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人群体生活需求与社区满意度现状及问题的调查与分析_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论文

城市老年群体生活需求和社区满足能力的现状与问题的调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年论文,群体论文,现状论文,需求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背景

城市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主要包括物质生活需求、日常生活料理需求、健康保健需求和精神及文化生活需求,在中国目前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对于老年群体生活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老年人作为脆弱群体,在各种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的重新调整中,他们的利益和需求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和忽视,使他们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受到限制。同时,受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所能为老年群体提供的生活帮助是十分有限的。另一方面社会转型也促进了社会现代化进程,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些成果如具有现代意义的社区发育和建设,特别是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和社区基层组织自主化发展趋势,为老年群体需求满足的社会化途径提供了可能。

老年群体的需求满足与养老方式直接相关,以往他们的各种需求都是从家庭中获得的。虽然社会化养老作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和发展趋势,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就中国目前的实际发展水平看,社会化养老完全替代家庭养老的条件还远未成熟,家庭养老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是理论界普遍认同的观点。问题是,传统意义的家庭养老模式毫无疑问地受到了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挑战,在城市尤其如此,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对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冲击也大于农村,尽管中国有着优秀的养老文化和伦理道德传统,但是,城市中青年人群生存竞争的加剧、跨地域职业流动的加速、生活方式的变化、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无疑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家庭中的代际关系模式,这表明,传统意义的家庭养老需要更新,单纯依靠家庭养老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在社会养老方面,由于受到社会保障、社区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全部需求。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龄群体在物质文化、医疗健康等方面需求的增长与满足,这些需求与有限的社会能力形成强烈的反差,由此产生的老年心理问题和冲突加剧了老年人与社会的隔膜感和疏离感,形成新的社会矛盾。寻找一个合适的方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的需求,是一个十分迫切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社会化养老,尤其是为老年群体提供生活服务和照顾,最终是由社区来具体实现的。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基层社区中进行的,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对老年人来说,社区是他们晚年生活最主要的也是最理想的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中国的老年人大多看重天伦之乐、邻里关系、地缘关系等,往往对自己的家庭和久居的社区环境产生依恋,他们一般不愿轻易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群体对于社区的依赖、亲近和需要日渐增多。

社会养老功能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趋势,为形成家庭与社区优势相结合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和空间。一些研究结果证明,家庭照顾依旧是目前中国城乡老年人照顾的主体,特别是老年人因病或年迈而需要照顾的时候,这一现象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不断沉淀并产生影响的结果,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一直以极大力度支持着这种内含血缘联系、地缘联系、经济联系和其他联系的老年人和子女之间的社会关系。另一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把老年人留在家庭中,接受来自家庭和居住地社区的多种照顾,是适应老年人身心需要和减轻庞大社会开支的经济需要的“两全其美”方式,以家庭为主体的照顾老人的方式开始变成以家庭成员照顾为主,同时吸收更多的社会支持的方式,这种介入在分解了纯粹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方式的同时,也起到了维系困难家庭养老模式的作用,弥补了老年人家庭照顾方式的不足(王来华、约瑟夫·施耐德,2000)。

联合国在1982年通过并在全世界实施的“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指出:为年长者提供健康照顾,必须承认家庭及其所在社区所具有的平衡和良好的制度特点,在此基础上寻求社会养老机构和家庭之间的适当平衡。国家和社会为弥补21世纪家庭养老的不足,提供更为合理、有效的养老方式和养老条件,并在政策和制度上提供有利的保障。

实际的问题是,社区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者说社区应该如何尽快加强能力建设来满足老年群体的要求呢?近年来,中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老龄问题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1988~198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中国老年生活状况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调查”、1991年由中国老龄问题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老年供养体系调查”、1994~1996年由华东师大等组织的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香港地区进行的城市老年社会服务的调查与研究等,但这些调查和研究大多偏重于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医疗保障方面,我们研究的重点主要是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日常料理需求,特别是精神文化需求以及老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与依赖程度,老年群体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相关程度。

二、被调查群体的基本特征与调查方法

2000年10~12月,我们对河北省石家庄市进行了社区老人需求与社区管理的专题调查,调查方式有问卷、访谈、座谈会三种形式。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总人口为140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20 万,占总人口的14.29%。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在定量调查方面,我们采用多段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了800 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68份,有效率为96%。最后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在定性调查方面,我们主要同市、区、办事处、居委会工作人员、老人半结构式访谈和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

在被调查的老人中男性占45.6%,女性占54.4%。60~69岁的老人占60.8%,70~79岁的老人占32.4%,80岁及以上的老人占6.8%。 文盲、半文盲占24.2%,小学占30.6%,初中占24%,高中占11%,大专及以上占9.9%。职业分布状况为,干部占21.9%,企业管理人员、 办事员、专业技术人员、个体职业者占16.5%,工人占46.9%,无固定职业者、终生无职业者占14.4%。

三、需求类型分析

(一)经济需求。82.1%的被调查老人的经济来源靠离退休金和工资。由于老年人收入以离、退休金为主,在经济上一般没有后顾之忧,老年人自认为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占多数(见表1), 可见大多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不成问题。

表1老年人口经济需求状况

经济来源

人数

%经济状况

人数 %

工资 68 8.9 很不错 76

10.1

离退休金55773.2 比较好483

64.1

子女供养 8811.6有点困难150

19.9

亲友接济 4 0.5 很困难 445.8

国家或社会帮助

13 1.7

其他(老伴供养)

31 4.1

合计

761 100 合计 753

100

图1 居住方式与孤独感

(二)精神慰藉与亲情需求。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在居住方式上与配偶同住的比例最高,为50.8%。从图1 可以看出“居住方式与孤独感”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从未感到孤独”一问由多到少的依居住方式的排序是:与配偶及已婚子女居住、与配偶同住、与配偶及未婚子女同住、丧偶与子女同住、独居。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方式,在排解老人孤独感、满足老年人亲情需求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三)健康需求。在本次调查中,当问及老人对幸福的看法时,38.8%的老人选择身体健康;29.7%选择儿女孝顺;22.7%选择有稳定的经济来源;3.4%选择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尊重;3.0%选择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2.4%选择能够继续发挥余热。 在回答“最需要的社区服务项目”时,“健康咨询服务”占第一位,为26.3%,在“社区需要增加的服务设施”中,“老人护理中心”占第二位,为21.6%。在社区应管的事中,被调查老人认为首先是医疗问题,占25.7%;其次是老年人应急服务,占24.2%。可见老年人对健康问题的关心程度很高。此外,老人愿与配偶和子女同住的事实还表明,他们希望有病时能够得到子女和配偶的照顾。有的老人认为社会提供的健康服务虽然不错,但经济上却负担不起。因此,他们在谈话中不约而同地表露出渴望低廉而可靠的医疗服务的愿望。

(四)文化生活需求。在被调查老人喜欢参与的组织中,文体组织排在第一位,为40.4%。老人对社区服务设施的要求是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占第一位,为45.7%。在社区应管的事情中,除增加医疗健康服务外,就是增加文化娱乐场所问题。此外,在老人对改进社区工作的建议中,也有23.9%的人要求增加老年人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有73.7%的人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参加的原因为自己高兴的占35.5%,可以和更多的人交往的占25.3%,为社会做好事的占17.2%,实现自身价值的占13.3%,为消磨时间和“随大溜”的只有7.8%。可见老年人对与人交往、实现自身价值、 为社会做好事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也较多。

老年人退休后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调查结果表明,有28.1%的老人闲暇时间是呆在家里,20.8%参加早晨或晚上的文体活动,18.1%看书报,12%的老人串门聊天,8.1%养花、养鸟, 基本以家庭内部活动为主,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看电视、做家务、照顾第三代、照顾生病的老伴、聊天、散步是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主要的生活内容,而文体活动能满足他们与人交流的精神需求,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人组织和缺乏活动场地。

(五)组织活动与社会交往需求。在调查和访谈中,老人们表现出愿意参加组织活动和集体活动的愿望,他们希望社区能够在这方面提供支持。从表2可以看出,老人们最喜欢的是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占 40.6%。第二是老人互助组织,占12.8%。第三是公益活动组织,占12.1%。喜欢参加的组织,依年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强度,年龄越轻的老人社会交往的愿望越强烈。

四、老年群体与社区的关系

老年群体和社区之间关系呈现什么样的状态,老人的社区意识及其对社区的依赖程度是判断老人生活与社区工作相关度的重要依据,这也是此次调查的重要内容。

(一)社区概念的知晓程度。“社区”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社会生活,但对于老年群体来说,他们对于居委会的知晓程度远比对社区的知晓度要高。因此,当问及被调查老人如何理解“社区”这一概念时,有49.3%回答为“街道居委会”,4%回答为“单位宿舍”,14.6 %回答为“比街道范围大、功能多的生活小区”,还有9.8 %的老人“听说过,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20.5%的老人则“从来没有听说过”。对于大多数老人而言,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还没有感受到社区和传统意义上的街道居委会有多大的区别。

表2按年龄划分的组织选择偏好 %

年龄(岁)

60~69 70~79 80+总计

文体活动组织47.8 32.4

17.640.6

公益活动组织13.3 11.35.912.1

老人互助组织12.8 14.35.912.8

其他 8.2 10.9

17.6 9.8

不愿意参加 17.8 31.1

52.924.7

表3 社区工作和老年人的生活关系

与社区关系 人数%

很大364 48.9

不太大 199 26.7

不大158 21.2

毫无关系 24

3.2

总计745

100

图2 社区应增加的服务设施

(二)社区服务的实际利用频度。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利用频度较低,这与他们需要社区提供服务的期望(见图3)形成强烈的反差。 我们在问卷中列举了“家庭钟点工、老年应急服务、婚姻介绍、职业介绍、陪伴服务、家庭病床、心理咨询、托老所”等项供老人选择,有96.1%的老人提出了自己不同的需求,但在实际利用社区服务选项中,却只有23.3%的人利用了社区服务项目,61%的人没有利用社区服务。其中看病为9.5%,参加文娱活动为10.3%。在访谈中, 很多老人都表示了社区服务项目不全,现有的服务存在的可靠度差和价格不合理等问题。

(三)与社区关系的主观评价。大多数老人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与社区工作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回答“您觉得社区工作和您的生活关系大吗?”时,有48.9%的老人选择了“很大”(见表3)。

(四)与社区管理人员打交道的频率。与社区管理人员打交道的频率是观察老年人和社区实际互动关系的一个方面。从总体上看,老人和社区管理人员之间的交往频率比较高,虽然没有和其他群体调查问卷数据的比较,但从访谈和座谈中,我们了解到,老年群体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交往频率高于社区内其他群体。

(五)社区活动的实际参与度。首先,大约有98%以上的居委会都有老人参加社区管理工作,几乎每个居委会中都有1~3名老人做兼职工作,约有100~300元左右的工资,绝大多数都是担任楼组长工作,少数居委会每月给他们10~50元作为报酬,但大多数是基本没有报酬的。老人们却表示,他们愿意做一些事情,有无报酬都是无所谓的。从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情况来看,经常参加的老人少于没参加过的老人,他们主要参与的活动有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宣传教育活动等。老人们成为社区公益活动的主体,从对参与意愿的调查可以看出,他们参加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表意性需求,如生活充实、快乐、高兴,实现自身价值等。

图3 最需要得到的社区服务项目

表4 与社区管理人员打交道的频率

频率人数

%

经常打交道322 43.3

偶尔打交道217 29.2

基本不打交道 205 27.6

总计744

100

五、社区养老能力与影响因素

社区养老能力主要包括: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日常生活照顾服务、医疗健康保障服务、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组织保证、社区养老环境。

老人闲暇生活——老有所乐的能力。城市大部分居委会中都有不同类型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但由于没有建立专门的老年活动中心,使老人们的上述活动的特点表现为缺少固定地点,老人们常常是在空地、街边活动,而冬天或遇到不好的天气,就只好停止活动,且多为老人自己组织的活动。由于居委会工作人员工作繁多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组织的老人文化活动(如绘画、体育比赛等),一年中只有1~2次。参与的人数少,这些活动只能吸引某些有专长的、相对年轻一些的老人参加,不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文化程度老人的需要。

医疗保健能力——老有所医的能力。约有5%的居委会给70 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为他们检查一次身体。一般的社区医院有1~3家集体或私人开办的,规模小、条件差、收费偏高,老人们普遍对社区医院抱有不放心的态度。除长安区有老人应急电话服务外,其他几个区都没有类似的服务,有病的老人们普遍感到到大医院看病不方便、费用高,大多数老人更需要的是日常保健服务、护理服务和康复服务、健康咨询等。

日常生活照顾——老有所养能力。日常生活照顾主要是为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和白天无人照顾的老人提供日托、陪伴、家庭服务、送货上门等项服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石家庄市区的各社区已经出现各种类型的家庭服务、送货上门,托老所只有2~3家,陪伴服务还没有出现,已有的服务内容也存在着服务不规范、收费不合理等问题。

老人社会参与——老有所为的能力。调查表明,老人们具有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身价值的热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管理、自发组织起来读书看报、讨论国家大事,开展谈心活动,有的居委会给他们提供了场地等方面的支持,但大部分居委会还不具备条件建立社区老人学校、社区老人就业指导、社区老人组织建设等,鼓励老人参与社区管理的社区环境,如老人建议制度、老人代表制度等基本没有形成。

社区养老环境。社区养老环境指一个社区中人们的尊老、敬老、助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程度及社区组织在调节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包括如何有效地整合社区资源为老年群体提供需求满足的能力。一些社区组织过居民养老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一些居委会在调节老人和儿女的关系方面,通过文明家庭和楼组的评选活动,优化了社区养老环境,也有的居委会组织年轻老人照顾年老的老人的“时间储蓄”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是,这类活动不规范,使那些年轻的老人觉得没有制度保证以后自己能否受到其他老人的照顾。另外,这类活动很不普遍,只是在很少的居委会中开展。

根据综合分析,以现有的社区能力,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差距很大,只有不到1/3的老人需求得到满足,影响社区养老能力的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

(一)体制因素。基层社区(街道、居委会)权责不统一,社区的责任在无限扩大,社区的权利却不明确。在社区改革中,市政府在计划、规划、市容、卫生等8个方面给区、街下放了24项管理权, 各区也分别向街道下放了相应的管理权。但居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实际上成为上级政府布置各项工作的落实机构,老人工作只是其中之一,居委会工作人员无法腾出时间和精力考虑老年群体的管理问题。

(二)资金因素。资金不足是制约社区老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街道一级社区资金的来源基本上是以街道自筹为主、政府拨款为辅,加上部分社会赞助,相对来说要好一点。居委会所需资金基本上靠自己创收、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收入和社会集资,基本上没有专项经费,每月的办公经费只有100元左右,为了增加经费, 居委会人员忙于创收而不能专一于社区管理工作。但他们创收所得的资金还必须交给上级政府部门管理,不能“费随事转”,加上财政投入太少,不仅使居委会连基本的日常开支都难以维继,对包括老人服务业在内的社区建设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管理因素。虽然配备了专职的社区干部,但由于社区规模太大,社区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从整体上看,社区管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资金以及各方面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没能有效的发挥管理优势,在社区资源整合等方面有所作为,如将社区范围内企业、学校、机关的人才、场地、设施利用起来,为老人提供文化体育活动、教育等服务,以弥补社区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不足。

(四)组织机制因素。社区作为自组织机制的不完善也是限制社区养老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社区组织基本不具备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实体进行活动的能力,由于承担了过多的行政职能,使居委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在被动的工作状态下难以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特别是独立自主地按照社区居民实际需要提供最有效的社区服务和管理。

六、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

城市老年群体的需求按主次排列为医疗与健康照顾、文化生活与精神慰藉、日常生活料理、经济需求四个方面。改善社区老人医疗条件和增加文化活动场所是老人们最为普遍和最迫切的需求。

城市老年群体在养老方面从过去单一的家庭依赖,开始向社区依赖转移,对家庭和社区的双重依赖是现阶段的老人养老依赖特征。其中对家庭的依赖主要在日常生活照顾、亲情满足方面,对社区的依赖主要在医疗、文化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这表明家庭和社区从不同的角度,为老人提供不同层次的工具性需求和表意性需求。

居家式社区养老是在现有经济发展条件下符合老人意愿的养老形式。居家式社区养老,即居住在家庭中的老人,由社区提供服务。这意味着家庭仍然是养老的主体,但家庭养老内涵却发生了变化,这就是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现代家庭养老的演变,它依靠丰富齐全的社区服务,既能满足老人和家人同住的愿望,又能享受家庭不能提供的各项生活料理和丰富的文化生活,社区通过服务的形式为老人提供照顾,而家庭通过亲情,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家庭与社区互为依赖、互为补充。

老年公寓是一个发展方向,在现阶段,早进晚出的社区托老所是比老年公寓更符合中国传统和国情的老人照顾形式。调查显示,政府和民办的老年公寓都有入住率低的问题,除了经济水平的原因,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社区养老体系中,老人不仅是被动的被养群体,也是自我养老和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群体。一是他们在社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是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为丰富社区生活、维护社区安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年轻的老年群体不仅能够自我照顾,还能够为年老的老人提供服务。社区和老年群体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一种互动的关系。

社区养老能力还十分薄弱。具体表现为老年群体需求愿望与实际实现度之间有很大的距离、老人管理工作在基层社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社区老人服务的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还很低。

居委会水平发展不平衡。机关、事业单位的居委会拥有较好的老人活动场所和设施,一般街道居委会条件较差。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单位包干制”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而社会化管理的优越性还远未凸显。

七、对策建议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加强社区养老能力建设。(1 )加强居委会自治能力。明确居委会工作职能,使居委会工作具有较强的自治性和独立性,减少各级政府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使居委会能够集中时间和精力,根据本社区居民的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2 )加大对社区财政投资。增加财政对社区的投入,减轻居委会的经济负担,使他们把主要精力从发展“三产”、寻找资金的重负中解脱出来,进行社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3)建立社区医院。用不同方式和大医院联网, 建立医疗水平较高、收费合理的社区医院或老人康复中心、老人护理中心,有关部门对医院资格要进行严格的审核。(4)建立社区老人活动中心。 多方筹资,建立专门的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并将此作为社区建设和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将一定面积的老人活动中心作为新建小区的验收标准。(5)组织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在人才、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组织不同形式的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既能培养公民的尊老、爱老、为社会奉献爱心的社会意识和道德,又能解决社区养老资金短缺的问题。(6)开展“时间储蓄”老人互助活动。 让社区内年轻的老人照料年老的老人,并建立“时间储蓄卡”制度,让每一位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老人,将来也能享受到他人的服务。(7)整合社区资源。 政府出面协调,整合、开发、合理利用社区内企业、机关、学校的资源,如人才、资金、场地、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文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场所。(8)培养社区工作的专门人才。社区工作作为专业性、 科学性很强的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从现在起,应该在大专院校建立社会工作系和设立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以便为社区工作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社区管理工作水平。

标签:;  ;  ;  ;  ;  ;  ;  ;  ;  ;  ;  ;  ;  ;  ;  

城市老年人群体生活需求与社区满意度现状及问题的调查与分析_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