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物理难点教学策略论文_廖其虎

浅析高中物理难点教学策略论文_廖其虎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廖其虎

摘 要:高中生,知识面相对匮乏,对世界和物理模型的认识较肤浅。思维能力还在形成发展,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不易理解;空间想象力不强,对物理情景的建立、物理过程的分析也较难。不同因造成的“教学难点”,如何在教学中解决“突破难点”,需要教师重点探索。

关键词:高中物理;难点教学

一、难点教学成因分析

首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教学内容间距离较大,形成的教学难点;学生现有认知能力与教材所要求的认知能力之间有较大距离形成的教学难点;学生智力品质不良,达不到教材所要求的优良程度,形成教学困难;其次,知识准备不足;日常形成的思维定势带来的影响;概念相似,形式相似,让学生产生模糊的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直观性较差,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造成的难点;再次,学生头脑中缺乏清晰的物理情景,导致对物理概念,规律难以准确、深刻理解,不善于以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⑴因物理概念难以理解、规律难以掌握所产生的畏惧情绪,这主要是心理上的原因;⑵因物理知识掌握不牢,引起物理学习能力和水平降低,这主要是知识上的原因。

二、难点教学策略分析

1,教师要做好初高中的平稳过渡工作

教师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上课前备好学生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研究学生已有知识,做好由初中到高中的平稳过渡,教学循序渐渐,精练习题,在学习中掌握研究物理学的方法。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了解学习物理的兴趣所在,学生尝试到学物理的成功乐趣,增加学好物理的信心。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但逻辑思维并不是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时刻关注学生,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不断调节上课节奏,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对于难点的教学更要放慢速度,在难点上要放慢进度,多举实例,有逻辑性地向前推进新课。

2,教师要关注学生兴趣积极鼓励学生

学习仅仅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所有有趣的实验、精彩的物理学史只可以把学生领到物理之门的门口,接下来的任务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努力来完成。其实学习本身有时是“痛苦”的,特别是学困生,当难点触及到他们时,闭塞的性格会使他们逃避学习难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连续的失败会使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力感。在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和挫折之后,他们感到自已一无是处,渐渐对自己丧失信心,进而陷入束手无策的状态中。这样不但阻碍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更加影响了学生其他各方面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难点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适当的肯定,发挥激励的作用,使学困生不再“困”。

3,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

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们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而仅凭课本中的定义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去理解,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造成概念不清,给物理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教师抓住学生类比、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举出形象、生动、有趣的事例让学生去理解和想象,既达到理解物理概念的目的,又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中,有相当一部分物理概念很抽象,表述不具体,使学生难以理解。如电动势的概念,定义是:“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这种表述,没有说明电动势的实质――电动势是电源把其他形式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也没有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只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动势的大小。当电源接入电路时,随着外电路电阻的变化,电动势的大小保持不变,课本用了整整一个课时,通过实验来说明电源的电动势不变。而此实验要用稀硫酸去做,不但有一定的危险,而且实验效果难以保证。

4,采用微元法教学,把研究对象或过程分隔成小块的微元来研究。

例如,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时,将v-t图象中整个运动过程划分得“非常细”,非常多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就能代表物体的位移,这时“非常多”小矩形顶端的“锯齿形”就平滑了,小矩形合成梯形,面积就是位移。再推导出位移时间公式:x=v0t+at2

微元法是微分思想。此法还能推导出“变力做功W等于力F和位移X围成面积”,以及“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等。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用教学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的亲自操作或观看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或实验观察能力,或者通过有关实验的物理学史的讲述让学生明确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物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即实验法。另外学生对感性的认识比较敏感,记忆比较深刻,因此从学知识、学技能的角度讲,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6,教师要及时与学生交流,客观的评价学生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新课程的引导下,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一个主要途径就是交流,在教学中不断地与学生交换信息。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而知识是交流的载体。而在教学中,通过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掌握教学节奏,或快或慢及时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要,最终达成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认知相吻合。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教师思维碰撞的过程,评价则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之一。维纳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在难点教学中,学生及时向老师反馈他的想法,老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极其重要。但青年教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对学生的评价总是用一两句简单的话语作为及时评价,如“你回答得很好”,“不对,你坐下再想想”等等,没有一丝启发性。

总之,突破了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就能在物理教学中取得较大的收获,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找到更多的突破重难点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曹菊香.谈高中物理知识难点的突破[J].黑河学刊,2009(4):104.

[2]祁红菊.再现物理情景,突破教学难点[J].科技创新导报,2009(29):166-167.

论文作者:廖其虎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浅析高中物理难点教学策略论文_廖其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