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_梁华晔

试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_梁华晔

海南第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206

摘要:在我国建筑工程大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保证建筑工程各方面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容易受诸多因素所影响,使其效果不佳,对此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以处理和强化。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不断进步,但由于建筑施工具有结构设计复杂,施工流程多的特点,很多传统的现场施工技术已经不适应新的建筑施工需要,无法保障施工质量,提高建筑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点,本文将从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意义展开,分析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探究强化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引言

建筑施工现场中的安全监督管理进行分析,阐述了安全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意义,论述了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监管所存在的问题,具体的安全生产形势,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在施工前应该对审批设计方案,并优化设计图纸。在施工阶段,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适应的施工技术,并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前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商讨相应的修正方法,确保建筑施工能够有条不紊的实施下去。建筑单位纷纷落实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但遗憾的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容易受诸多因素所影响,导致质量控制效果不佳,在竣工阶段,施工单位应该建立相应的检测小组,对建筑物的各项指数进行检查,确定建筑物的各项技术参数都符合设计要求之后才能申请进行质量审核。

1 防渗漏施工技术

1.1 门窗防渗漏技术

建筑项目中门窗属于活动构件,处在活动次数多、面积大的位置,门窗出现渗漏的概率高。由于门窗与建筑项目的美观性直接相关,因此门窗的防渗漏施工时,既要考虑到房屋整体建筑的防渗漏功能,还要考虑到建筑整体的美观性。在实施外墙铝合金窗的防渗漏施工时,要选择符合国家规范铝材,严格依照施工图纸安装,并在门框安装结束后,填塞防水砂浆和干硬物等进行处理,依照2∶1的比例实施分层填塞,之后检测门窗的防渗漏性,如封闭室内,查看门窗是不是有风进入,当检验没有渗漏后才算完成门窗的防渗漏施工。

1.2 屋面的防渗漏技术应用

屋面结构多样复杂,有较多的转折点、交接面,以及细部节点等,从而使得结构受力情况复杂,致使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无法准确计算和控制各部分的受力情况,使部分转折点、交接面等较脆弱的部位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出现裂缝。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检验屋面的基层,如果发现有凹凸的位置要实施凿平或填补。在配备防水混凝土与防水砂浆以前,要清洗干净细砂与石头,把里面的杂物清除干净,当水泥灰、细砂与石头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最适当的水灰比实施搅拌,如果含水量太少容易出现裂缝现象,太多则会影响养护时间,影响施工工期。将混凝土搅拌均匀后才能实施铺设,但在实施屋面防渗漏施工时,对于屋面的阴阳角采用加设钢筋的处理方式,避免裂缝的出现。

2 钢筋施工技术

2.1 钢筋的绑扎与安装技术

建筑主体工程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包括板筋、梁筋和柱筋3个部分。在绑扎板筋时,应当先绑扎定位钢筋,再在定位钢筋上画线分档,然后再安装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由于板筋在绑扎安装时极容易被踩塌变形,为了防止钢筋发生位移,需要设置撑脚和混凝土垫块,撑脚间距最好为2.5 m。梁筋的绑扎安装应当先安放受力筋,再安放次梁受力筋以及架力筋,然后画线分档放箍筋绑扎,接头位置应当相互错开,其长度和锚固长度都要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钢筋焊接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接头的焊接,通常有焊接接头和绑扎接头两种方式,在进行钢筋焊接之前,必须先依据施工要求以及现场施工条件,通过试焊合格之后才可以正式焊接,并且执行焊接工作的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在设置钢筋接头时,最好不设置在梁端,要将柱端的箍筋设置在加密区范围内,同一位置或者同一构件内的钢筋接头,要相互错开焊接,在焊接头中心区段内,如果有接头,应当注意控制受力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即受拉力区不应超过50%,接头离钢筋弯拆处应大于钢筋直径10倍。

3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3.1 梁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梁板混凝土在浇筑时,其铺设厚度应当大于设计板厚,为了使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应当在浇筑前,预先在梁板上焊接短钢筋,控制板厚和板顶面标高,振捣时,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并保持插点均匀排列,有序进行。插点移动间距与振捣棒的作用半径有关,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目前建筑工程所使用振动棒一般作用半径在20~30 cm之间,所以插点间距应当控制在30~40 cm之间,在梁板混凝土浇筑振捣之后,还要用抹子抹平混凝土表面,并在混凝土终凝前再进行一次抹压,从而避免混凝土终凝时发生收缩而产生裂缝。

3.2 楼梯混凝土施工技术

同柱混凝土和梁板混凝土施工不同,楼梯混凝土施工时,应当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浇筑,并先振实底板混凝土,在到达踏步位置时,再同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并按序向上推进,一边浇筑一边用抹子抹平踏步。混凝土质量与混凝土养护有着极大的关系,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应当在12 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以及时间间隔,应当以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宜,整个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在处理施工缝时,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能小于1.2 MPa,并要清除硬化混凝土表面上的水泥薄腊和松动石子,以及质量不达标的软弱混凝土层,最后再进行冲洗,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清洁度,但不能有积水存在。

4 现浇梁板模板技术

建筑工程梁板施工过程各个环节都影响施工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全面的分析与探讨模板安装中的技术要点,从而确保施工的效果。梁支柱的标高在建筑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参数和指标,因此,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一定要严格地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设置梁柱的标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通常会采用拉线的方法来确定具体的位置和角度,从而使得梁板结构的位置可以达到设计的标准和要求,之后施工人员还要使用加固栓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在正式开展梁板安装施工之前,首先根据图纸的要求对梁支柱的标高进行合理调整,做好找平工作,保证模板支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为了可以确保梁侧模板的平直度,安装后还要采用拉线的方式对两侧的模板进行校正处理,如果梁高度超过了0.7 m,还需用螺栓进行加固。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能够按时完成,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每一个环节,按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严格施工,做好建筑施工的技术工作,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建筑单位正确、合理的运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加强对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标,提高建筑工程坚固性、稳定性、安全性、耐用性,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场所,并促进国家经济效益增长。所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的有效实施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种行.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3):82.

[2]陈杰.基于房建施工技术及需注意的问题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5(14):58-59.

[3]王鹏飞.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2(21):109-110.

[4]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探讨[J].朱有荣,王碧雅,陆振钿.项目管理技术.2009(S1).

[5]张国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4):744-744.

论文作者:梁华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试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论文_梁华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