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公司基于燃料掺配掺烧全过程管理的研究论文_田建东

摘要:燃煤火电厂煤炭成本占发电成本约70%以上,直接决定着发电企业效益水平,为提高经济效益,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低质煤掺烧,优化燃料掺配掺烧全过程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燃料掺配掺烧全过程管理流程提出来看法,希望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燃料掺配掺烧;全过程;管理;经济效益

引言

截止2019年10月底,宁夏电网统调装机容量4583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2666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1874.8万千瓦,宁夏电网已成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特高压外送型电网,三大直流外送功率2200万千瓦,区内新能源弃电率降至2.55%,火电机组日常调峰成为常态,日发电曲线不准、负荷峰谷差大等特点较为突出。通过研究探索,利用负荷峰谷差进行燃料掺配掺烧可行,并形成了一套燃料掺配掺烧全过程管理流程。

1、燃料掺配掺烧工作流程

1.1 月度入炉煤热值需求测算:每月20日前,根据市场电量组织情况、下月机组检修计划、电网方式安排等预测月度发电量计划,测算不同负荷率对应的热值及下月不同负荷时段入炉煤热值需求量。

1.2 月度入厂煤热值需求测算:根据煤场库存、入炉煤热值需求,按照燃煤掺配比例计算需要来煤的的量及热值等指标,测算出入厂煤采购需求。

1.3 制定月度煤炭采购方案及控制措施:根据煤炭市场调研情况、入厂煤采购需求,综合考虑煤炭市场情况,通过价格测算,筛选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煤炭资源,提出月度煤炭采购方案及控制措施,召开月度燃料需求平衡会讨论确定,既满足生产需求又能有效控制燃料成本的最优采购计划。

1.4 入厂煤分区域堆放措施:根据前日来煤预报及当日来煤情况,结合煤场存煤、掺配要求对入厂来煤进行分类存放,及时更新煤场存煤结构图,便于当班输煤运行人员掌握煤场存煤情况。

1.5 优化预测96点负荷曲线:每日20:00前由值长根据新能源预测、负荷峰谷优化96点负荷曲线,并将96点负荷曲线发至燃料运行部门。

1.6 制定入炉煤掺配方案:根据96点负荷预测曲线制定掺配煤方案,绘制燃料热值曲线,运行人员据入炉煤掺配方案,进行入炉煤掺配掺烧。

1.7 入炉煤掺配掺烧过程:运行人员接班后根据掺配方案、煤场存煤情况、掺配比例预测掺配后指标,汇报值长。按照测算的指标,使用斗轮机取煤或火车来煤按照既定的掺配比例,进行掺配上仓或分仓掺配,并以各值燃料掺配竞赛活动为抓手,做好掺配过程管控。

1.8 入炉煤掺配评价机制:每日根据掺配情况进行过程监督管控,生产调度会通报前一日低质煤掺烧量、掺配占比、因煤质影响机组出力情况;每周通报入炉煤指标、低质煤掺烧量及奖惩,月底根据低质煤掺配掺烧量进行奖惩。

1.9 定期召开掺配掺烧工作会:根据近期入炉煤掺配掺烧情况,随时召开掺配掺烧工作会,优化掺配方案及入厂煤采购需求,提出相关要求并下发执行。

2、入炉煤经济掺配指标参考模型

3、入炉煤掺配掺烧方案

根据近期市场煤炭情况、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等,摸索总结出适应的掺配掺烧方案。

3.1优先保证高负荷时段掺配用煤,按照A仓8:2,其余仓6:4进行掺配;备用仓使用高热值煤种按照8:2掺配,紧急情况启动备用仓增带负荷。在低负荷时期掺配低质煤,有效的较低燃料成本,重点针对B、D仓进行低质煤掺配,A、F仓依然掺配高热值煤种。根据煤质和负荷情况,对掺配低质煤的比例进行调整。

3.2按照负荷峰谷特点进行掺配掺烧,高峰时段(07:00~09:00、16:00~22:00)、低谷时段(09:00~16:00)、其他时段三个时段进行掺配上煤,具体掺配指标参照入炉煤经济掺配指标参考模型。

3.3顺应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煤场结构,最大限度提高接卸效率。根据来煤、耗煤情况,建立煤场电子台账,重点抓好煤场动态化管理,规范来煤接卸管理,合理安排煤场来煤存、取工作,高热、低热等煤种分类存储,细化掺配掺烧方案,实现精益化掺配。

3.4通过信息共享加强沟通协作。根据煤炭市场的实际情况,加强燃料采购、验收和运行等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针对机组不同工况下的锅炉稳燃需求,随时制定及调整掺烧方案,使入炉煤的发热量、挥发份、含硫量等指标满足机组燃烧需求,确保机组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

3.5早晚高峰时段及供热机组,入炉煤掺配时严禁单独使用低质煤掺配上仓。若机组主要辅机发生故障或其它原因,需要调整掺配方案时,班长应及时汇报值长,经其同意后再进行调整。

4、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措施

4.1存在的问题

4.1.1 考虑煤炭成本,根据月度电量计划,按照每日8小时高峰、低谷时段进行热值预测,与实际负荷率存在偏差,月中需要根据负荷率情况及时调整采购需求计划。

4.1.2 新能源及负荷预测不准,日前96点曲线及原煤仓仓位控制存在偏差,根据日前曲线或负荷峰谷掺配,存在高峰出力因煤质无法带到最大或低谷前后热值较高的情况,造成热值浪费。

4.1.3 入炉煤热值无法实时监测,仅凭经验值或入厂化验结果进行掺配,准确性不高,掺配有待进一步精细。

4.1.4 煤场存煤空间有限,机组负荷率较高时,高热值煤存取较困难,掺配手段受限。

4.1.5 高热煤以高硫银北煤为主,需同时掺配低硫银南煤上仓,供热机组与非供热机组掺配要求不同,存在三路煤源同时掺配上仓的非正常上煤方式,严重影响火车煤接卸,造成火车延时增加,同时,影响设备检修工作开展。

4.1.6 来煤与掺配要求存在时间和量的偏差,且来煤指标化验指标滞后,预报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造成掺配受限和接卸矛盾,影响掺配指标的稳定,从而影响机组的用煤需求。

4.2 解决措施

4.2.1 采用网源大数据分析系统,结合电网新能源预测、负荷峰谷、电量计划等,准确地对日前96点负荷曲线进行预测,并绘制96点入炉煤热值需求曲线,实时调整,有效地指导入炉煤精准掺配。

4.2.2 入炉煤热值实时监测系统,运行人员较准确地掌握入炉煤热值,做到精准掺配。

4.2.3 建立电子信息化煤场并进行展示,分类存储,及时更新信息,方便运行人员随时进行掺配调整。

4.2.4 汽车来煤的矿别煤种较为分散,无法有效的满足掺配需要。建议掺配以火车煤为主,汽车煤为辅,火车煤来煤指标相对稳定,且便于掺配方式的调整。

5、结束语

通过对燃料掺配掺烧全过程管理研究,合理掺配掺烧能有效地降低火电厂燃料成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低质煤掺烧比例达20%左右,电厂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因此,该掺配掺烧方法值得电厂继续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文学,张东杰,黄宣,等.配煤掺烧比对发电厂综合成本影响的定量分析和优化计算[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6,32(1):50-53.

[2]夏季,华志刚,彭鹏,等.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无约束多目标优化配煤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2):85-90.

论文作者:田建东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灵武公司基于燃料掺配掺烧全过程管理的研究论文_田建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