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鉴定论文_黄宁,

浅谈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鉴定论文_黄宁,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物的主要受力结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建构物本身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正常的现象,即并不是所有的裂缝都是对结构物有影响。本文通过浅谈一下对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的鉴定,来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应采取维修修补方法及有效的加固措施。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鉴定;修补方法;加固措施

1 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种类

1.1荷载引起的裂缝

是由混凝土结构物在外荷载或者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力大于本身的承载力极限或者最大抗拉强度的裂缝。表现为裂缝主要出现在由底面向上发展,在支座沿着斜面发展。裂缝随着荷载强度增加而增加。在混凝土浇筑完成未达到设计强度和超荷载的活动是对混凝土建筑物结构的伤害,应该严禁这种行为。

1.2 温度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在早期水化反应产生热量和后期内部热量挥散不去,都会在表面形成拉力,若此拉力超过混凝土本身的抗裂能力时,变在表面出现裂纹。如果养护不及时,会加剧产生裂纹,更严重的是形成裂缝,形状不规则。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更应该控制温度,宜采取表面以保温保湿养护为主体,内预埋降温管降温,不断监测里表温度差及降温速率。对于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该采取留置施工缝,后浇带或者跳仓法,减少一次性浇筑的长度,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的产生,从而减少有害裂缝的产生。

1.3 沉降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基础的沉降,会带着附属结构的下沉,下沉的结构对结构物产生拉力,当拉力超过结构物的抗拉强度,则会导致结构基础的拉裂。首先表现在基础沉降位置,此位置裂缝最大,与沉降缝趋于平行。所以在现场施工时,应加强结构物地基的承载力处理,减少因为地基沉降带来的裂缝。

1.4 环境引起的裂缝

与混凝土结构面直接接触的空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会对混凝土碳化,形成酸性环境,引起钢筋腐蚀;外界和内部水环境的氯离子也可以使钢筋表面的养护膜破坏;空气中的氧同样可以投入结构氧化铁。以上反应都可以造成钢筋与混凝土的剥离,影响结构强度。裂纹的主要顺钢筋裂纹甚至是裂缝。

1.5 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引起的裂缝

原材料(沙子,石,水泥,水,外加剂等)的质量是混凝土质量的基础,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对于未清理干净的石,沙,水泥强度不符合要求,搅拌水各自元素的含量不达标的材料禁止使用。同时商混站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能力也很重要,配合比的把控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以上方面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强度满足不了结构设计,导致结构开裂,产生裂缝。

1.6 现场施工操作不合规引起的裂缝

现场施工人员由于技术素养低,图省事,私自对混凝土加水,破坏混凝土正常的配合比,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另外,钢筋工对结构物保护层厚度控制不到位,增加或者减少都会对结构物的有效截面积产生影响,受力钢筋位置以及数量不正确,改变受力状况进而影响结构的强度。搭接,锚固长度不足,节点受力,使构件开裂。满足不了所需的设计强度,会产生裂缝。在主体阶段,未按照规范要求的时间进行拆模(板夸度大于8米的,要求构件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梁拱壳等夸度大于8米的,要求构件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悬臂构件要求构件强度到达100%等等),过早拆模板会降低结构的强度,甚至使构件形状受损。

1.7伸缩缝间距超过规范要求引起的裂缝

结构建筑物未按照规范要求合理设置伸缩缝,伸缩缝间距过长,导致结构物内应力大于结构物的抗裂强度,结构开裂。

以上为混凝土结构物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2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鉴定

2.1按照有无害分类

裂缝可以分为有害裂缝和无害裂缝。一般认为;露天,室内高湿度环境下裂缝宽度大于0.2mm(室内环境下裂缝宽度大于0.3mm),裂缝深入到钢筋造成钢筋侵蚀,并且有渗水现象,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裂缝为有害裂缝。有害裂缝会减低结构物的强度,影响结构物的使用,影响较大的,使结构物不能使用。不在此危害范围内为无害裂缝,裂缝不会影响到结构物的结构功能,经简单维修即可。

2.2按照裂缝的深度分类

裂缝可以分为表面裂缝,深度裂缝,贯穿裂缝。裂缝始于表面,慢慢发展到深度裂缝,最后到贯穿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面裂缝如果宽度不大,一般认为为无害裂缝,经维修可以使用,不影响结构安全性;深度裂缝和贯穿裂缝需要引起注意,特别是贯穿裂缝降低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2.3按照裂缝产生的原因分类

同上述1 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中可以将裂缝分为荷载引起的裂缝,温度裂缝,沉降裂缝,环境引起的裂缝,原材料不合格引起的裂缝,现场施工操作不合规引起的裂缝,伸缩缝间距超过规范要求引起的裂缝等

3 裂缝的修补方法和加固措施

(1)对于深度较浅在0.2mm以内的表面无害裂缝,可以采用表面修复的方法。即在混凝土结构物表面涂抹或者贴补,密封裂缝的维修修补方法。

表面涂抹;常用水泥浆,环氧胶泥,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或者防水细石混凝土将其裂缝抹实。

表面贴补;在裂缝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或者碳化纤维布封闭裂缝,加强面层的拉伸性能。此工艺需要打磨基层,清理到位。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大。

(2)对于深度和宽大都较大的裂缝,根据情况也可以采用表面处理。行业中主要采用注浆法,即用高压注浆机逆着裂缝方向将环氧树脂这种高粘结性能的胶体材料注满结构裂缝,填充的环氧树脂能够快速粘结裂缝两边的结构,修补成为一个无缝体,提高整体的抗拉伸性能。这种方法可以填满整个结构裂缝包括肉眼无法看到的裂缝,效率高,修复快。缺点是比较费料,环氧树脂材料致癌,不环保。

(3)对于一些裂缝很大甚至喷水的部位,比如地下水位较高,底板漏水严重,水压很大,可以插管引水泄压,引水管周围先封堵,最后再集中处理引水孔。底板漏水严重的位置往往看不全裂缝,需要清理后打凿裂缝,裂缝形状为U型,槽深不小于20mm,槽宽不小于15mm。找到裂缝延伸的位置后,采用堵漏王封堵或者压力注浆。对于底板和外墙同时漏水的,遵循先外墙后底板的维修原则。

(4)对于由于地基严重下沉出现的裂缝,往往注浆处理或者表面处理都起不了作用。应该采用混凝土换填法。将下沉的基础清走后,重新处理地基,使地基稳定,再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换填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地基下沉出现的裂缝,缺点是费用较高,耗时较长,而且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不便。

(5)对于一些裂缝较为多,严重影响到结构物的受力,又不方便采取混凝土换填的部位,可以采用外包钢板的加固方法。即在结构物受力主要位置外四周加设钢板,增强结构物的抗力,从而提高结构物的强度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经济,方便,效果较好,缺点是影响结构物的外观。

(6)预应力加固法对于一些大型,比较重要的功能性建筑物,可以采用预应力加固。当然预应力施工应该严格按照设计施工。预应力施工工艺是一种现在很流行的施工工艺,作用机制是通过对主体结构施加预应力来实现的。钻孔角度,长度等参数尤为重要。使用钻杆机将主体成孔后,将加工好的锚索或者钢筋插入孔内锚固设计深度(或长度),可附带注浆管。外漏锚索或者钢筋通过千斤顶张拉到设计规定强度,端头紧固后,对孔道进行注浆封闭,最后封闭自由端。这种工艺是对结构物施加额外的力增加结构物的强度,抵抗结构物外部和内部收到的力,减少应变,防止裂缝的扩张。

4 结束语

裂缝在建筑混凝土结构中出现是经常性的,普遍性的。裂缝的产生往往不是仅单一的因素造成的,都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效果。所以在现实施工和生产管理中,我们要把控好各方面的管理,减少裂缝的产生,特别是结构物受力关键位置的裂缝。对于现场产生的裂缝,我们也不要避讳,接受并处理好。在实际中我们可以根据现场混凝土结构物裂缝出现在结构中的位置,裂缝的大小以及深浅来分析裂缝产生具体的原因,定义裂缝类型和评价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物影响程度。对于裂缝的维修修补方法和措施的选择,只考虑理论原理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一要进行处理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比选处最佳经济措施。二是要根据建筑混凝土结构物所处的环境选择处理方法,做到技术方法可操作性。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来决定最终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吕伟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及裂缝的处理[J].江西建材,2019(11):124+126.

[2]李伟,刘豪杰,陈海峰.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及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18.

[3]刘秀凤.浅谈建筑施工现浇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9(09):233.

论文作者:黄宁,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鉴定论文_黄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