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出版的对接_出版传媒论文

网络与出版的对接_出版传媒论文

网络与出版的对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01)01-0050-04

人类文明孕育和发展出版业,出版业的发展繁荣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出版业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担负起积累科学文化,传播知识技能,以书育人的重任。没有出版业,就没有人类今天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出版业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工程,出版业的繁荣是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民精神的基石。所以,出版业只有把自己发展作为首要出发点,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神奇的网络技术已给传统的出版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将成为出版业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以多媒体为传播手段的网上传媒,将引起以纸质媒体为主的传统出版业的深刻变革,传统的出版业已面临高科技的强劲挑战。网络出版使出版物的概念、出版过程、出版者的观念、以及出版物的发行、订购方式等都随之发生变化。

一、网络与出版联姻的发展

网络出版是21世纪出版业关注的焦点,从狭义上讲,网络出版是传统出版手段(印刷出版)在Internet时代的新形式;而从广义上讲,所有的网络媒体都可以叫做网络出版物,而利用这些网络出版物进行信息发布、线上交易活动都可以看作是网络出版。从出版社的角度看,网络出版既直接在网上发布信息,同时也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传统出版方式的变革,兼有狭义和广义的网络出版两方面的涵义。网络出版在业界炒得沸沸扬扬。现主持多项国家有关因特网科研项目的清华大学传播系教授、多媒体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博士认为,出版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精神产品公开向社会发布的过程。网络出版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传统出版,如具有人机交互、即时更新、销量存储新特点,但在出版的内涵上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他还强调,网络出版并不等同于网络信息传播。国家版权教育司副司长许超则从版权的角度来界定,认为只有有形物的发行才构成出版,如书、报、刊、录像带、VCD等。没有有形物则构不成出版,在网络上传播只是虚拟的电磁波信号,“网络出版”仅仅是公众网络传播习惯性称呼,而不是著作法意义上的出版。究竟什么是“网络出版”,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总之,由于网络出版正处在讨论和实践的探索中,相关的管理办法、行业共识等都尚未明朗,而从“网络传播”的角度讨论问题更为合适。

网络出版的出现只不过是近几年的事,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其发展速度却是相当惊人的。在日本大约4500家出版社中约有1000家拥有自己的网站,而在4年前,从事网络出版尚没有一家。在德国,虽然目前的网络出版额(包括广告)仅为6000多万马克,但据估计,今后网络出版的营业额将以年均15%的速度飞速增长。在网络出版发展最早的美国,目前有79%的出版社拥有自己的网站,但这个数字远高于美国公司运用网站进行网上销售或推广产品的比例。这说明,在网络技术运用较为成熟的国家,网络与出版相互融合的速度高于其它行业。

回顾文化信息载体的演变史,不难发现,信息载体不断更新的过程,从最早的口耳相传,到绘画传情、结绳记事,再到诉之于龟甲曾骨,铜竹绢帛,一直演变到纸的发明和应用。近10多年来,计算机技术推动了中国出版印刷技术的更新换代,汉字输入,电脑排版为业内人津津乐道。而今,由纸质出版物向电子出版的转换已经成为信息载体发展演变的必然趋势,使得网络出版日益兴起。网络出版就是利用因特网的各种技术来实现信息在网上的快速、大量、广泛和所谓自由的传播。网络出版具有即时性(零等待)、广泛性、立体性、交互性、可变性的特点。在网络出版中可以通过服务器和浏览器实现出版者和阅读者间的交互式操作,阅读者可以干预知识信息的传播内容和形式。由此,它方实现了出版信息的快速、大量、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实现出版信息的双向传递,即信息传播过程中可具有交互性和可改变性。以往,书只有出版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现在只需上网,书未出版也能读到。网络使出版物的概念、出版过程、出版者的观念以及出版物的发行、订购方式等都随之发生变化。

网络手段的运用是新闻出版业的又一次飞跃,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网络出版至少具有下面一些特征:可共享、可交互、非实物、无损消费、时效强、成本低、效益高等。但无论如何、勿庸置疑的是网络出版已在现今的出版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并必将在新世纪的出版中起主导的作用,这是大势所趋。

二、打开一个纸的世界,出版进入传媒时代

网络出版有着许多鲜明的特征,具备了很多出版业特别是以纸为介质的出版业无法比拟的特点,改变了目前的出版结构,显示了新的活力。因特网的出现引发了现代出版的一场大变革,这场大变革类似前次那场纸质出版物代替竹书的变革,没有纸和笔,没有印刷和仓库,它超越了传统的出版理念。被人们称为继书、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有人甚至评价它是人类语言文字之后的第三信息载体。但所不同的是,前次变革,纸质出版彻底取代了竹书,干净利落。此次变革,电子、网络出版与纸质出版共存共荣,相互推动,相得益彰。有人预测将来出版业会无纸化,这是不可能的,纸质出版物还是有它的生命力,还要延续下去,将来纸质出版物可以上网,电子、网络出版物也可以变成纸质出版物,纸质出版物占据整个图书市场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但网络出版也不能完全取代纸质出版。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与进步,传统出版业正不断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这使当前图书的出版发行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从纸质图书形态向电子书、光盘、网络书等多裁体的出版形态转变。现代出版如果仅仅维持以往的“纸”上谈兵,那无疑将走向一条窄路。要跳出传统出版的概念,把网络出版看成一个全新的事物,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出版,其出版介质是连续在计算机网络上的磁盘和光盘,出版的途径是计算机网络的通讯线路。网络出版是没有体积,没有重量的“比特”完成,所以这种出版方式,迅速、快捷、方便,同传统出版有明显的差异,纸介读物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出版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业。

今天,如果出版业将自己看作相对于传媒业的另一个产业,甚至把传媒业视作自己的竞争对手,那就是重大的失策和失误。出版本来就是传媒的一部分,并且还是传媒的先祖。实际上电脑和网络从未回避自己是纸张和印刷的某种延伸,在其许多的运行机制和术语概念中依然使用着诸如“页面”、“写字板”、“笔”等等,更不用无法丢弃“文字”和“图像”等图书出版形态。所以,当今出版业明智的做法就是,从电子媒体和形态中汲取新营养,并在新型传媒加入的新家族中延伸自己,连接别人,打通彼此间的亲属关系。如何延伸,如何连接,就是更大地打开纸质图书的“传感”手段,打开一个“纸世界”,也就是让读者进入一个多重复合的文字、字体、序列、图像、色彩、切割、板块、视觉操作的传感“视界”,以及一个有手感、有纸质地感、可操作、可游戏,具有身份说明或者装饰的传感“物品”。纸质图书仅仅延伸自己在现代印刷、视觉、包装等方面的传感空间并加以经营,即可构成当今传媒体时代一个不可替代的“纸世界”。在网络时代传媒、传播途径已经呈现多层面复合交叉的形态,图书出版十分天然地融入、连接于当今传媒时代中。纸质图书向电子传媒的“延伸”以及“连接”,将成为21世纪初图书出版的变形技巧之一,从而派生出传媒时代图书的连线产品,产生连动效应。

三、从读书到读网,网络出版的崛起

网络出版在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在网业上公布信息,读者只能阅览但不能下载。二是将信息制作成文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定期发送给订阅用户。三是在网页上设置下载服务,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从网页上将文章无偿或有偿的下载到个人的电脑或阅读器中,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随意地选择想看的内容,还可以在网上通过对话、论坛等方式进行双向交流。正是由于网络具有这种交互性,使其更加贴近读者,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未来读者获取知识的首选形式将是网络,通过网络阅读或下载复制网络版“图书”。书的表现形式也呈多样化,正如台湾明日工作室温世仁对“未来书”的6种趋势的描述那样:纸加有声CD;纸加VCD或DVD;纸加TC卡或CD-ROM还可以互动处理书、电脑书等。其时效性强、信息量大、自由检索、复制方便、双向传播,而且费用极低廉,表现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网络技术的出现与运用给传统出版带来了空前的震动,给出版业带来空前的生机和活力。网络与出版一经结合,迅速被读者接受。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化消费时尚和人们阅读习惯的变革,促使图书出版向“文化快餐”方向发展。传统社会生活节奏缓慢,缺少变化,人们可以静下心来阅读大部头的、内容严肃的图书,进入变革的转型期社会之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一切都在变化,这种变化必将在一个时期影响人们的心理,产生一定负面作用,人们的心态日趋浮躁,文化消费也日趋“快餐化”、“感官化”,人们的阅读重点由图书转向报刊,阅读内容则趋向有“新闻特色”。图书注重时效性,否则就没有人读,但从另一方面看,在时效性上图书永远比不过报纸,图书更大的优势在于深度和文化积累。如果出版社为了吸引读者,与报刊争夺读者和市场,图书出版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一些特色,向新闻靠拢,向“文化快餐”靠拢,这样必然损害民族长远的文化发展,是出版工作的失职。网络出版,为出版社缩短出版周期,增强图书时效性、追逐热点提供技术条件,许多热门书往往同时出版与发行,同时与读者见面,读者不必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无论想看多久以前的书,还是追逐热点的书,都可以从网上读到和下载。

网上出版(online publishing)把作者——出版社——读者的传统格式变成“作者——读者”的格式。网络出版的同时,其实已经实现传统意义上的发行,出版与发行同步进行,当出版日益融入“传媒”形态之时,当纯文字表现日益走向“超文本”甚至“超平面”之时,网上出版的信息可以是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形式。读者阅读的内容与内容之间叙述形态已不像过去是线性和空间的形态,在网上阅读往往是跳跃式的,所以过去的系统化、线性化已不再是写作或阅读的重要形态。实际非常简单的阅读“版式”已经发生,读者从读书时代到读网时代,由于网络阅读和纸张阅读所产生的不同主观感受性以及阅读的便携、随意等方面的原因,多数人都愿意接受上网读书。网络出版的崛起,不仅仅是分割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更重要的是分割了人们的闲暇时间,而更具有挑战性的是,读网时代正在来临。这未必是一种阅读的进步,但却是社会生活中已经出现并必然出现的现象。顺应它,就很可能创造一个新的阅读群体。所以有人说,这将是当今普及读物的形态。

四、网络出版发展趋势

电子出版的技术发展趋势是网络化和超文本化,网络化就是通过因特网向读者提供电子出版,电子报刊、电子杂志、电子图书等网络出版物,这种趋势显示了电子出版物的巨大发展潜力。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与进步,出版社的出版物也不断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这使得当今图书发行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尤其在电子媒体不可避免地将成为时代主导的21世纪。世界出版业是一个整体,它不仅是各国出版业规模上的相加,而且是各国出版活动相互融合,彼此参与的结果。从现状看,中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的交融体现在国内出版商对外交往和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与世界出版业的交融渗透不仅为我们奠定作为出版大国的国际地位,弘扬光辉灿烂的祖国文化,提升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贡献的需要,而且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出版业求生存、促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与世界出版业的交融过程中,国外企业咄咄逼人的攻势使中国出版业遇到新的挑战,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愈加激烈。根据中国科学院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总结预测,至2000年,中国网民的人数达到600万至900万,网络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任何一家出版社如果对这一事实熟视无睹,不做出适时的反应,必将被无情地淘汰。美国《科学》杂志评出1996年最有影响的科研十大突破中,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突破有两项,其中之一就是网络出版业的繁荣。另外,全世界主要的学术刊物在1996年几乎全部发行计算机网络版,改变了科学家们收集和传播信息的传统方式。虽然学术刊物只是出版物的一个分支,但这一分支的新尝试足以给整个出版界以新的启示。现在,我国几乎所有有一定规模的出版社都建立自己的网站,足以说明大家对参与新的网络出版市场的竞争程度和战略眼光。

网络出版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出版的第一目标就是自我形象的宣传,出版社的网页是其对外展示自我的窗口,关闭这个窗口的后果则可想而知。(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原本应该印刷的一些资料,如通知、更正、声明、附件等一些东西现在大多以网上发布代替了。如果不注意网络出版,将面临失去与读者联系的危险。(3)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很多资料在最终成书之前,都经历了一个网络信息的积累与发布过程,这将成为出版社未来书稿来源的主要形式。因此,失去网络出版,也意味着失去未来的作用。(4)网络出版越来越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任何一家出版社都应该考虑如何在这个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5)传统的印刷出版与网络出版有分工合作的趋势,放弃网络出版,传统出版的发展也将出现萎缩。

随着网络和WWW的发展,Internet已逐步成为重要出版媒介。一方面,由于新的媒体的加入,为新闻出版业展现出更宽广的天地,拓宽了出版领域;另一方面,新的媒体分流了部分出版量,使传统出版业在出版总量中所占有的比例下降。高科技给出版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影响,出版业将经历一系列更新,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来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从国内网络出版的历史和现状,可以推测网络出版的几个发展趋势。

采编电子化。图书出版从选题策划、组稿、编辑、终审、排版等可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通过网络传输稿件,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料,在网络上有众多的资料库可供选择,而且网络信息资料的获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印刷电子化。印刷业要从目前模板印刷走向电子印刷,从模拟印刷走向数码印刷。现代意义上的印刷机应该能够接受报社、出版社通过公众计算机网络来传输排版稿件、直接印刷。

发行电子化。真正实现发行电子化,出版机构的计算机必须与公众计算机网络联网,使全世界的读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计算机得到有关的出版机构或书店销售出版物的信息,并可在网上订货。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印刷出版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手段发生深刻的变化。

管理电子化。出版机构日常出版业务的管理要实现电子化,这项工作有专门的网络软件来支持。在相关的网络软件中,稿件的接收、审稿、修改、签发、排版、校对直到付诸印刷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稿件的统计、采编人员的业绩评价也可以通过网络软件来完成。目前许多出版机构已实现了管理网络化,实现了“无纸”管理、“无纸”办公。印刷出版的各个部分将由电子网络联系起来。

回顾国内网络出版的历史,分析网络出版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内外最发达、最强大的传播媒体都毫无例外地利用了网络,网络与出版的对接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在去年的Seybold San Francisco出版工作会议及图书展览会上,Serbold San Francisco研讨会主席基恩·盖波说:“与会者几乎来自所有世界上领先的出版公司,他们都迫切希望如何在Internet时代占领市场。”“网络已不再是一种威胁,却可能成为出版商和服务商的强有力的新工具。”网络也是一种机遇,出版业向网络冲击不仅仅是一次直挂云帆,顺水行舟的机遇,而且还是一次对自身进行大革新的机会。网络正一天天逼近传统行业,对于出版业来说,是否抓紧网络时代机遇,意味着是否拥有下个世纪竞争的主动权,网络适于生长希望,人们在这里种植一种信息时代的理念,渴望有一天它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对传统的出版行业来说,嫁接这种模式一样融合着出版人的理想。

〔收稿日期〕2000-12-10

标签:;  ;  ;  ;  ;  ;  

网络与出版的对接_出版传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