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训练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护理干预分析论文_赵耀,陶艳萍*(通讯作者)

【摘要】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训练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54例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7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77例,实施盆底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的会阴超声结果、盆底肌功能。结果: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BSD、盆底肌收缩压力、收缩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BND、尿失禁频率、残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实施盆底康复训练可改善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腔肌状况,该护理方法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关键词】盆底康复训练;子宫全切术;盆底功能障碍

子宫全切术在盆腔感染性性病、子宫内膜感染、宫颈癌、卵巢癌、子宫肌瘤等疾病中应用广泛,该手术将子宫连同宫颈一并切除。子宫全切术对女性盆腔神经和肌肉组织会造成一定伤害,患者在术后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1]。尿失禁、尿频尿急、夜尿、尿不尽、子宫脱垂是盆底功能障碍常见症状,这些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需进行康复训练改善盆腔肌状况。常规护理在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治疗中较为常见,但该护理方式对康复护理干预力度不强,总体护理效果不明显。医护人员应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文以我院的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康复训练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54例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7例,年龄23-45岁)和观察组(77例,年龄25-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患者及家属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落实健康宣教,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告知康复训练的必要性,提高对训练的重视度。(2)心理护理,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涉及患者隐私,易引发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站在客观层面解释症状,打消其心理负担。(3)饮食护理,加强饮食护理,让患者多喝水、多吃高纤维素蔬菜,确保排便通畅。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盆底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对患者加强康复训练,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为确保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应实施一对一指导方式。讲解康复训练的动作要点,指导正确体位,呼气时放松肛门、尿道,吸气时收缩肛门、尿道,保持2~5s。肛门及会阴训练30min/次,3次/d。根据患者盆底肌受损状况选择电刺激、松弛反馈、A3反射等疗法,出院后告知患者持续康复训练,做好随访工作,通知病人及时复查。可通过电话、微信等多渠道进行联系,及时解答患者疑虑,确保康复训练得以持续进行。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需对比两组会阴超声结果、盆底肌功能,通过动态图像、平面成像对比两组BSD(膀胱底和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之间的距离)、BND(膀胱颈和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之间的距离)。盆底肌功能评价标准为盆底肌收缩压力、收缩持续、尿失禁频率、残尿量。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7.0软件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对照组会阴超声结果对比

对观察组、对照组的会阴超声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BSD明显高于对照组,BND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会阴超声结果对比()

2.2 观察组、对照组盆底肌功能对比

对观察组、对照组的盆底肌功进行对比,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压力、收缩持续明显高于对照组,尿失禁频率、残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观察组对照组盆底肌功能对比()

3 讨论

在妇科手术中子宫全切术较为常见,该手术会影响患者盆地稳定性,损伤盆腔神经和肌肉组织,造成盆底功能障碍[2]。盆底功能障碍的常见症状为尿不尽、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须及时进行康复训练[3]。

常规护理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中较为常见,且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常规护理的护理重点在于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等,对训练事项干预不足[4]。患者出院后难以跟踪其训练效果,为此单一实施常规护理的效果并不显著。

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加以盆底康复训练,通过心理护理提高其依从性,落实健康宣教提升疫病相关知识[5]。实施一对一训练保证训练计划满足患者个体差异,在出院后通过随访了解其恢复状况。

本次研究显示,对观察组实施盆底康复训练,其BSD明显高于对照组,BND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肌收缩压力、收缩持续明显高于对照组,尿失禁频率、残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总而言之,对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盆底康复训练,可改善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腔肌状况,该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新荣, 彭荣. 盆底康复训练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护理干预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2(12):94-94..

[2]赵文瑾.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20):64-65

[3]古舒梅. 子宫全切术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盆底超声的效果价值[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9(5):126-128.

[4]卢一丹. 老年宫颈癌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的超声评估[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8, 37(2):188-191.

[5]黎敏. 行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13(19):172-174.

论文作者:赵耀,陶艳萍*(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  ;  ;  ;  ;  ;  ;  ;  

盆底康复训练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护理干预分析论文_赵耀,陶艳萍*(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