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四个重点论文

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四个重点

文 市科学技术局

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重大举措。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科技部的关心支持下,杭州市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将对杭州市人工智能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和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进步的加速器,也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杭州市一直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在科研、应用、产业等方面都具备较好基础,具备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条件。一是研究基础全国领先。学科建设历史悠久,创新研发底蕴深厚。浙江大学早在1978年就开始了人工智能方向的硕士培养和学术研究,1982年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室,1987年升格为研究所,是国内人工智能研究的起源地之一。二是平台布局全国领先。之江实验室、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阿里达摩院等创新重器,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杭州市已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工业控制技术等4个人工智能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了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成果和科学装置正在加速形成。三是人才集聚全国领先。杭州市现有人工智能人才约7000人,占全国人才总数的6.5%,其中包括潘云鹤、吴朝晖、陈纯、段树民、孙优贤等一批在人工智能与信息科学领域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科学家。此外,还引进了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基础科研团队。四是产业发展全国领先。有人工智能领域的典型企业和创业型公司500余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000多件。其中,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蚂蚁金服、网易、恒生电子等企业,在数据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安防、智慧金融、自动驾驶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五是融合应用全国领先。在城市管理、工业智联网、智慧安防、金融等领域广泛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六是双创生态全国领先。建成了一批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特色小镇。2018年11月,德勤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显示:杭州多项指标全国领先,算力第一、专利第二,智能生活和智能城市管理居第一和第三,企业数量和人才数量均居第四。

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是杭州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应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带动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坚定目标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坚持“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应用牵引、融合赋能、开放合作”原则,瞄准“技术创新、产业培育、融合应用”三大主线,围绕“政策体系、安全框架、治理经验、组织模式”四个方面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应用创新融合、人才培育引进、产业发展和生态营造,形成双核多点产业布局,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策源地、典型场景应用先行地、企业培育发展主阵地、高层次人才集聚地,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新高地。力争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先导产业、融合应用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人工智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极大拓展,人工智能产业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在若干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2月15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801万亩(120.1万hm2),主要分布在甘肃、河北、云南等省;有313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平均值803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先行先试实施人工智能新举措。一是打造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以区、县(市)为主体,建设一批市级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围绕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需求,搭建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体验场景,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聚集、学术交流、展示推广等为一体的创新集聚区。谋划建设人工智能大科学装置,组织人工智能重大科技攻关,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二是实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工程。聚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突出城市大脑、未来社区、智能亚运等重点,面向全球征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推进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杭州率先运用,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标杆。三是实施人工智能+“500强”工程。推进在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企业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加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在“人工智能+实体经济”等领域率先形成示范。

双创引领优化人工智能新生态。支持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杭州)研究中心等大学和机构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布局,创建人工智能方向的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高校院所、企业和相关机构创建人工智能领域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一带一路”联合共建实验室等省级创新平台,打造开源开放的人工智能平台,服务创新创业。举办杭州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钱塘人工智能高峰论坛等双创活动,依托社会力量举办“无人驾驶挑战赛”,营造良好的双创环境。

开放协同形成人工智能新布局。结合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的总体布局,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高新区(滨江)、钱塘新区、萧山区,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园、青山湖科技城微纳智造小镇等产业平台建设,打造全国人工智能集群引领区。建立招商资源统筹共享机制,实现重大产业项目全市统筹布局。立足杭州,辐射带动杭州都市圈,引领全省人工智能发展,与北京、上海等试验区密切协作,构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常规之家。各级老干部局、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这都是我们老干部的常规之家。我们现在的情况是,14个县(市、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全部达标创优,全省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达标创优现场会曾经在忻州召开。老年大学,现在我们有4家达到了全省的示范校标准,有3家老年大学正在改建、扩建教学规模。

标签:;  ;  ;  ;  ;  ;  ;  ;  ;  

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四个重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