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文明解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桑玉成教授访谈录_政治论文

现代政治文明解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桑玉成教授访谈录_政治论文

解读现代政治文明——访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桑玉成教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复旦大学论文,社会科学论文,政治文明论文,教授论文,主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明,一个美好的词语;文明,一种理性的追求。

几千年来,人类为了建立起一种理想的文明而艰苦奋斗,然而,野蛮与文明、邪恶与正义、强权与民主、战争与和平始终如影随形般地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于是,历史在踉踉跄跄中前行,文明在反反复复中演进。

21世纪的钟声敲响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政治文明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政治文明的提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究竟何谓政治文明?就这一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上海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桑玉成教授。

文明的起源与内涵

黝黑的脸堂,坦诚的笑容,这是桑玉成教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当记者说明来意,桑教授很自然地接上了话题。他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问题我们已经讲了很多,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共识。那么,政治文明又是什么呢?

《辞海》关于文明的解释主要有二:一说犹言文化,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二说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旧时也指新的或新式的,如早期的话剧称为文明戏,新式结构称为文明结婚,等等。

所谓文明的概念,较为规范的用法见于摩尔根(1818-1881)的《古代社会》,这是他划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术语。他把社会发展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认为文明时代始于表音文字的发明鹤文字的使用直至近代,又分为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

古代文明的标志是:出现了城市、贸易、简单机械、古典艺术及科学,以领土及财产为基础的国家,民主共和制、贵族共和制等政权形式以及军队和基督教等。

近代文明的成就与标志是:出现了电器、机械、学校、科学、代议民主制、立宪君主制、国际法、成文法等。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中沿用了文明的概念,认为文明始于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并将国家的出现视作文明社会的总概括。

桑教授在谈话中提到,理解政治文明可以有三个角度:

首先,政治文明意味着一种得以产生并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政治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也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当然也有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如现代政党制度、议会制度、司法制度、文官制度以及一系列政治原则、政治观念、政治价值观等。江泽民同志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可以理解成就是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形态。在这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已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

其次,政治文明意味着社会政治领域的进步,因为所谓文明通常可以与进步同义。

再次,政治文明更意味着政治的发展。文明本身也是一个代表着发展的概念。与经济的发展情况一样,政治也有一个发展与不发展的问题,也有一个评价政治发展与否的指标问题。研究政治发展的学者一般认为,所谓政治发展,大致可以有以下一些评价指标:一是有关民主、自由、法治等现代意识和政治观念已经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共识;二是政府结构及其功能的专门化以及政治治理社会能力的提高;三是社会政治参与渠道的扩大以及民众政治参与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政治文明与人类难题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问桑教授,中国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缘于何种原因?

桑教授回答,这里有两个方面的背景:其一,全球化的走向特别是前年美国"9·11"事件以来,政治文明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说,经济是解决人类物质生活条件问题,而政治解决什么?他认为,政治主要解决人类如何共同生活的问题。不可否认,在人类的共同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难题。本·拉登为什么与美国人过不去;巴勒斯坦人为什么不能与以色列人和平相处;作为最富有智慧的人类,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有时还要用互相残杀的手段来解决人类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诸如此类的问题,确实需要人类进行反思。因此,在解决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后,如何解决人类的共同生活问题,就成了各国政府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其二,从我们国内看来,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在物质生产领域确实取得了突破性的令世界所瞩目的发展。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正是有了这样的发展,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譬如说社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的利益关系进行了重组,指导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念等等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安排转型以后的中国社会的政治秩序,如何通过政治领域的革新来构造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政治结构等等,这些无疑都需要政治的发展和进步了。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集中谈了这方面的问题。他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了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他说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就难以深入,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也就难以实现。

政治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是人类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现代社会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世界,尽管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人均GDP很高,有的甚至超过美国和日本,但是由于其政治和文化发展方面的相对滞后,一般都不被称为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更为重要的是,政治文明本质上解决的是社会的组织基础及其社会人群关系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解决集体生活难题的艺术。因而可以说,在政治上如何解决人群之间的组织难题,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社会的公共资源,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最为重要的标志。

政治文明与社会进步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文明的状况却可以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发展。桑教授认为政治文明是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

人类发展的历史逻辑表明,在一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是每次重大的政治发展能够有效地推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可以认为,没有文艺复兴,便没有西方的科技革命。没有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一定没有如《共产党宣言》里面提到的那种情况,说资本主义在它统治的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政治的发展以及政治文明的程度可以决定社会与政治的稳定性,可以决定政府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可以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从而影响社会成员的认同意识和积极性,当然亦会影响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对此,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遇到障碍。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指明的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应该说这个政治目标是人类现代政治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推进政治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政治生活需要的根本途径。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始终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通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自然而然地逐步开始产生了政治生活的需要。

在十六大的报告中,多次提到关于这种需要的问题。如提到:“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可见,这里已注意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生活的需要问题,它也是小康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既定的一套政治结构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生活需求,这就使得政治文明和政治民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动力。

最后,桑教授说,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社会的发展通常是指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这是人们所认同的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理念。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借鉴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提供了理论的依据。任何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程度越高,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度也就会越大,社会的和谐性也将更好。愿我们在一个政治文明日臻完善的环境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标签:;  ;  ;  ;  ;  ;  ;  

现代政治文明解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桑玉成教授访谈录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