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高血压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周明鸣,张亚洲,闻丽芬,陈瑞用

H型高血压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周明鸣,张亚洲,闻丽芬,陈瑞用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201

摘要:H型高血压作为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我国呈不断增多的趋势,目前现代医学从降低血压的同时补充叶酸、维生素,基因治疗、中医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治疗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H型高血压呈不断增多的趋势,我国3亿高血压患者,H型高血压约占75%,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水平与脑卒中风险呈正相关,H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元凶。国内外研究表明:HHCY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且在中国人群中明显高发[1]。

1 H型高血压的定义

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Hcy>10u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称为“H型高血压”,这一概念最早由中国学者于2008年提出[1]。2011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血浆Hcy水平升高也被纳入其中,作为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种新的重要因素。此后,H型高血压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亚型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2 H型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引起Hcy升高的原因主要有:(1)维生素B6、B12与叶酸摄入不足,尤以叶酸摄入不足导致的同型半胱氨酸生物合成代谢中蛋氨酸循环障碍密切相关;(2)蛋氨酸摄入过多,即动物蛋白摄入过多;(3)肾功能不全致含硫氨基酸排泄障碍;(4)甲状腺功能减退;(5)与遗传基因有关;

Hcy可能通过以下机制致高血压:(1)血Hcy水平升高在血管内皮细胞内过分蓄积时,刺激血管壁,同时通过氧化应急反应产生大量自由基,抑制了NO的合成并促进其降解,造成血中内皮素与NO浓度的失调,使血管舒张反应异常,扩血管物质减少,缩血管物质增加,可直接和间接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总外周血管阻力增加造成血压增高[2]。(2)DayaLS认为,Hcy可能通过炎性反应等多种机制损害动脉壁血管造成内皮细胞脱落、自溶导致动脉壁弹性,加速动脉硬化,促使血压升高[3](3)Hcy水平的不断提高,细胞内线粒体对钙离子的释放增加,使钙离子快速聚集在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的快速收缩,血压升高。(4)Hcy可以通过影响自由基的生成及促进钙离子内流,激活蛋白激酶c和(或)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原癌基因mRNA水平明显增高,导致血管重构,造成平滑肌细胞增殖[4]和血管的收缩,从而引起体循环血管阻力增高。(5)Hcy升高可以促进弹力纤维的溶解和胶原纤维的合成,改变血管壁中两种纤维的固定比例,两者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平滑肌增殖,从而改变动脉壁的弹性,使动脉僵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6)Hcy诱导肾血管重构,可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且Hcy能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灌注,增加肾钠重吸收,均致水钠潴留,使血压升高。(7)Hcy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粘附性与聚集性增高,从而促使血栓形成。同时,Hcy升高破坏体内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而激发血栓形成,也可增加血栓素B合成,增强血小板聚集,促使动脉硬化的进程。(8)高Hcy可导致胰岛素抵抗[5],而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高Hcy可损伤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使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产生减少,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血管阻力增高引起血压升高,因此认为Hcy是引起血压升高及血管重构的病理生理基础。

3 H型高血压的治疗

“H型高血压”的命名强调了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双重危害,所以H型高血压治疗也应当双管齐下,可以达到控制血压,降低血浆Hcy浓度的效果。

第一:补充维生素,由于B族维生素(维生素B12、维生素B6)与Hcy的代谢过程密切相关,通过临床大量实践,可发现当患者机体补充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后,Hcy下降幅度较为明显,对于H型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6-8】第二:补充叶酸,对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人群,降压同时补充叶酸。当前,我国针对Hcy适应证自主研发的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不仅能降压,而且可有效降低HHcy的血浓度,在降低心血管事件上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学者认为叶酸0.8mg/d可以达到降低Hcy疗效的效果,证明其安全性也较高。但在H型高血压患者中,通过使用配比的依叶片,针对H型高血压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依那普利[9-11],降低脑卒中2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中医药治疗,山楂、核桃承气胶囊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Hcy的浓度;健脾活血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12】配合降压药、黄连温胆汤【13】在降低血压,改善症状效果,同时,也可降低血浆(Hcy),无明显不良反应;益肾活血胶囊、复方丹参滴丸、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等中药中活血类银杏叶提取物、苦碟子、丹参能明显改善由于(Hcy)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延缓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14】

第四:基因治疗【15】,遗传因素也是高HCY形成的一个重要机制,对于由于先天性代谢酶缺乏导致的高HCY最根本有效的方法是基因治疗,但此法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没有相关文献资料佐证其疗效。

目前我国H 型高血压比例越来越高,预防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医学治疗方面以降压的基础上补充叶酸和维生素为主,坚持营养与适当锻炼,药物辅助,中西医结合可以作为目前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胡大一,徐希平. 有效控制“H 型”高血压预防卒中的新思路[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2):976-977.

[2]Jacobs P,Wood,R.Homocysteine in vascular disease:Anemerging clinical perspective[J].Cardiovasec J S Afr.2006,17(3):135-139

[3]Krupinski J,Font A Lucque A,et al.Angiogenesis and inflammation i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J].Front Biosci.2008,13(1):6472-6482.

[4]Clarke MC,Littlewood TD,flgg N,etal.Chronic apoptosis of wascular smoothmuscele cells accelerates atherosclerosis and promotes calcification and medialde-generation[J].Cire Res,2008,102(12):1529-1538.

[5]王玲,符书馨.HCY与PCOS血管病变及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2011,28(2):2342

[6]冯强.叶酸及维生素B12与“H 型”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4):1746-1747.

[7]陈郎郎,刘学成.叶酸,维生素B6联合甲钴胺治疗“H 型”高血压效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3).

[8]晏彪,郑良荣,陈振云.叶酸,维生素B6对H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防治,2013,11(13).

[9]霍勇,陈光亮,徐希平。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药理学与临床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8):1633-1636.

[10]孙宁玲,秦献辉,李建平,等.依那普利叶酸片固定复方与依那普利和叶酸自由联合在H 型高血压人群中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比较[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17):1635-1640.

[11]李建平,霍勇,刘平,等.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和安全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9(6):614-618.365

[12]庞英华,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H 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3,4(6):16-18.

[13]王俅俅,徐京育.黄连温胆汤治疗H 型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147-148.

[14]杜文婷,刘萍,王凤.从痰瘀论治H 型高血压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4):428.

[15]张翔,试论“H型高血压”之中西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论文。

论文作者:周明鸣,张亚洲,闻丽芬,陈瑞用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H型高血压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周明鸣,张亚洲,闻丽芬,陈瑞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