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观察和提问在教学评估中的应用论文_王 澜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非正式评估大量存在课堂教学中。非正式观察和提问是非正式评估的一种。本文旨在探讨非正式观察和提问在教学评估中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非正式评估;非正式观察和提问;教学评估

评估可以分为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进行预先设计。期中期末考试、单元测验、四六级考试、家庭作业等都是教师预先进行设计的,因此属于正式评估。而非正式评估则是自发的。教师根据自身的目的自发的即时的对学生进行评估。

一、非正式评估的作用

在课堂中,最常见的非正式评估就是观察和提问。测量学生表现的测量方式90%以上都会涉及随机观察和口头提问[1]观察和提问是一种效率极高的评估方法,可以在课上或课下的合适时间随时进行。而且这种评估与正式评估不同,一般在学生处于自然状态时进行,能更真实地评估学生。非正式的观察和提问往往具有生成性,能够根据学生的行为或回答进行调整,以便更恰当的评估学生。

二、运用非正式观察和提问评估教学

(一)进行非正式观察与提问的过程

1.确定观察和提问的内容

虽然非正式观察和提问具有灵活性,往往在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但教师对学生进行非正式观察和提问是基于教学目标的。因此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分解为不同的重要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说《宇宙的未来》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那么在这一课中这一教学目标就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科普小论文的能力,那么本节课教师对学生的非正式提问和评估就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师应该观察学生是自主独立阅读,还是在与同学讨论,讨论过后是否能够自己独立阅读。提问学生阅读科普小论文时遇到不理解的概念时是如何解决该问题的。

2.熟悉观察和提问的对象

丰富的经验和对环境的熟悉度会大大影响我们观察效力和提问效果。教师要运用好非正式观察和提问,那么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和课程有很高的熟悉度,充分了解课程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该利用平时的时间对班上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测试、分类,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和学习进展。这样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非正式观察和提问。

3.做好记录

非正式的观察和提问很少会有纸质的书面记录。但记录的缺失会导致日后进行分析时产生偏差甚至无迹可寻。因此做好观察和提问记录是很有必要的。

记录可以采用书面记录或电子记录的形式。想要在平常的每一节课里都面面俱到地进行记录是很难的。这时候教师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轶事记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轶事记录由一些简短的叙述性描述组成,它描述了行为和行为发生时包含的内容。[2]轶事记录通常没有特定的格式限制,可以用于记录突发性的事件,记录方式清晰明了,可以直观地描写典型事件。只要是有价值的事件都可以用轶事记录法记录。

运用轶事记录时要注意教师可能存在的偏见尽量客观地描述观察到的行为。对行为的解释会影响记录的客观性,因此在进行轶事记录时应该将观察到的行为和解释分开记录。记录的行为要具有完整性,有可能的话应该记录下行为发生的原因、具体的的行为举止、周围的环境等等,方便日后查阅。轶事记录最好应该记录与一个学生相关的一件事情,如果需要记录这个学生的几个行为应该分栏进行记录,保证记录的客观性。

图1 轶事记录的一个例子

(二)进行非正式观察与提问需要注意的问题

1.降低评估的偏差

前面谈到当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时,教师是有偏见的。这种偏见会造成教师在观察时要么对学生进行错误的评估。但在某些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刻板印象有时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迅速的评估。偏见是很难避免的,但教师认识到自己存在偏见,那么他就会极力控制自己的偏见,让偏见对评估的影响降到最小。

教师还有在评估中的偏差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教师会高估学生。比如教师讲授完一首诗之后立即检查学生是否能够背诵全诗,很多学生都能够完成这一要求。但根据艾斯浩宾的记忆规律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学生当下的“记住”并不代表他完全能够背诵该诗了。记忆是先快后慢点,学生可能很快就会忘掉自己背诵的内容。而这时如果教师将学生的背诵情况评估为“学会”,那么他就很有可能高估了学生,导致后期没有及时复习,最终会对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非正式评估也是要注意信度的,教师应该保证每一次的评估结果不会相差太多。

2.避免过度推论

学生在想什么是不能直接被观察到的。我们只能根据学生的行为来进行推断。从小明在上语文课时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一行为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小明不爱学习吗?答案是否定的,小明可能很喜欢学习,但是他不喜欢回答问题。小明可能昨天晚上家庭发生矛盾导致他状态不佳他不愿意回答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小明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推论应该要有确切的证据。因此当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估的时候应该要充分掌握多方面的有关评估的证据。

参考文献:

[1]Albert Oosterhof.开发和运用课堂评估[M].谭文明,罗兴娟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207.

[2]Albert Oosterhof.开发和运用课堂评估[M].谭文明,罗兴娟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229.

论文作者:王 澜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非正式观察和提问在教学评估中的应用论文_王 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