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企业走出困境若干问题的思考_商业论文

国有商业企业走出困境若干问题的思考_商业论文

国有商业企业走出困境若干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困境论文,商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有商业企业内部新旧体制交替出现的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出来,使企业陷入了困境。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当前国有商业企业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探索走出困境的路子。

一、正确认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条件下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是企业走出困境的重要条件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常说,商品流通是联结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和桥梁。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条件下,流通不仅仍然发挥着纽带和桥梁作用,而且是社会再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商品流通完全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以产定销和流通不畅,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一直处在压抑的状态。在传统习惯的影响下,“重生产轻流通”仍然在一些部门和领导思想中存在,主要表现:一是对流通研究甚少;二是不问商品生产和消费的季节性、区域性的特点,片面强调砍掉流通环节,由厂家自销;三是在工作中不重视发挥流通的功能及通过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为特征的大生产迅猛发展,流通与生产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两个过程,表现出更加分离,同时又更加密切相联的特点。因此,流通与生产一样,是社会经济运转必不可少的过程,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全局。

为市场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特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流通向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使管理水平、人才素质和商流、物流、信息流等基础设施科技含量提高。流通不仅连接着生产与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还为生产和消费及时准确提供信息,实现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生产和消费起着促进、引导、协调、服务、制约作用。前几年一些地方出现了“卖粮难”、“卖猪难”、“卖菜难”,其实,对于社会需求来说,这些东西并不是多了,而主要是流通渠道不畅所致,给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带来很大影响,我们应该深刻吸取这些教训。“九五”期间我国经济有一个大的发展,工农业产品要寻找、开拓市场,没有发达的流通产业的支撑,商品销不出去,我国经济进入良性循环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当前我国市场机制和法规尚不健全,市场潜在着不稳定的因素,流通还发挥着稳定全局的作用。近年来,中央把稳定市场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收到了较好效果。这主要是国家政策调整和生产发展的结果,但是流通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级领导要把流通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把流通与生产、消费摆在同等重要位置,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流通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

二、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加快结构调整,是国有商业企业走出困境的重大战略举措

目前国有商业企业小型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与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不相适应,必须加大对企业的改组、改造和调整力度,提高组织化程度。大中型企业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有资金、经营设施、购销渠道、信息和人才优势,在流通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在组织结构调整中,要充分利用其优势,以这些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参股、破产等形式实现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本结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走集团化、连锁经营的路子。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交通枢纽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批零结合、产销结合、内外贸结合、多元化、综合经营、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商贸集团或批发市场,打破地区、部门封锁,形成高效、畅通的流通体制。大中型商业企业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领导体制、组织管理体制、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对于大型商业流通集团,国家应通过政策给予大力扶持,赋予资产经营权,外贸进出口权等。同时,解决不在同一地区的连锁企业、分支机构的工商统一注册登记、统一纳税问题。加大对这些企业的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发挥大型商业企业在流通领域的主要渠道作用。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小企业改革力度,是国有商业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

1984年商业体制改革以来,小企业通过改、转、租、卖和承包等形式放开经营,但改革步子迈得不大。根据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的原则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小企业改革问题上,思想还要解放一些,步子要更大一些,方法上要更灵活一些。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加大小企业改革力度。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连锁、承包、兼并、股份合作、租赁、出卖等多种形式搞活小企业。过去按计划经济需要设置的门类齐全的县级专业性公司小而分散,经营上形不成规模,管理粗放,效益差,对这些县公司一是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组建有经济实力的集团公司;二是按照小企业改革的办法,更大程度和范围地放开经营。

实践证明,实行股份合作制是小企业放开经营的一种较好形式。主要是通过产权有偿转让把国有小企业改制为企业劳动者共有的集体企业,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紧密结合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职工作为投资主体和劳动主体与企业资产形成直接的利益和风险纽带,有利于小企业机制的转换。有的同志担心,小企业改制后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会影响市场的稳定。从目前消费品市场各种经济成份经营比重看,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为50%左右(包括商业、粮食、供销系统),小企业改制后,多数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仍然是公有制经济,不会影响消费品市场公有制经济经营比重失衡,对市场的繁荣、活跃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我认为,大量的小商店、小企业没有必要统统都办成国有企业。除涉及群众“菜篮子”主要商品经营和一部分小企业发展为大型企业的连锁店以外,国家完全可以从城市一部分中小商店和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中退出来,将这些小企业以股份合作制或租赁、出卖等形式放开经营,使其与社会其它经济成份一样,走向市场参与竞争。改制出售转让资产的收入,可以划出一定比例,安置和弥补离退休职工养老或医疗保险费用不足,另一部分可以集中用于大型流通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促进流通领域结构调整更趋合理。

四、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是国有商业企业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推行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如连锁经营、代理制等。大型商业企业应尽快推行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实现对主要经营商品总经销总代理。连锁经营是现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商业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是把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分工的原理应用于流通领域,改变过去小商业经营模式,实现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统一化、单纯化”,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近年来,连锁经营在我国一些城市迅速发展,收到了较好效果。实践证明,发展连锁商业是我国流通产业一项重大改革,是合理调整商业流通组织和商业结构,实现流通要素合理配置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服务质量,实现商业流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在推进连锁经营中,要注意把握好:(1)从实际出发,制定发展规划,分步到位, 切忌一哄而上;(2)要与促进商业结构调整,企业内部机制转换和加快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3)要与推动商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结合起来 ;(4)要与树立现代化管理思想,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 管理手段和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结合起来。发展连锁经营要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以连锁超市、便民店为发展重点,面向广大中低收入者,办出大众化特色。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

五、强化企业管理是国有商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走出困境的突破口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内部管理为重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国有商业企业的重要任务。目前国有商业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已成为严重制约经济效益提高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突出的问题是:(1)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落后;(2)管理不严,基础工作薄弱;(3)以“包”代管、以“放”代管普遍;(4)缺乏现代管理人才和管理设施。因此,必须把强化内部管理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结合起来。由过去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转变,转为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效率上来,走低收入、高质量、高效益的路子。针对当前国有商业企业现状,除了强化基础管理以外,首先要加强以资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调整经营结构和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追收往来帐款;二是加强进货管理,改分散进货为统一进货,降低进货成本和流通费用,把好进货关,防止“人情货”、“回扣货”和假冒伪劣商品进入企业;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资产运行目标责任及管理监督约束机制,解决目前国有资产在运行中表面上的“人人负责”,而实则责任者缺位,以致出现亏损、决策失误等重大问题时,无人负责的状况。减少投资风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是继续深入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下大力气抓好扭亏增盈工作。当前要把扭亏增盈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建立扭亏增盈目标责任制,把扭亏增盈目标与经营者和职工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切实扭转亏损局面。同时,加大分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力度;五是实现“科教兴商”战略,加快流通科技和人才现代化建设,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科学管理体系。大力加强商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当今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搞好人才的开发与培训,提高商业员工队伍素质,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决定因素。

六、全方位开拓市场,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有商业企业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

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有商业企业要走向市场,就要不断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根据市场变化,按照效益的原则调整经营结构,制定营销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开拓市场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购买力的形成,给商业流通企业提供了机遇。国有商业企业要抓住有利时机,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向农村市场延伸的同时,向生产延伸。特别是主营生猪、禽蛋、蔬菜等农副产品的企业,要把开拓市场和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发展“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农户”等新型流通组织形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广西博白县食品公司、田阳县商业总公司等走贸工农(牧)相结合、产销一体化的道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企业不仅开拓了市场,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在经营上有了依托,建立了稳定发展的基础。同时,有利于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商业企业要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辟更加广阔的经营领域。

七、为国有商业企业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是使其走出困境,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必要条件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明确提出我国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方向。在流通领域,要把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作为商品流通改革的根本原则。中央关于制定“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国有流通企业要在竞争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我认为,国有流通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是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流通领域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商业主渠道作用不能简单地用市场占有率来衡量,其包含的主要内容是:(1 )带头模范执行党和政府在流通领域的方针、政策、法规等;(2)政府实施对市场宏观调控的载体, 必须努力完成政府赋予的对市场进行调控的任务;(3)遵守商业道德, 坚持为消费者服务的宗旨;(4)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在流通领域起导向作用。目前国有商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同时又担负着平抑物价,稳定市场的任务,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支持、帮助国有商业企业克服困难走出困境。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解决企业对职工的养老问题和冗员问题,解决企业内属于国家政策性历史挂帐和生产性投资贷款还贷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等,为国有商业企业与其它经济成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整顿混乱的流通秩序,规范交易行为,把流通引入法制化轨道,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国有商业企业一方面要树立信心,坚信自身是可以搞好的,另一方面要彻底转变观念,要从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思想和小商业的格局中解放出来,树立社会化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新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人才观念、效益观念和服务观念,树立向市场、向科学管理和科技进步要效益的观念。加强各级商业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内贸部提出的商业流通工作的基本方针,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国有商业的主渠道作用。

标签:;  ;  ;  ;  ;  

国有商业企业走出困境若干问题的思考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