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胡立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胡立峰

河北省隆尧县固城校区 055350

摘 要: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形象地说明了育人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任重而道远。语文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条件,如何将语文教育的养料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神圣的使命。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德育渗透

一、通过情境教学渗透德育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在疑。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颖、可行、开放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提出如下问题:1.雨来的家乡有什么特点?2.雨来的家乡美吗?3.为什么课文一开头要描写雨来生活的环境呢?4.雨来掩护李大叔与雨来生活的环境有联系吗?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课文开头用很大篇幅描写芦花村的美丽是有用意的,说明美丽的家乡、伟大的祖国培育了雨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产生了在敌人的诱骗、威胁、毒打面前不屈服的英雄行为,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通过阅读教学渗透德育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朗诵一些图文并茂、文质兼美、情真意切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作者有意识地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地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以及设问、反问等句式,表达了赞美、感激、关切、崇敬等感情内容,字里行间洋溢着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我让学生弄明白朝鲜人民给志愿军做了哪些事、为此而付出了什么代价后,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段,从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确实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是用鲜血凝成的。再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时,采用自读、同桌轮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恰当地处理朗读的重音、停顿、语调和速度。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可让一名学生高声领读,全班学生轻声伴读;在读到作者内心独白时,可安排多名学生一遍一遍接连不断地反复诵读,造成一种深沉的反复不断的赞叹气氛,好像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在呼应作者似的,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感染。

三、通过识字教学渗透德育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但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也如同拼音教学一样是枯燥乏味的,几乎每堂课上都要周而复始地识字、写字。识字教学,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很重要。一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指出:“在识字教学中,还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联系生活识字本身就是一个有很多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如教学“打”字,我先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这个字的读音,分析了这个字的字形,然后问:你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能组词吗?学生便积极地举手发言,组了“打架、打人、打骂”等词语。我听了,先是肯定了几个学生的发言,然后问:“同学们,我们能打人、打架、打骂别人吗?”学生一齐回答:“不能。”我说:“对了,我们在生活中不能随便打人、打架、打骂别人。那你们还能组其它有表示打这这个动作的词语吗?”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组成了“打球”“打水”“打鱼”等词语。低年级学生是人生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必须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的教学,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识字教学简单而又枯燥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通过写作教学渗透德育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理性地看待生活、辩证地认识事物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进行作文实践的过程中,把自己真实的道德水准和认知能力进行再现。当然,渗透德育必须有科学性、系统性、量力性、情感性等理念因素,同时方法也要运用得当,才能达到半功倍的效果。从教学实践中看,可运用直接讲解法、媒体手段激发法、模拟生活法、亲身实践法等。如要使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哲学思辨能力教育贯穿写作中。教师应认识到,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而宽容、合作等意识较差,并且思想单纯,对人对事往往较肤浅地认识,容易意气用事。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思其与人交往、待人接物,形成其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观来分辨出其中的是与非、对与错的为人处世之道。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秉承传统的美德,辩证地思考问题,从而发掘写作素材,立意才能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对《成长中我的雷锋故事》《邻里情》《家乡改革进行曲》《观看爱国主义的教育影片有感》等作文题进行练笔,使他们从写作中感悟出身边的真善美,培养其看待事物要用辩证的眼光、发展的眼光,逐渐形成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态,从而渗入德育。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语文教学时对学生心灵净化的过程。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论文作者:胡立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胡立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