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策略研究论文_张宝琴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策略研究论文_张宝琴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高家沟乡中心校,山西 吕梁 033300)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性的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很多教师的评价趋于随意,他们从来不会思考自己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有效。教师经常热情洋溢地表扬、鼓励学生,或对学生的发言做出评价,这是值得推广的。但是,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效合理的评价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真正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知道学生最需要什么,他们需要的并不是随意无价值的鼓励,而是教师发自心灵的呵护和精神上的抚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诚恳、富有真情,评价语言丰富,能够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策略,谈谈自己几点看法。

一、激励性评价,营造和谐课堂评价氛围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如:“再努力一下,你肯定能成功。”“你说得太好了,老师都没想到呢?”“相信自己,一定能读好课文。”“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你真行!”教师这样的鼓励,必然能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他们感到心灵的满足感,一种学习的内驱动。

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上,我指明让一名男生回答问题,可是他读得很不好,不是漏字,就是添字,朗读不通顺。很多学生都偷偷地嘲讽他。面对此情此景,为了打破这尴尬的局面,我说:“xx同学,老师感觉你很有勇气,也很高兴能够听到你的朗读,但有几个地方要注意一些就更好,(师指出错误)你愿意再读一遍吗?”学生在我的鼓励下又读了一遍,果真错字、漏字、添字情况好多了。紧接着,我又针对这次的朗读进行了鼓励:“你朗读进步很大,如果声音能够再响亮一些,让全班同学都听到那就更好了。”小男孩非常乐意地又读了一遍。“读得好,响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语气,就更棒了”。孩子高兴地又读了一遍,读得非常棒,“读得真好!掌声送给你!”我带头鼓掌,孩子开心地笑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关怀、理解、赏识的角度评价学生,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中,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要求学生要做到这,做到那,不如用自己的心灵和眼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让学生在鼓励中充满力量的不断前行。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与鼓励,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生表现好,要及时称赞,“回答的很到位”“老师都没想到这个观点,真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加油!”等;学生发言不准确,说不到要点上,教师要及时补充或引导,消除学生的难堪在萌芽状态,让学生在整堂课上,感觉到轻松愉快,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然,教师在对学生的鼓励还要做到因人而异,因为班上的学生无论是智力、品德,还是个性、习惯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教师的评价也要做到“因材评价”,对优秀生要赞誉鞭策,对中等生要肯定、鼓励,对后进生要宽容激励。

二、真心诚意,丰富评价语言

1、要丰富评价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因为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进而提供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运用灵活多样、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时刻能感受到课堂的生机勃勃,从而尽快进入角色,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朗读课文后,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学生:“读得很有味道!”“大家都沉浸在你的朗读中了!”“这个句子,你读出了浓厚的感情!请你再读一遍,让大家再欣赏一次!”“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

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呢?怎么会不让所学生跃跃欲试地朗读呢?

2、巧妙运用体态语言

有声语言的鼓励非常重要,适当的体态语言对学生来说也更加重要。教师给学生一个希望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传达的都是老师对学生的一份关爱,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亲和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更能让师生产生心与心的互动,甚至要比随意的口头表扬起到的作用更大。当学生发表对文本的见解时,教师要做到多微笑、多点头、侧耳倾听、专注聆听……这样的体态语言,可以明确地传达给学生这样的信息——“老师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行之有效的体态语言,是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感情的投入,是师生之间心理上的共振,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评价要有真情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存在不少浮光掠影、轻描淡写的评价,有教师带动学生鼓掌变成了打拍子,有的教师表扬学生的语言成了背口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无论什么样的评价,教师必须融入真情。只有教师的真情,才能够唤起学生的真情,才能起到应有的评价效果。对于学生表现的精彩之处,教师要通过语言、面部表情、眼神、动作等,随时给予学生恰当的激励性评价,以此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唤醒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我曾听过一名特级教师的一堂公开课,有一个学生读书声音细小,教师是这样评价的:“你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不信,你试一试!”如此有激励性的话语,如同甘露流进了孩子的心田,成为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也将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文朗读中。我们细细品味,不难看名师们胸怀的宽广和对孩子的拳拳爱心。——“你读得真好听!”,这句话,一下子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被教师肯定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美好愿望;“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教师在指出学生缺点的同时,巧妙地加上“糖衣”,没有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还能够让他们听着顺耳,易于接爱;“不信,你试一试”,充满鼓励和挑战口吻的语气,更能激发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

因此,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当我的学生写出工整又美观的一页作业时,我除了给他一个“优”,还要写上一句“老师真喜欢看你的字呀!”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走上讲台发言,我除了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还会摸摸他的小脑袋,说:“老师为你高兴,为你自豪,加油!”

有人说:一堂成功的课就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那么,课堂教学评价无疑是交响乐中的一个个震撼心灵的音符。换句话说,就是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中,能起到点睛之笔的莫过于教师的课堂评价。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态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用智慧的评价方法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用艺术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我想,评价有了爱的支持和智慧的滋补,一定会成为教育这门艺术中更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张素萍.丰富语言积累 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广玉兰》教学例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10期

[2]范立贞.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践探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8期

[3]张素萍.新课程背景下作文评价的有效性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年10期

论文作者:张宝琴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策略研究论文_张宝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