点不成熟想法,请批评指正。

2016-7-13

论文作者:刘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探索职工帮扶新机制,打造服务职工升级版论文_刘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