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敬老尊师的品质培养策略论文_屠云萍

浅谈幼儿敬老尊师的品质培养策略论文_屠云萍

柯灵幼儿园亲亲园区

[内容摘要]:有句俗话:“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时期就是把德育影响到整个建构物的精髓所在。因此,德育需要从小培养。3到6岁的幼儿时期若得到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他的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老师,在这个良好行为习惯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应抓住机会,花时间和精力,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力量,运用各种适合幼儿的方法让幼儿了解父母师长对自己的爱,并用实际行动践行尊师敬老的良好行为。

[关键词]:幼儿 敬老尊师 培养策略

一、幼儿敬老尊师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个人的品德形成是漫长而复杂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幼儿德育是起点,幼儿时期是人类史上最为的敏感期的奠基期。而当今社会是个开放型、多元化的社会,各种各样的新闻,传播信息量又大,幼儿的在社会生活时,随时随地都能够接受到来自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同样也包含在着不良影响。

(一)独生子女在教育上的弊端

我国于2012年12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大幅增加法条内容,特别是将“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也写进法中,每个父母基本都对自己唯一的孩子爱到了极致,真正做到了无私奉献。大部分的幼儿,是一个大家庭的全部心血,他们在家人的眼里会是公主,皇帝,是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传统“养儿防老”的意识逐渐淡漠,孩子们被父母辈、祖父辈不图回报的爱给宠坏了。

(二)家庭教育有所不足

放学时,看见不是妈妈来接自己的金炜,非常生气的看着外婆,很不高兴的去拿自己的书包而且去上厕所的时候还一直在用脚踢外婆……从1980年起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现在都已经当了父母,他们是一代被宠爱的孩子,当自己也成为了父母时,上一代溺爱,只教会了他们对父母的索取,并不知道感恩和回报的,从而自私的,极端的意识一直盘旋在他们的心底,从而不能给他们的孩子做个很好的表率作用。

二、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

孝道教育是幼儿生命教育的基础。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料,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而影响其主动性、孤独性的发展。目前,父母要在3-6岁的幼儿时期学会让幼儿去照顾别人,栽培他对父母、长辈的爱,兄弟姐妹的爱和朋友的爱,能够相互帮助和相互理解,知道老人在家中有优先事权,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但是,也要让幼儿知道家人、朋友、老师同样爱着他。那么幼儿就会把家庭培养的爱带到幼儿园,能够自然地关心他人,共同遵守的规则。俗话说,“三岁看老”,所以我认为,幼儿园的孩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从歌曲、故事中了解敬老尊师的重要性

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多道德教育的机会,有心的老师,一直都有教育的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国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运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去引导幼儿并及时抓住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

中国有很多关于感恩的歌曲例如:《常回家看看》,通过歌词中:“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只奔个平平安安……”

(二)游戏中渗透敬老尊师教育

孩子们喜欢玩,喜欢游戏和有趣的活动,因此,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孩子的主要活动,我们喜欢采用手偶游戏、动画故事、音乐背景、歌表演等方式来让幼儿感知并愿意来学习。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每年都有“重阳节”的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老师制作的PPT中了解爸爸和妈妈是怎么长大的,如果没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那么就不会有自己了,而爸爸妈妈长大后组建了家庭就有了自己,要懂得把最好的东西给长辈,因为长辈的年纪很大了,所以要学习爸妈如何照顾好家中的长辈。而我们的“庆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也是让孩子们去了解“三八”节是母亲的节日,让孩子们了解妈妈每天付出了很多劳动:洗衣、买菜、煮饭……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呢?此时的孩子会相处许多方式来表达,有的会亲亲妈妈;有的则是帮妈妈打扫卫生;有的说:为妈妈唱首歌.

(三)区域活动中渗透敬老尊师教育

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孩子们的礼貌交流,快乐互动。例如:区域活动中的《娃娃家》,孩子们是非常自觉的享受着活动,“妈妈”,“宝宝”,“爸爸”,妈妈在客厅陪着宝宝,而爸爸再厨房烹调,拿着早餐送到了客厅的桌子上面,妈妈和宝宝说;“谢谢,爸爸辛苦了!”孩子在活动中能够非常意识到的感谢扮演爸爸这个角色的辛劳,角色游戏的训练让孩子们有礼貌,并能自然的沟通,有良好的品德。

(四)家园合作,共同引导幼儿品德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必要性作了详细的解读,在组织与实施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统整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发展”等。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父母教育孩子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育是父母引导幼儿正确的行为,促进幼儿园的责任,孩子的健康成长,建立家园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孝道教育,给孩子一点空间。让他试着去理解。人之初,性本善。孝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孩子很容易接受。我们的父母要做的就是继续坚持身教。

我们无时无刻都希望可爱的孩子们能够自觉的进行品德的教育,还给孩子们一颗“良好道德品质”的心,学会从父母身上吸收养育之恩,能够在老师与同伴的相处中得到友情与关爱,将来可以用自己绵薄之力去回报这个世界带给他们的爱,让世界都有爱!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师工作指南.2013年5月3日

[2]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3年3月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7月2日

[4]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论文作者:屠云萍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浅谈幼儿敬老尊师的品质培养策略论文_屠云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