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与静脉血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论文_肖良波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观察血常规检测中分别采集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检验的检验结果,并比较两种不同采血方式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方法:本组收集2011年7月~2015年7月间于我院接收的进行健康体检或血常规检验的13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包含65例患者。对照组65例患者通过采集末梢血进行检测,研究组65例患者则通过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测。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RBC、Hb、WBC、Hct、MCV等指标比较(P<0.05),其中研究组的RBC、Hb、MCV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WBC、Hct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与末梢血相比,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准确性明显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末梢血;静脉血;检验结果;差异

血常规检验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临床检验项目,其检验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临床诊治结果[1]。目前,临床上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采用的血液标本主要包括末梢血与静脉血等两种,研究表明末梢血具有误差较大,且易受相关因素影响等缺点,明显限制了其临床使用[2]。为了分析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收集2011年7月~2015年7月间于我院接收的进行健康体检或血常规检验的13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别采用两种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现总结临床效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收集2011年7月~2015年7月间于我院接收的进行健康体检或血常规检验的13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纳入标准:①均无存在血液疾病或凝血障碍的患者;②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本组13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包含65例患者。对照组中,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22例;其中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67岁,平均年龄(42.89±11.89)岁。其中共有门诊患者28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7例;健康体检人员37例。研究组中,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21例;其中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67岁,平均年龄(42.89±11.89)岁。其中共有门诊患者26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6例;健康体检人员3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 试剂及仪器

仪器选用Bayer ADVIA 120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德国拜耳公司生产)进行血常规检验,稀释液、清洗剂均为该仪器配套试剂,开始检验前采用全血矫正物(德国拜耳公司提供)对仪器进行相应的校正。选用血细胞分析专用的采血管(EDTA-K2抗凝,E010272)。本研究应用仪器均为保养良好,均检测性能处于稳定状况,能够有效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1.2.2 血常规检验方法

两组受检患者均于晨起空腹状态下进行血液采集,(1)其中对照组65例患者采集末梢血,取患者的手指血液,采集40μL的血液,采血完毕后给予EPK稀释液160μL加入采血管,以使血液与稀释液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即可对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测;(2)研究组65例患者采集静脉血,采集3mL静脉血,先给予乙二胺四乙酸三钾(EDTA-K3)抗凝剂加入试管,然后再将采集的静脉血标加入其中,反复进行3次颠倒,以充分混匀,注意保持动作缓慢轻柔,以防止出血溶血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检测指标共包括: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中间细胞(MXD)等。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构建数据库,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x2比较进行分析,单位以率(%)表示,对患者的各项血常规检测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单位以均值±标准差( )来表示,当显示P<0.05时,则提示在比较方面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表1可见,两组患者的RBC、Hb、WBC、Hct、MCV等指标比较(P<0.05),其中研究组的RBC、Hb、MCV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WBC、Hct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血液是人体中一样非常重要的组织,而血液检验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项常规化验项目,其检验结果在临床诊治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血常规检验是一项非常常用的血液检验项目,包含的相关指标对人体的多项病理变化均存在良好的敏感性,对于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病情观察均存在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3~4]。可见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病情诊断与治疗。末梢血和静脉血是血常规检验中常用的血液标本,两种标本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准确性始终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需要注意对采血时间与标本存放时间进行合理的控制,如果标本存放时间过长会使其中的血钾水平上升,造成凝血因子活性消失[5]。相关研究显示,与末梢血相比,相同条件下静脉血的循环明显更高,因此在同样的存储环境下,末梢血出现溶血的时间相对更快[6]。同时,因采集末梢血时需要挤压,这就易出现组织渗入,造成血液浓度不足情况,进而导致血压标本的采集时间延长,从而明显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RBC、Hb、WBC、Hct、MCV等指标比较(P<0.05),其中研究组的RBC、Hb、MCV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WBC、Hct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据分析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末梢血的存放时间较长有关。

综上所述,与末梢血相比,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准确性明显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宇.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390-391.

[2]黄顺金,赖春征.浅析自身抗体影响血常规检测的原因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3):266.

[3]刘亚芝.浅谈临床血常规检测质量的影响及控制[J].中外医疗,2011,30(25):185-185.

[4]王兵.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0):69-69.

[5]李晶.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91-92.

[6]王兵.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0):69-69.

论文作者:肖良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与静脉血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论文_肖良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